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平
目的:观察并对比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盆腔脓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A组,将采取后穹窿切口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B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观察A组较之观察B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B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理想,康复速度较快,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故临床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患者的切实情况考虑。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U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16)及对照组(n =1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流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0.00%;观察组患者的 Cr、K +、BUN、PTH、β2-MG 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尿毒症脑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尿毒症毒素清除率,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全军;王宝福;林昌伟;谢席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8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诊断分析。方法:对58例确立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52例,诊断准确率为89.66%。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沈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比卡培他滨与博来霉素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6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博来霉素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均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95%与对照组76.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44.44%与对照组50.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培他滨和博来霉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和用药习惯酌情选择。
作者:冯中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肌力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启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择来该院就诊的腹部损伤患者110例,采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即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比组(P <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体温、乳酸恢复情况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利用损伤控制手术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损伤患者死亡率,缩短其恢复时间。
作者:龙永锦;候静;刘阿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P <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到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早期经验性应用氟康唑治疗 ICU 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危重患者87名,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再行抗真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35(77.78%)和22(52.38%)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 =0.01)。实验组中有2例出现皮疹,对照组中3例出现短暂的肝功能损伤;1例出现皮疹。结论:氟康唑早期预防性治疗能够提高 ICU 患者真菌治疗有效率。
作者:吴会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开始转向于年轻人[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几年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运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止血快、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势[2]。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2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9例,第Ⅰ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第Ⅱ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了解两个组别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第Ⅱ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伤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等均优于第Ⅰ组(P <0.05)。第Ⅱ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第Ⅰ组(P <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和感染的发生,且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所接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人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7%,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短时间内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助其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常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宿迁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水平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全市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范围内所有社区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42人合格,合格率为27.6%,培训后101人合格,合格率为67.3%,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我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可以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以该培训方式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
作者:于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94例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骨关节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验证核磁共振在扫描颞颌关节各种疾病中具有较高价值。方法:临床上将患病者置于特殊的核磁共振仪中,利用仪器的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患者颞颌关节内氢原子核,并引起这些原子核共振,同时会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当停止射频脉冲以后。由于氢原子能量较高时不稳定,需要通过释放能量达到基态。所以氢原子核会在释放能量过程中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电信号。同时仪器内的接受器会接收信号,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后得到模拟图像。结果:通过对多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同时进行 X 光等多设备检查。核磁共振加权图像可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解剖结构,而且准确率较高。结论:核磁共振在颞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郭春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科自2005年2月至2015年10月经 CT 和手术证实的2187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恢复良好1805例(82.5%),轻度残疾258例(11.8%),重度残疾39例(1.8%),植物生存或死亡243例(11.1%)。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病例,在昏迷前或脑疝形成前把握手术时机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大鹏;张波;张建斌;王琦;张书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于重症脓毒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比分析治疗后的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及 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脏器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采用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和脏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和影响因素,以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探讨20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结果:20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有186例,有2例患儿发生脱管,有1例患儿堵管,有1例患儿渗液,有3例患儿皮肤过敏,有2例患儿发生静脉炎,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固定方法、封管方法以及患儿、家长的配合度对于留置针是否能穿刺成功和留置时间的长短都有直接的关系。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穿刺对患儿的影响,降低患儿的痛苦,方便用药,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生化指标出现紊乱。病因未明,但据研究对机体多系统均有影响,本研究对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方面的异常进行分析,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可以促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需要综合治疗。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GDM孕妇脐血流 S /D 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的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妇女分娩资料,整理并合并其他产科合并症对脐动脉血流 S /D 值和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糖尿病和非妊娠糖尿病的不同脐动脉 S /D 值与剖宫率具有显著差异,妊娠期糖尿病脐下动脉血流 S /D 值比非妊娠糖尿病组高。结论:妊娠期间孕妇胎儿脐下血流 S /D 值胎儿窘迫发生率会发生的增高;妊娠期糖尿孕妇胎儿窘迫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
作者:石霞;王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0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普外科患者53例,对照组普外科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普外科患者实行临床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