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干预

刘继芬;李玉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冲动行为, 预测,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中有25例出现冲动行为,发生率为5.4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借助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的激惹因子进行评测,从而预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然后根据评测结果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患者满意度以及母婴保健、喂养知识、育儿知识知晓率,对比分娩后乳房肿胀硬结、尿潴留、早期泌乳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婴保健、喂养知识、育儿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硬结、尿潴留、早期沁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母婴健康知识知晓率,减轻经济负担,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46例出血及内瘘渗血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对出血及内瘘渗血患者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不良情况发生,无死亡患者。经过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有效预防,血液透析的出血、渗血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对内瘘渗血的进行护理干预和预防,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兆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3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颉晓云;冯金莉;段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医院检验科的职业暴露与其他科室稍有不同,其安全防护主要是检验科内部要做好管理。而检验科面对的污染源较为复杂,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要按照实际切实做好防护工作。本文将对检验科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工作作出讨论。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治疗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治疗失禁性皮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失禁性皮炎的重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氧化锌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3M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皮炎的愈合时间。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保护膜联合造口粉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禁性皮炎,促进伤口愈合,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平新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泪囊炎行鼻腔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行鼻腔吻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10例(145眼)慢性泪囊炎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无复发病例,无院内感染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院内感染机率,显著提高慢性泪囊炎手术治愈率,具有广泛临床意义。

    作者:张彦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接治的100例术后肠胃减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在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这些不适症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对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了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新生儿科出现窒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43例,进行系统化的复苏与护理。结结果:共有病例为43例,因重度窒息而抢救无效新生儿死亡例数有1例,其他的新生儿经过抢救与观察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成功关键在于窒息时的新生儿进行插管、吸引分泌物以及进行加压通气,从而确保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因此,针对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于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代泽英;王丽娟;徐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有效救治中配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内镜检查并确诊的76例老年消化性溃患者为实验组,同时将93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溃疡患者主要症状、发生部位、合并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消化性溃疡中尤以胃溃疡多发52.94%,明显高于对照组23.53%,发病危险、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多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胃镜检查,确诊后应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来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84例

    目的:对于外伤后增生性瘢痕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共计16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6例患者主要是采用在患者的伤口处涂抹瘢痕止痒软化膏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84例患者则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两组患者除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外其他方面的一致性,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则达到了95.23%,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外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伟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来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是坚持治疗组,使用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是基本未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效果病情缓解度,并探讨对于发病类型的影响。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抗高血压治疗实验组相对于另外的对照组来说,治疗的效果较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率较高,经过治疗后,对于促使患者康复还有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需要给予抗高血压治疗。结论:抗高血压治疗这种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对于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的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抗高血压治疗。

    作者:卞建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并对比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该院超声科选择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资料,对比超声检查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灶及周边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比较两种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分别为93.0%、90.0%(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对比相关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与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均远远小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但子宫肌瘤的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却远远高于子宫腺肌病的相关指数(P 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但配合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病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分析,能进一步提高两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行 PKRP 术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术期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本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其中膀胱痉挛2例,继发性出血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并发率为7.5%。结论:临床中对 BPH 患者给予 PKRP 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2例小儿烧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研究,根据麻醉的药物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和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七氟醚组麻醉诱导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七氟醚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11.9±1.2)min 明显短于丙泊酚组(23.9±3.2)min,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烧伤手术麻醉时采用七氟醚麻醉能满足麻醉的要求,更适合小儿烧伤手术麻醉中使用。

    作者:赵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7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痊愈52例,好转20例,3例未愈,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34.9±10.5)d;37例一个月内恢复行走,25例三个月内恢复行走,13例三个月后恢复行走;48例感觉障碍消失,27例感觉障碍好转;50例膀胱、直肠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消失,25例好转;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MRI 检查是急性脊髓炎患者初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利利;代文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4个社区220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分层抽样,进行回顾性调研或现患调研。分析其应用中医药治疗情况。结果:根据病案资料,涉及206味药物。累计频率在24%以上使用相对频率多的为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麦冬、葛根、茯苓等。在中药防治糖尿病中共选用中药制剂84种,累计频率50%以上应用频次多的方剂为六味地黄汤、左归丸、消渴方等。针灸拿及外治法类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注射等。进行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治愈16例,治愈率为11.59%,缓解86例,缓解率为62.32%。其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其在患者的机体调理方面据偶遇重要作用。但中医药应用率较低,应加强教育宣传工作。

    作者:夏祥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计划的不同,采取对病人进行饮食疗法、心理教育、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改变其不良行为,真正实现让病人全程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结论:积极治疗,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急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急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鼻出血患者51例,给予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程度、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治疗后,51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49例,有效率为96.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患者疼痛程度(2.2±0.7)分,鼻腔通气时间(3.2±1.4)d,住院天数(5.1±1.1)d。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联合康复治疗法治疗急性鼻出血时,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鼻腔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海英;万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新生儿临床湿疹的优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新生儿临床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采用优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新生儿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组,两组患儿的湿疹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儿临床湿疹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曾世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