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祖泉
目的:研究对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的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2016年间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6例寻常痤疮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的78例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的78例患者单独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的79.49%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并且在安全性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与使用一种药物无异议,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轻中度的寻常痤疮患者可以使用以上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作者:杨涤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将51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治疗期将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 HAMD 平均得分为(9.12±2.25)显著优于对治疗前的(23.6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7.64%。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较好提高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例数的发生,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董尚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40例病人为例,这些病人均已接受过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同时基于病人所选取的口腔修复材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这两组成员均有70位。其中观察组病人需要选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诊治,对照组病人则需要选取钛膜,在所有病人均接受种植同时修复后,需要对这两组病人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来对病人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不仅可以保证修复成功率,同时病人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蒙熔;赵进峰;樊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剖析穴位贴敷用于小儿肺炎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该科接收的肺炎患儿,共计84例。以数字抽签法原理为分组依据,将84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同时加用穴位贴敷法。全面观察两组患儿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6.8±1.4)d,对照组为(10.6±1.9)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小儿肺炎常规治疗中合理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左巧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平研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在抢救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情况与临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再梗死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对患者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救治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爱宁;刘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黔江区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规律,评价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黔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黔江区总的粗死亡率为75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9.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2032例,死亡率为878.85/10万;女性死亡1362例,死亡率为628.26/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均表现更高,死亡主因居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外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22%。该地区居民寿命期望值平均74.57岁,男性为74.21岁,女性这一数值则为77.25岁,就期望寿命而言,男性也低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作者:周敏;郭峰;崔一敏;吴彩霞;秦宪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86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对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测和超声造影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将病理学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96.5%、93.0%、74.4%和100.0%;而常规超声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1%、70.9%、59.3%、19.7%、94.2%,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在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度,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明霞;马果丰;刘学彬;杨姣;朱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视角下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该院3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60例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160例基于安全管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各组管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安全管理视角下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满意度增加。
作者:周亚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案。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 =50)和对照组(n =50),两组均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运动治疗方案,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状态,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性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3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救治过程中为其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即入院前医护人员和目击者在事发地对患者的救治,入院后进行医生的专业救治,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结果:在123例实验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入院前经心脏复苏救治无效后死亡,有21例患者在接受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后死亡,其中14例患者死于手术过程中,7例患者死于手术后的体内器官衰竭,还有8例患者是在急诊室接受了紧急救治转入普通病房后死亡,剩余57例患者被治愈后出院。结论:对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金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调查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骨科护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过程数据的记录,对两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容易发病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6.00%,而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23.65%,并且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容易发病的原因远远大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容易发病的因素,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光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并发 TPO -Ab 阳性将60例妊娠合并SCH 产妇划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22例,按照产妇是否接受 L -T4临床治疗将阳性组产妇划分为阳性 A 组20例和阳性 B 组18例,另择取6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状况。结果:阳性 A 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 B 组(P <0.05)。阴性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CH 并发 TPO -Ab 阳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应用 L -T4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适宜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瑞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20例由安全隐患引发的护患纠纷中,8例是由患者的原因造成的护患纠纷,占纠纷总数的40%,12例是由院方原因造成的护患纠纷,占纠纷总数的60%。结论:要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提高其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陈桂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和观察组(n =32),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腹产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清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热、心悸、肺部湿啰音、咯血、胸痛、胸腔积液等,临床特征具有叠加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及外伤、长期卧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性。治疗及预后:患者接受了抗凝及溶栓治疗,随访一年后,4例死亡,2例再发。结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均具有叠加性,临床医师应准确把握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具体的分为轻度患者和中重度患者,另外选取健康的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 MCP -4、MDC 和 IL -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线性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成正相关。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显著。与此同时 MDC 水平,中重度患者的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是具体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显示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选择常规书面与口头健康宣传教育,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微信网络平台,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77.5%(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52.5%(21/40)(P <0.05),依从性差的比例22.5%(9/4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47.5%(19/40)(P <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 <0.05)。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微信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对急腹症的患者使用超声联合 CT 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的62例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超声联合 CT 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使用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8例,CT 检查的阳性率为93.55%。使用超声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5例,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88.71%。结论:超声和 CT 对检查急腹症的阳性率较高,因此对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高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