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高丹;付雪娇
目的:探究激励式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职的护理人员4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干预组给予激励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模式后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与护理管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评分。结果:干预组:1名无压力,13名轻度压力,6名中度压力;常规组:0名无压力,6名轻度压力,8名中度压力,6名重度压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程度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护理管理后的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实施激励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与医院形象,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OPD -PI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征。方法:以该院 COPD -PIF 患者8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6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IPF 组:FEV1(% Pred)、FEV1(%)的占比较慢性 COPD -IPF 组患者更高,而 FVC(%Pred)则较慢性 COPD -PIF 组更低;IPF 组低氧血症发生率71.43%低于慢性 COPD -PIF 组61.90%,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当COPD 患者伴有低氧血症或者是呼吸衰竭,需防范 COPD -PIF;HRCT 对临床诊断 COPD -PIF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陈苗;胡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阶段在国内外的各种毒品种类中,吗啡型药物是危害大、流行广的一种。对吗啡型药物检测方法进行有效分析,能让违禁药品的检出率有效提升,让吗啡型药物的危险性有效降低,从而来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面,现阶段各个研究机构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以此来对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现将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大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并观察其应用后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的95例接种者作为研究组,另选2013年10月~2014年9月接受常规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的96例接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种后麻疹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接种者不论既往是否有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均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为1.05%,而对照组则为5.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策略能够提高麻疹免疫接种效果,降低麻疹发生概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鄢家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的常见因素。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所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在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2 h 后出现低血压现象的概率高,这是由于患者体液超滤过多和血容量循环不足所致,是低血压常见因素,而诱发低血压的常见因素包括患者高龄、透析期间饮食量过大、透析膜生物相容因素等。结论: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避免患者体重增加,对透析期间的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明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该院74例 LC 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VAS 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评分、VAS 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LC 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临床与药师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进行概述,阐述了临床与药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临床药师经验不足、临床药师理论不足、临床药师在临床发展过程中地位不足。在未来临床与药师发展中应该加强临床药师的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位置,增强对药师的关注度,从而促进临床与药师的发展,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质量。
作者:胡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姚泽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分析其开展推广的实际价值。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临床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每组66人,分别对其采用中西结合无痛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 VAS 评分法及 SRSS 评分法得出,观察组术后严重疼痛分值仅为(3.91±1.14),远远低于对比组的(6.42±1.47),相对的观察组 SRSS 得分为(14.11±1.74),相较于对比组的(27.64±4.14)有明显优势,由此可知,观察组睡眠质量较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外科疼痛现象,因此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P <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应推广使用该治疗模式。
作者:俸江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较佳,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冷文君;覃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慢性盆腔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健康宣教干预),每组各24例。对比两组病人的 SF -36健康测量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 SF -36健康测量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病人健康宣教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护理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使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给予患者调强放疗,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收治的65例鼻咽癌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鼻咽癌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鼻咽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史红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超声科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对比超声检查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灶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比较两种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分别为93.0%、90.0%(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比相关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与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均远远小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但子宫肌瘤的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却远远高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但配合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分析,能进一步提高两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一组进行对照,对一年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干预组一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姜云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于外伤后增生性瘢痕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共计16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6例患者主要是采用在患者的伤口处涂抹瘢痕止痒软化膏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84例患者则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两组患者除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外其他方面的一致性,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则达到了95.23%,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外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伟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 -PA)两种方法同时对69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 >0.05), TRUST 方法在Ⅰ期和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85.4%和66.7%,Ⅱ期梅毒为100%;TP -PA 方法除在Ⅰ期梅毒时阳性率为92.7%,其他各期都达到了100.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实际,可采用任何一类梅毒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试验,然后用不同原理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来做确认试验。
作者:李海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即入院时,患者未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48h 后出现肺炎。HAP 主要由支原体、真菌或病毒等因素引起,属于肺实质炎症。HAP 的存在,对患者生活、工作均有很大影响,及早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将对 HAP 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赵锐;刘跃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并探讨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和危害,围棋合理应用提供有效的策略,进而保证抗生素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间该院1000张门诊处方作回顾分析,计算处方中涉及的抗生素 DUI、DDDs,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0张门诊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占99.8%,但仍存在0.2%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医生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抗生素合理给药,有效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治疗。
作者:靳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