郁美霞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脑血栓急性期患者100例,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压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24h平均血压值、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简易量表(QOL-BREF)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对患者实施降压治疗不会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无影响.
作者:罗祖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平扫静脉窦CY值对急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急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及正常的人群进行对比.结果:40例CVST患者的脑静脉窦CT峰值分别为60~88HU,平均为(75.6±6.3)HU.相关资料显示,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正常者其脑静脉窦CT值平均水平为(44.1±4.0)HU,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者其脑静脉窦CT值水平平均为(62.6±4.7)HU.CVST患者的脑静脉窦CT值明显高于上述患者.结论:CT平扫可有效反应CVST患者的脑静脉结构,不仅可对静脉病变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对患者静脉窦CT值进行测量可为此类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畅秦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至8月在该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康复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术后48h和术后5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李乙;李峰;张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投掷硬币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全面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25例/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病例选取时间是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比较两组有创通气时间、通气总时间、气道损伤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HTH结果:A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6.25±1.34)d、通气总时间(11.56±2.47)d、气道损伤率24.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0.00%均优于B组(P<0.05).HTH结论: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预防气道损伤等不良反应,缩短通气时间.
作者:李梅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微信平台在泌尿系统疾病、康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中提供延伸护理服务: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随访及定期复诊;药物、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建立、健全微信平台个人档案,进行效果评价指标,如经济指标;临床、护理结局指标;患者功能指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再入院率、从而节约了医疗费用.如何借助微信平台,让人们能够学会和及时掌握自我管理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维持持久性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结合胃镜对胃癌术前分期和术后病理的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9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利用MSCT与胃镜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TK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比,MSCT结合胃镜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达到95.9%,两者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治疗胃癌,利用MSCT结合胃镜进行术前分期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并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张军;于继群;李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甲醛甲酚溶液;樟脑酚液;氢氧化钙糊剂对感染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HTK观察临床疗效封药1周后抗菌作用的杀菌力.结论:氢氧化钙对感染根管的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科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肺癌患者当中,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皮肤痤疮、甲沟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①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维静;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社区诊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率.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血压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华;戴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及研究组患者血清C肽均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肽高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研究组(P<0.05).HTH结论:血清C肽与HbAl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钱立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它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创伤比较小,可以直接拿到病变组织,在病理科的协助下,可以对肺部肿块进行定性诊断,能极大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因而很得临床医生的青睐,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但它的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比较大,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和肺出血。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参考国内外同行的经验,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并且进行了以下改良:术前充分准备、选择佳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用细针穿刺和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潘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与氨茶碱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该院接诊的4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23例.A组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B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比较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比B组的78.2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住院时间为(10.7±1.6)d,均明显优于B组的17.39%、(14.3±2.0)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施以对症治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冯变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作干预组(n=41例,行中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41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23±.25)周,较对照组的(30.35±3.65)周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21±1.05)分、(92.35±3.50)分,对照组分别为(4.85±1.67)分、(72.36±3.48)分,前者疼痛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后者(P<0.05).HTH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提升护理满意度,推荐应用.
作者:徐荣;陈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进入医院学习相关临床护理知识、技能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是入职前的必经阶段,实习经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择业方向[1]。临床实习是一个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将理论联系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护生认识医疗环境,培养专业素养及情操,提升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阶段。医院应及时了解护生面对的压力及希望获得的期盼资源,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其职业认同,以尽可能避免护理资源和护理人才的流失.
作者:梁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应用于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干预组,在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使用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干预;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使用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病房空气细菌数超标率、产妇伤口感染、新生儿脐带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房空气细菌数超标率为10.00%,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产妇伤口感染率、新生儿脐带感染率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应用于母婴同室院感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病房空气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该科接诊的7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76例入选者进行分组:予以A组38例病患个性化心理护理,予以B组38例病患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比B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6%,比B组的82.35%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HTK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患施以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护理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于护理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的思想信念、传统习惯以及行为准则.经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之间的结合,发挥了护理文化的作用,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观念的转变,从而为护理管理工作的提供了强有力思想保证,在不断的交流、摸索、创新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护理文化,在推进医院稳定发展中的意义重大.
作者:王俊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乳癌患者2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的依从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依从率(74%).结论:对乳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杜冬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4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干预组(n=61例,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n=63例,开展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观察发现,干预组在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得分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85.94%,P<0.05.结论:积极的为银屑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加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