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志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方法:在年限为2012~2014年之间来该院检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而且这些患者都是应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并发腹泻的患儿,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在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使用益生菌治疗,剩余的50例患者让其作为对照组从而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口服思密达,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以及病情缓解度,探讨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病情都有所缓解,而在实验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益生菌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护理的效果比较好,而且患者的恢复治愈情况更好,益生菌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比较符合现代的医疗理念和其要求。结论:益生菌治疗对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并发腹泻的患儿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雅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在分娩后访视的过程当中产妇以及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该中心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进行访视的102例产妇,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通过上门访视来了解产妇以及新生儿出现的情况,并且尝试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结果:102位产妇当中,在进行了产后访视之后发现,出现了母乳喂养方面、产妇分娩后出现产后抑郁、产妇的会阴伤口出现感染以及新生儿黄疸和红臀等不同方面的情况。结论:在产妇分娩之后及时对产妇以及新生儿展开访视,可以及时发现产妇以及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直接提升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产后发病的概率。
作者:姚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41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均顺利完成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20个月,41例患者中,11例为优,19例为良,7例为可,3例为可差,优良率为73.17%。结论:临床上给予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王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Portmann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3 w 的 Portmann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申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便秘从瘀血论治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总结瘀血病因病机、瘀血病症特点与便秘关系的论述及如何从瘀血来论治便秘。结果:多数学者认为便秘基本病机为邪滞大肠,腑气不通或肠道失养,推动乏力,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便秘日久正气亏虚,不能行血,致脉络瘀血阻滞,与瘀血关系甚为密切。结论:对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润肠所能完全解决,若从瘀血论治便秘疾患,可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分为 A、B 两组进行职业康复,进行康复前后,功能性能力评估比较;就业意愿评估比较;视觉类比标度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早期介入职业康复,能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为国家大量减少医疗开支,为企业解决经济及劳动力的负担。
作者:刘磊;丛德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与炎琥宁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曲松钠与利巴韦林药物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共120例,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36例,治疗有效的有66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共100例,其中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的有18例,治疗有效的有65例,治疗无效的有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4,P <0.05)。结论:炎琥宁药物使用静脉注射方式,可以有效将药物分布在患者的全身部位,能够有效缓解抗生素的耐受性,促进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作者:汪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0%、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问题,找出对策不断提高带教质量。方法:制定带教计划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时间进行带教。结果:在输液室带教过程中发现护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够,理论与临床不能相结合,无菌观念差。经分析采取改进措施,输液室带教问题得到改善。结论:护生在带教后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强化了无菌观念,获得了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输液室的带教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根据患儿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所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所有患儿入院之后均禁食禁水,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必要的患儿采用输血治疗,同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的指标为两组患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与单纯应用奥美拉唑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止血,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对该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征(NS)复发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给予该院收治的8例 NS 复发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 ALB 水平有了明显升高,而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有了显著降低(P <0.05),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100%。结论:给予 NS复发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其再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临床上成人斯蒂病与布氏杆菌病不仅在临床症状,而且检验上都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论述来鉴别成人斯蒂尔病与布氏杆菌病。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方面根据数据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5%。相比之下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并无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乳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以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三醇乳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行传统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白带增多发生率3%、白带异常发生率6%、外阴瘙痒发生率8%、外阴疼痛发生率6%,显著优于对照组13%、18%、23%、15%(P <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显著优于对照组50%(P <0.05)。结论: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及雌三醇乳膏能够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效果确切,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梁华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运动功能康复的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运动锻炼,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和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术后1年康复满意率78.57%,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4.29%,观察组为2.3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及更为积极的康复指导可以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1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FAM及 BI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积极内科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佟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氨茶碱用于急性胎儿窘迫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至2015年收治的98例急性胎儿窘迫产妇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8例产妇中有93例产妇胎心率恢复和胎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4.89%。结论:采用氨茶碱治疗急性胎儿窘迫时,治疗效果良好,安全简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干眼症患者与常人的对比敏感度,及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22例(44眼)作为干眼症组,将常人22例(44眼)作为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对患者进行比敏感度的检测,对干眼症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对比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患者干眼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不同频度对比敏感度有一定提升,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具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干眼症患者时,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手段,提高干眼症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6040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患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6040例输血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输注冰冻血浆,有4例输注血小板,有2例输注红细胞,有1例输注冷沉淀。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0例为过敏反应,占62.5%;有3例为发热反应,占18.8%;有2例为肺损伤,占12.5%;有1例为溶血反应,占6.3%。结论: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肺损伤及溶血反应等为常见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加强输血防治工作开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