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研究

罗创

关键词:分娩方式, 围生儿结局, 终止妊娠时机, 早发型重度子痫
摘要: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终止妊娠的时间分为3组,即A组(n=12,<32 w)、B组(n=24,32~33+6 w)、C组(n=24,≥34 w)。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宫颈成熟条件又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30例,对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C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B组低于A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妊娠34 w以后终止妊娠可显著围生儿结局,合理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可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提高围生儿存活几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长航疾控中心档案建立与管理

    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长航疾控中心)服务于长航系统血吸虫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多年,建立疾控中心档案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完善长航系统医疗卫生基础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长航疾控档案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内容和特点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疾控中心档案建立与管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对策。

    作者:胡晶;胡悦君;吴春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14±5.6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6.04±8.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助于显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芳;任曼曼;周晴;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媒体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多媒体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观察组学员期末和毕业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对多媒体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到肝胆外科教学中,整体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白涛;陈洁;黎乐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今该科接受眼科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管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分及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白内障眼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舒适度。

    作者:江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重症胸外伤患者共70例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且将所有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调查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死亡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看出,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应该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7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在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后进行有效护理;对照组,在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为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0.5±20.5)min、(7.5±0.5)d、1(例);对照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5.5±25.5)min、(8.5±1.5)d、5(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胆漏的概率,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院必须重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护理。

    作者:胡玉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研究

    目的:对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方法:择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对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所有血液标本中1495份不合格,占据百分比为29.90%,分析造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占据比率高的为发生溶血现象。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时,应规范血液检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

    作者:宋改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5S”管理在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应用

    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医院培训教学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为提高培训中心的管理水平,规范老师和学员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引进了“5S”管理法。实施“5S”管理后,科室环境整洁美观,培训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相互理解与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作者:陈宏碧;邱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用于手足口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手足口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719例,其中随机抽取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患儿的家长作为对象,通过开展专业讲座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所有家属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属对基本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其手足口病防治意识。

    作者:雷永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于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后,试验组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治愈(55.5%)、显效为主(33.3%),其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常规雾化吸入疗法可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期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从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从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同种方式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以及比较观察组内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发病年龄越年轻的患者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有着紧密的联系,浓度越高则脑梗死的发生几率越大,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对照组采用注射泮托拉唑钠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注射兰索拉唑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96%,经比较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09%,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的疾病有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蒋坚锋;陈华;朱激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50例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50例甲亢妊娠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并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甲亢危象、1例心力衰竭,在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均得到了控制;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亢妊娠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夏拉帕提;阿衣古丽·衣明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解析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16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89.6%;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0例,满意率65.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维琴;冉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情况,并提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生活质量。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计360例。对360例患者进行了立位、卧位的心率以及血压测量工作,并且以患者的年龄段进行组别划分,即80岁以上、60~80岁之间两个年龄段,分析两个年龄段的体位性低血压(OH)、体位性高血压(OHT)、非体位性高血压以及非体位性低血压-非OHT及OH。结果:超过80岁以上的患者,其疾病合并情况(脑卒中、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明显高于80岁以内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其常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以及诸多疾病合并情况,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风险防范。

    作者:马秀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与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检出率、微钙化及血流成像类型等情况。结果:两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7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5例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相比于对照组0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17例Ⅰ型、21例Ⅱ型、2例Ⅲ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检出率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终末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现状

    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了提供照顾的负担,却忽视了照顾关系的另一面,即患者的感受。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终末期患者担心成为他人的负担或者感觉自己已成为他人负担,也就是自我感受负担。在肿瘤终末期患者中,基于生存质量的研究和专门针对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表明,SPB在肿瘤终末期患者中具有普遍性,并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决策。本文就肿瘤终末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作一综述。

    作者:陈洁;陶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法进行处理,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便秘、首次排便时间以及P物质、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肠鸣音频次均显著增加,研究组肠鸣音频次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便秘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餐后1 h的P物质和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情况,其重要机制为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作者:牛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晓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