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军;王宝福;林昌伟;谢席胜
目的:对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45.09±7.11)、焦虑心理评分(43.07±6.11)、护理总满意度100%均优于对照组(52.08±8.13)、(53.12±8.09)、87.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健康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健康良好发展,提高其承担各种压力的能力,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罗兰;李玲;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血β-HCG 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接诊的1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对比,差异均明显(P 均<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做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病,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多数患儿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红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红疹、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严重的患儿伴有发热,少数患儿可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方法:对52例小儿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81.8%;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以有多种表现,有的仅表现发热、眼睑浮肿、皮疹,部分除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对淋巴结、发热、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血清 EBIgM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 EB 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病情凶险,应加强监测。
作者:赵敏;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对策。方法:选择近年来该院发生分诊失误的5350万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误诊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医院门诊分诊的准确率。结果:患者和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是影响医院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分诊失误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医院门诊分诊的准确率,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唐惠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和影响因素,以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探讨20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结果:20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有186例,有2例患儿发生脱管,有1例患儿堵管,有1例患儿渗液,有3例患儿皮肤过敏,有2例患儿发生静脉炎,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固定方法、封管方法以及患儿、家长的配合度对于留置针是否能穿刺成功和留置时间的长短都有直接的关系。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穿刺对患儿的影响,降低患儿的痛苦,方便用药,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2月,纳入老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54例,随机分组。27例进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27例进入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住院日短,并发症少,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时,采用全面护理,效果佳,建议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6例胃溃疡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有48例患者,对照组中有48例患者。对观察组中的胃溃疡患者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则采用单纯常规的药物治疗。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比较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预后的复发率,从而讨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诊断及治疗的优异性。结果:通过诊断及治疗后,观察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预后复发率高于观察组中的患者。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对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下的诊断及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胃溃疡的复发,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临床集中供应中对相关手术器械进行灭菌时发生包湿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确保临床灭菌操作质量。方法:将敷料及手术器械采用无纺布或棉布进行包装,然后逐个贴上标签,再将其分别称重,后放入灭菌器中;按脉动真空灭菌器对应的标准操作流程灭菌一个周期。待灭菌结束,仔细观察灭菌包是否出现水渍、水印及水珠现象,然后立即将灭菌包放置10 min、20 min,分别称重,从不同的灭菌批次中各取1个,再重复操作3次。结果:灭菌后立即对灭菌包进行称重,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大于2799.4 g 时就发生湿包现象,但是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4501.1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在灭菌结束后10 min 时称重发现,采用无纺布的包装材质在灭菌后当其重量为4493.7 g 时,开始发生湿包现象,而采用纺织棉布的包装材质的在灭菌后当其质量重达到5003.2 g 时,继续增重其仍为发生湿包现象。尽管金属器械包的重量比敷料包的重量低,但前者却极易发生湿包现象。结论:将灭菌包重量减轻,采用棉布包装材质取代无纺布的包装材质能够有效缓解湿包的发生;灭菌包中金属器械含量过多时极易导致湿包现象。
作者:马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并分析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胸外科进行就诊的180名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胸外科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患者康复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1例,满意16例,一般23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3例,满意34例,一般43例。实验组满意度为7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2%,P <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和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意识,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彦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基层医院门诊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0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门诊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关于抗生素安全用药的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来比较两组就诊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对抗生素合理用药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就诊期间在主动询问医护人员用药信息、用药期间注意饮食和药物禁忌、遵医嘱服药以及主动询问出院后用药信息等项目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远期调查发现,按经验用药以及按说明服药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基层医院门诊患者的抗生素安全用药的意识和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李月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产妇行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产褥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P <0.05);且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产褥感染产妇行过氧化氢联合甲硝唑冲洗宫腔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献文;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孕期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苏打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苏打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克霉唑栓;念珠菌阴道炎;效果。
作者:郑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178例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阻滞次数共为987次。所有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178例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57%(优53.37%,良38.20%);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未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阻滞次数超过5次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阻滞次数为5次以下的患者(P <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阻滞次数在5次以上时,临床治疗效果则越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黄必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医院档案在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与开发利用。方法:总结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措施,从收支、科研、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对比管理前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医院科研论文数目(每年)由管理前189篇上升为管理后283篇(P <0.05)。结论: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可明显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医院科研水平,是医院强化经营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杼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中年部队干部体脂含量及分布特点,探讨成人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年部队干部共203例,采集人体学参数,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根据 OGTT 结果将体检干部分为糖耐量异常(IGT)组和正常(NGT)组,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体脂分布。结果:BMI、腰围、腰臀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腹部肥胖程度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IGT 组体质指数、体脂率、肥胖程度、腹部肥胖阶段、腰围、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后1 h 血糖、糖后2 h 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后1 h 胰岛素、糖后2 h 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 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结论:内脏脂肪面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光辉;马建新;霍文静;崔莲;张蓉;孙宇;刘丽丽;郝淑芳;沙杭;高岱峰;张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刀组(31例)、单极电凝组(38例)、双极电凝组(41例)以及镜下缝合组(3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时血清中 FSH、LH 及 E2的含量。结果:术后1个月时,各组患者的血清中 E2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 <0.05),FSH 与 LH 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以单极电凝组患者 E2下降和 FSH、LH 升高为明显(P <0.05);术后3个月时,超声刀组和镜下缝合组的血清 E2含量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单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 E2含量低于术前(P <0.05),各组患者血清 FSH 和 LH 仍高于术前(P <0.05);术后12个月时,单极电凝组和双极电凝组的血清 E2含量仍低于术前(P <0.05),FSH 和 LH 高于术前(P <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采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凝止血方式,而使用超声刀或镜下缝合方式进行止血。
作者:黄婉珊;陆燕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我院收治的一例以脾肿大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的报道。学习关于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案,进一步掌握该病的诊断,减少临床误诊、漏诊。
作者:严桥路;尹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