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为淑
目的:评述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2014级10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健康评估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92.88±10.26)分,对照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81.19±16.20)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9.05±1.05分;对照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7.16±1.78)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务驱动法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操作能力,可于健康评估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多媒体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观察组学员期末和毕业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对多媒体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到肝胆外科教学中,整体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白涛;陈洁;黎乐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管径扩张,对照组表现为静脉腔内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的CFV、SFV、PTV、MGV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周自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从该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重症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采用心脏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钱培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护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小娜;王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肝胆系统患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96名人员进行分析,对所有人员进行肝脏检查,分析其肝胆系统患病情况。结果:所有人员中发现肝胆系统疾病896人,占比47.26%,其中,脂肪肝患者364人(19.20%),胆囊结石患者280人(14.77%),肝囊肿患者156人(8.23%),胆囊息肉65人(3.43%),其他31人(1.64%),肝胆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肝囊肿、胆囊结石等趋势明显。结论:健康体检人员肝胆系统患病主要为脂肪肝、肝囊肿以及胆囊结石等,患病趋势逐渐趋于年轻化,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其保健意识,提倡合理膳食、勿吸烟饮酒,从而减少肝胆系统疾病的发病。
作者:史文婷;毛艺璇;施茗熙;赵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该院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阿奇霉素。结果: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例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小儿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官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用药不同将68例行全麻手术患儿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肌注,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室时和插管后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起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与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检出率、微钙化及血流成像类型等情况。结果:两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7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5例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相比于对照组0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17例Ⅰ型、21例Ⅱ型、2例Ⅲ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检出率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IL-2、IL-6及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2、IL-6及CRP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抽选实施保乳手术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保乳术后放射治疗40例作为试验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复发率为7.5%(3/40),生存率为95.0(38/4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10/40),生存率为80.0(32/40),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且实验组满意率为92.5(37/40),不满意率为7.5(3/40);对照组满意率为72.5(29/40),不满意率为27.5(11/4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给予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作用突出,可预防病症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限,值得借鉴。
作者:张宝英;赵学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检验科血检不合格标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血检标本的合格性。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收集的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血液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随后判断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对于出现不合格的样本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结果:对所有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在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溶血、采血量不足、血液凝固、血液受到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结论:对临床检验中出现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检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血液检查以及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莫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对HIV的我保护意识现状,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选取70名实习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低,且受学历影响。操作中的自我防护行为较差,锐器伤发生率偏高。结论:实习护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需要学校和医院加强教育,提供更多的防护措施,并完善职业防护体系。
作者:张懿凤;陈冬梅;柯香君;夏艳秋;吴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来,医院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经皮肾镜碎石术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同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其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对患者实施定位,不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造成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为了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研究有效方法加以手术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生存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0例患者的病例,探讨手术方式,比较初次和再次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所有纳入样本的8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2年,期间3例患者死亡。首次和二次手术的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只要术式选择恰当,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对于初次和再次手术的患者无明显差异,预后均良好。
作者:王连鹏;戴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75例在本院分娩未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高危因素,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药物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残留、植入,软产道损伤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属于危险因素。研究组72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71例均明显好转,有效率为98.6%。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比较多,医生应在产妇分娩时密切注意,产妇一旦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后,应立即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作者:马彩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单一应用奥氮平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均治疗2周,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52.6%,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PANSS评分改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奥氮平治疗同时加用小剂量的丙戊酸镁缓释片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症状,安全性良好。
作者:沙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区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将90例患儿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组(G+组)45例和革兰氏阴性菌组(G-组)45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作比较,在入院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G-菌组患儿外周血PCT水平为(14.29±3.30)ng/ml显著高于G+组[(8.42±1.11)ng/ml,P<0.0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诊断病原菌类型时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邱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进行探讨,明确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开腹手术患者204例,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感染,以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行有效判定,并对切口感染的原因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均具有关系。结论: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应当对引发其导切口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陆可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