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费为淑

关键词:高血压, 慢病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慢病管理模式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间该院曾接收的高血压患者600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管理,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慢病管理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及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达标率,观察组中患者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观察两组患者依从率,观察组中患者依从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比较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慢病管理可取得理想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高血压达标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9例紫杉醇外渗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分析9例乳癌患者紫杉醇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和护理,探讨利多卡因等联合治疗紫杉醇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将8例患者皮肤受损部位,予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针刺放血、25%硫酸镁湿敷、水胶体持续外敷。结果:7例患者在13~42 h后渗透组织红肿消退,疼痛消失,皮肤弹性恢复,3~5d穿刺点针眼痊愈,皮肤颜色恢复正常,1例患者因早期处置不当疼痛硬肿3个月经后续治疗痊愈,1例院外患者因发现时已经硬肿坏死,经清创换药治愈。结论:这种联合治疗紫杉醇外渗的方法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洁;黄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析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接收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实施内科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推行常规护理联合内科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不仅能缓解其临床指征,而且还能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升患者预后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作者:毕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精神病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B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后,通过阳性阴性量表和精神病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症状量表的评测。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7.8%,B组的有效率为78.0%,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良反应的症状量表的检测,A组不良反应的出现处于正常水平,B组静坐不能的不良反应较为异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轻,可以控制药量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随机选择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骨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加快感染创面的愈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龙飞;胡鲲;陆耀宇;程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对中医挂线治疗肛裂疗效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对中医挂线治疗肛裂疗效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的96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中医挂线治疗后再进行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中医挂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周内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d内研究组疼痛缓解率33.33%和7d内伤口愈合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14.58%、6.25%(P<0.05)。结论:患者中医挂线治疗肛裂后,再应用中药药浴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能显著增加临床疗效且恢复质量较好。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与防护探讨

    相比于其它的医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更高要求,且在病理试验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种化学品,加大了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难度。如何做好病理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和防护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次研究首先分析常见化学品毒性和存放要求,随后针对特殊化学品的安全存放问题加以探讨,并总结有效的化学品防护措施,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蔡晚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90例,对这些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其中包含健康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式。结果: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13例在外院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2例因为肺部感染二次感染而继续留院治疗,因为病情严重而放弃治疗的有两例。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程时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及研究组(微创小切口治疗)各45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邓泽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降低高危药物数额以外渗引致局部组坏死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使用根源性分析和措施纠正法对1例高危药物引致输液外渗局部坏死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寻找近端原因和根本引致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外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制定注意事项,对后续处理方式进行指引,将其应用在输液患者护理中。结果:在整个临床干预过程中,患者无不适现象,恢复良好,干预后顺利出院,痊愈。结论:进行规范化预防输液外渗与外渗后处理指引,强化护士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教育力度,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组织坏死现象发生。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胆管癌诊断中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和肿瘤标记物检查的比较

    目的:对胆管癌诊断当中组织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者之间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分别接受影像学检查、组织细胞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和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细胞刷检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组织活检和胆汁脱落细胞检查(P<0.05);胆汁CA19-9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CEA和胆汁CEA (P<0.05)。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变进行初步提示,组织细胞学检查能够对胆管癌疾病进行定性诊断,而肿瘤标记物则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作者:喻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16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给予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衣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试讨论小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结果:小儿衣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较明显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应用红霉素和(或)阿奇霉素能有效治疗小儿衣原体肺炎。结论:小儿衣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通过对小儿的肺部体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分析可确诊。在治疗中,阿奇霉素用药时间短,副作用小,建议首选。

    作者:吴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该院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98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3.88%,较对照组的71.4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27.22±3.54)分、(28.19±3.8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对于患者心理状况也有改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心理负担。

    作者:褚东军;张晓林;辛娜娜;赵京;赵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形式下肿蝊内科病人不同时期健康宣教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形势下肿瘤内科患者不同时期的健康宣教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形势下不同时期进行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形势下为肿瘤内科患者在不同时期进行健康宣教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海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替普瑞酮诊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替普瑞酮诊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该就诊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78例。所有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两组均有39例病人,并且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参考组;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应当经相关影像学确诊患有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症。其中,参考组39例病人运用西咪替丁药物进行诊治,而研究组39例病人则运用替普瑞酮药物进行诊治。统计分析两组病人进行诊治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并将以上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39例病人整体临床诊治有效率为94.87%;而参考组39例病人整体临床诊治有效率为71.79%。研究组39例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而参考组39例病人中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两组病人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用西咪替丁药物诊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而言,替普瑞酮药物的诊治效果更为显著,且病人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较小,因此替普瑞酮在诊治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谈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医学、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普通X线诊断学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为更好地组织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知展;赵盛发;李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48例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2016年1~5月248例心脏术后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248例患者中3例出现出血和渗血,2例拔管后出现血肿,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或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顺利,安全转出ICU.

    作者:姜国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探讨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管径扩张,对照组表现为静脉腔内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的CFV、SFV、PTV、MGV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周自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针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观察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并与教育前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病人能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完全不顺从现象基本消失,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中,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教育,能帮助病人认识到病情危害,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治疗质量提升。

    作者:李彬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媒体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应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多媒体在提高肝胆外科教学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观察组学员期末和毕业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对多媒体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到肝胆外科教学中,整体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白涛;陈洁;黎乐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