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李大志

关键词:吗啡型药物, 检测方法
摘要:现阶段在国内外的各种毒品种类中,吗啡型药物是危害大、流行广的一种。对吗啡型药物检测方法进行有效分析,能让违禁药品的检出率有效提升,让吗啡型药物的危险性有效降低,从而来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面,现阶段各个研究机构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以此来对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现将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资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50例,对比组产妇使用剖宫术分娩,研究组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分娩,分析两组产妇使用不同的分娩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生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明显(P <0.05)。同时研究组的分娩成功率稍微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使用阴道试产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杜柯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潘立酮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P <0.05)。结论: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春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根据人性化护理理念予以护理服务,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5例,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采取人性化护理理念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采取人性化护理理念下的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37例(82.22%)病人非常满意,有8例(17.78%)病人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手术室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如下:有25例(55.55%)病人非常满意,有19例(42.22%)病人满意,有6例(13.33%)病人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6.67%。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根据人性化护理理念予以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因此该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玉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方面根据数据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5%。相比之下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并无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浅析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在该院进行消化道肿瘤切除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将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技术,称为中医组,记录参照组患者及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并记录患者出现肠梗阻的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48.36±16.35)h、(20.31±4.86)h,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74.53±18.64)h、(31.25±8.54)h,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 <0.05);中医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为4.76%(1/21),与参照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9.52%(2/21)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邵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了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新生儿科出现窒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43例,进行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结结果:共有病例为43例,因重度窒息而抢救无效新生儿死亡例数有1例,其他的新生儿经过抢救与观察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成功关键在于窒息时的新生儿进行插管、吸引分泌物以及进行加压通气,从而确保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因此,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于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代泽英;王丽娟;徐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理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将30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人依护理不同分为 A 组(行使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和 B 组(行使普通护理模式),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 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老人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公维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确诊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选择。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进行耳后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额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颞浅静脉穿刺,30例进行正中静脉穿刺。穿刺成功98例,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穿刺技巧,穿刺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作者:周雪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与进展

    目的:癫痫是一组脑部神经元病态放电所致的一过性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因此,需要癫痫患者主动参与其治疗过程,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使癫痫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其情绪和行为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有鉴于此,现将癫痫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与诸位共勉。

    作者:顾秀红;袁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4.37%,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885,P =0.01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巨噬细胞 M1的相关研究

    巨噬细胞有各种各样的生长因子受体,如辅助性 T(Th)细胞细胞因子受体、B 细胞受体和微生物受体等。在病原菌入侵人体组织时,巨噬细胞会受到这些生长因子受体的刺激从而活化、成熟并获得特定功能的表型。根据淋巴系统的相关功能,可以将巨噬细胞分为两种:经典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活化巨噬细胞,分别叫作 M1和 M2。本文就 M1型巨噬细胞的刺激、活化及其活化后的相关功能和免疫配体模型作出了阶段性的阐述,并评价其相关细胞因子和病理性信号对巨噬细胞功能性表型的影响。

    作者:门连超;何树梅;袁东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精神科患者穿病号服依从性因素分析及探讨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统一着装病号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对该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发放调查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研究、总结。结果:本组患者191例,穿病号服依从性,非常愿意69例,基本愿意60例,不愿意和迫不得已62例。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2例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研究,根据麻醉的药物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和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七氟醚组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11.9±1.2)min 明显短于丙泊酚组(23.9±3.2)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烧伤手术麻醉时采用七氟醚麻醉能满足麻醉的要求,更适合小儿烧伤手术麻醉中使用。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中医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高丹;王佳;黄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率为16.1%,对比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顾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经临床确诊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但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配合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为80%(P <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加。

    作者:杨璨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肺炎患者时使用机械振动排痰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患者共101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9例对照组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通过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该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90例,分别分成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实验组45例患者采用综合干预优质护理,对照组45例重症患者选择常规的干预,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症患者病情恢复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另外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病情的恢复率及恢复质量,并且极大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和感染,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能够从根本促进病情的好转。

    作者:张剑;蒋海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