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芳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来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是坚持治疗组,使用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是基本未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病情缓解度,并探讨对于发病类型的影响。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抗高血压治疗实验组相对于另外的对照组来说,治疗的效果较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率较高,经过治疗后,对于促使患者康复还有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需要给予抗高血压治疗。结论:抗高血压治疗这种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抗高血压治疗。
作者:卞建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的 ICU 护理措施。方法:收集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家属意愿分为30例对照组和3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菲;王松;张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理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方法:将300例重症心力衰竭老人依护理不同分为 A 组(行使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和 B 组(行使普通护理模式),每组各有150例。结果:A 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干预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老人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公维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中有25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5.4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借助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激惹因子进行评测,从而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然后根据评测结果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继芬;李玉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524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组织病理学与阴道镜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查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敏感度是76.2%,特异度是90.6%,漏诊率是19.0%,误诊率是10.2%,阳性预测率是55.2%,阴性预测率是96.6%;总完全符合率是23.8%。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应用阴道镜检查,具有较高的筛查率,可以作为初步筛查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畅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根据手术流程将术中配合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梳理。结果:根据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复杂的内眼手术,按照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手术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晓艳;李志慧;任秀丽;刘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该院选取100例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新技术对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术对组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解毒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控制情况的各项数据普遍高于比对照组,另外从两组患者死亡人数看,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救新技术可以使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病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帮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田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下一代人口素质的重视也较前明显提高。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30多年后,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人口已明显向老龄化,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退。近二胎政策放宽,经济发展,适龄女性晚婚晚育,可以预见高龄产妇将会越来越普遍。为了可持续的进一步发展,更加突出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与悠关性。孕期产检和产前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勾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的15名患儿采取常规的试管检测方法,而对观察组的15名患儿采取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测,对照这两组患儿的检测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患儿检测效果非常好的有7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6例;观察组的患者检测效果非常好的有11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1例,观察组患者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抗体检测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对于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实验中进一步推广和采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腰大肌病变47例,对腰大肌病变的 CT 及 MRI 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腰大肌结核病变中均可见相邻胸、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并受累腰大肌肿胀;6例腰大肌脓肿内见多房影、分隔影或气体影;腰大肌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1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表现为腰大肌不规则肿胀、隆起,内见大片状坏死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肿6例,密度混杂,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腰大肌萎缩2例,腰大肌体积均匀缩小。结论:多层螺旋 CT 和 MRI 检查对腰大肌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查找原发病灶、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景龙;毛一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该院的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教学,向护理实习生讲解儿科护理中的问题、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并对护理实习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临床带教,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能力均较高,提高了实习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结论: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可激起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其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
作者:陈秋蓉;杜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于家中自行进行康复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结果:4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龚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胆结石病患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胆结石的病患70例,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病患开展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病患开展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实验组病患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病患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于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荣;龚学娟;郭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人开展护理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60例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于出院时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 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遵医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不遵医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达到更优质的自我护理质量,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可推广使用。
作者:谢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心肌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方面根据数据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5%。相比之下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并无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剖析脑卒中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以为脑卒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鼻饲患者33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实验组2(11人)以及对照组(10人),3组均行鼻饲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鼻饲,7次/d,200 ml /次,q2 h;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利用改进方法实施鼻饲。3组鼻饲的体位、速度、日总鼻饲量与鼻饲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置管方法均具有一致性。观察3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实验组2为45%,对照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350和间隔时间为4 h 对脑卒中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枫;龚丽娜;冯晓琳;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38例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共38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 Scr、mALB、BUN 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分析检验意义。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测定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可将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作为确诊重要指标,能有效提升患者病症确诊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碘-131治疗甲亢后致早发甲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该院接受碘-131治疗的16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前 TMAb、TGAb 以及 TRAb 的水平分为4组。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甲减的发生率。结果:第1组与第3组,第4组比较,第2组与第3组,第4组比较,第4组显著高于前三组,第2组显著高于第3组,所有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MAb、TGAb 是碘-131治疗甲亢后后致早发甲减的主要影响因素,TRAb 的影响较小。
作者:何方鱼;高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该院74例 LC 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VAS 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评分、VAS 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LC 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