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新生儿应用发展性照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入住该院的早产新生儿14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研究组给予发展性照顾,常规组给予日常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睡眠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给予发展性照顾之后,发现患儿住院天数以及康复时间缩短,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提升,促进患儿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何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总体疗效及与预后。方法:选取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随机分为基于阿糖胞苷化疗治疗的对照组和化疗+地西他滨治疗方案的研究组,评价临床疗效、远期生存率及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和75.0%,均高于对照组的30.0%和55.0%(P<0.05)。研究组TTP、3年期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过研究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地西他滨对治疗AML及AMD转化而来的AML化疗有效,不过骨髓抑制反应等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作者:郭丽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并为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急诊科工作的4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发生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然后对其预防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对策,不仅可以降低暴力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使用Leep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宫颈炎,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Leep刀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沙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ICU患者100例未实施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将该院于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实施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气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分析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概率及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后气管的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当发生率为1.00%、病人烦躁不配合发生率为1.00%,未发生压束带使用不到位及护士宣教不到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前阳性率82.00%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ICU患者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宋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选择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6%,对照组有效率(66%,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逯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鼻鼻窦炎疾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鼻窦炎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武龙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5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为22例(80.00%),有效为2例(8.00%),无效为1例(4.00%),总有效率为24例(96.00%);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0例(40.00%),有效为5例(20.00%),无效为10例(40.00%),总有效率为15例(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香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以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临患者6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入药物地榆升白片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患疾病主要为大肠癌、胃癌、鼻咽癌以及肺癌。结果: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以及血象的干甚情况,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药物地榆升白片进行治疗,对患者骨髓抑制有着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婕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时采取健康教育的56例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改变有效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前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教育组患者悲观心态人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其悲观心态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晓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检验科血检不合格标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血检标本的合格性。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收集的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血液标本都是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随后判断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对于出现不合格的样本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结果:对所有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在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溶血、采血量不足、血液凝固、血液受到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结论:对临床检验中出现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血检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血液检查以及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莫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76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值<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减轻了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明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找到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结果:大大降低了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常见的感染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操作过程,患者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强弱等引起。我们在这些环节予以正确干预,就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有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鲍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帕金森(PD)作为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活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一直是神内的研究重点[1],本文旨在研究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使用Orem自护理论在退化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莉;谢艾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早期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选择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病人均早期(入院后即使用)应用法舒地尔,对照组40例病人比对照组晚一周应用法舒地尔,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通过比较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席海鹏;刘洪;何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0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P<0.05),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其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对比各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李绍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床边血浆置换(PE )治疗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小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给予相关的观察及护理。结果:7例患者,除1例后期并发气胸自动出院后在短期内死亡,6例患者病情好转,复查CT见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结论:对于多发性皮肌炎/肌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严密的病情观察,全面细致的护理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病情。
作者:黄淑琼;郭松圆;辜惠兰;郭小燕;陈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5年6月,入选对象90例,采用奇偶数数字表达法,奇数(n=44)纳入对照组,偶数(n=46)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针灸联合中医辩证内服用药,持续12个月。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1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2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MMS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肯定。
作者:史中斐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