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东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临床与药师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进行概述,阐述了临床与药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临床药师经验不足、临床药师理论不足、临床药师在临床发展过程中地位不足。在未来临床与药师发展中应该加强临床药师的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位置,增强对药师的关注度,从而促进临床与药师的发展,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质量。
作者:胡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相关学者也研究表明,DM慢性并发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和 HbA1 c 也有重要的关系,但是 HbA1 c 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 HbA1 c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 HbA1 c 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易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分析其开展推广的实际价值。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临床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每组66人,分别对其采用中西结合无痛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 VAS 评分法及 SRSS 评分法得出,观察组术后严重疼痛分值仅为(3.91±1.14),远远低于对比组的(6.42±1.47),相对的观察组 SRSS 得分为(14.11±1.74),相较于对比组的(27.64±4.14)有明显优势,由此可知,观察组睡眠质量较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外科疼痛现象,因此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015年7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患者臀围、体重和腰围等数据进行测量,并且运用仪器检查患者的血脂和血尿酸等各项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体重为(71.2±4.8)kg,平均颈围为(51.2±3.8)cm,平均腰围为(89.9±11.1)cm,平均臀围为(108.2±9.8)cm。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为(5.1±1.1)mmol /L,高密度脂蛋白平均值为(1.1±0.2)mmol /L,血尿酸的平均值为(318.2±69.2)mmol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体重、腰围和臀围等身体指标和血尿酸、血脂等生化指标。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控制,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唐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分为 A、B 两组进行职业康复,进行康复前后,功能性能力评估比较;就业意愿评估比较;视觉类比标度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早期介入职业康复,能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为国家大量减少医疗开支,为企业解决经济及劳动力的负担。
作者:刘磊;丛德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6040例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患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6040例输血患者中有16例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9例输注冰冻血浆,有4例输注血小板,有2例输注红细胞,有1例输注冷沉淀。16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0例为过敏反应,占62.5%;有3例为发热反应,占18.8%;有2例为肺损伤,占12.5%;有1例为溶血反应,占6.3%。结论: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肺损伤及溶血反应等为常见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加强输血防治工作开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具体疗效。方法:在该院登记在册的老年高血压中随机选取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药物降压基础治疗相同,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六个月年的随访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及血压控制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曾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特别是生活方式病也随之增多,这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及医院护理人员面临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如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其中,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冯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以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惊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高热退去时间和惊厥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高热和惊厥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不会带小儿的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价值显著。
作者:廖真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院检验科的职业暴露与其他科室稍有不同,其安全防护主要是检验科内部要做好管理。而检验科面对的污染源较为复杂,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要按照实际切实做好防护工作。本文将对检验科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工作作出讨论。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间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抽签法作为本次分组原则。共设2组,均纳入30例患者。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1组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比两组 HAMA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解玉霞;韩宁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共20例疗瘢痕子宫要求终止妊娠的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照组采用通用的人工流产术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率为2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早孕流产的方法,优于医院通用的人工流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结合该院救护车使用情况,对污染救护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方法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总结。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的意愿并分析原因,为男护生临床带教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79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8%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的自身优势愿意接受男护生带教。8.9%的临床老师因为男护生消极的职业态度拒绝接受男护生带教。6.3%的临床老师对男护生带教持无所谓态度。结论:临床老师对男护生的带教意愿受男护生自身优势及职业态度的影响;临床老师对男护生优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年资老师更适合男护生带教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培训中,应加强男护生带教的针对性培训,以期更好的完成男护生临床教学工作。
作者:黄海霞;陶宝明;曹癸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并比较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和理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该院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分别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磁振热治疗和偏振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和疗效。结果:B 组、C 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0.05);A 组的总有效率(62.5%)显著高于 B 组的62.5%和 C 组的59.3%(P <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疼痛感的减轻,可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元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该文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提升儿科重症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50例治疗重症肺炎的患儿中44例成功治愈出院,4例病情微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2例由于引起多种并发症不治身亡。结论:由于重症肺炎的病情发展快速,对器官的危害极大,尽管我们抗感冒治疗的水平已经提升,但是重症肺炎仍然是患儿的第一隐形杀手。因此,早期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四腔心、胎儿左右流出道、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以及三血管切面进行标准切面筛查,对心脏结构予以观察。结果:分娩前期在实施心脏超声筛查过程中,出现漏诊现象,存在1例心脏结构异常情况。孕妇分娩前期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实施检查呈现出的敏感性为92.3%,其特异性高达100%。结论:对于妊娠期的胎儿,在分娩前期予以检查过程中,应采取检查时间延长的措施,以期找到合适的心脏筛查方式,避免漏诊现象发生。
作者:杜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应用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6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分别有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1.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54.55%,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657, P =0.01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慧;孙树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0%、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消化酶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抢救中注射生长抑素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8名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一组采用常规抢救方法,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生长抑素。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抢救观察分析,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临床症状及相关重要指标显著低于治疗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小于观察组。结论: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抢救中使用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或减轻临床症状,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学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