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郎尼玛
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各类以电子版形式存在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进而使信息的收集、分类、保存和管理工作也变得复杂繁琐。为了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在信息管理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为疾病预防提供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建立准确、及时、全面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严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的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结果。结果:经临床护理发现,28例患者26例引产成功,成功率92.9%,护理总满意度96.4%(27/28),且产后没有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等情况。结论:针对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有效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引产风险。
作者:邝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1例 AE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 mL、雾化吸入,2次/天,7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PEF、FEV1)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彩超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2011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期间共收治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98例,另取健康患者98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断方式进行科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MT 明显增厚,且患者的各型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 P <0.05。结论:高频彩超是临床中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首选方式,其具有检出率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为临床预防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某院眼外科收治的患者22例,共2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玻璃体切割仪进行手术,术后向患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感染率为4.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总治愈率为90.9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感染性眼内炎疾病有很好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皇甫昌涛;唐香;刘艳;李慧;杨瑛;杨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应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于的优势。方法:9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照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67.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 <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罗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前来我院就诊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的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治疗结果,观察患者浮肿情况、血压、血液 pH、尿量、心率、碳酸根离子浓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肌酐和血钾、尿素氮、氯、钠、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结果:所有患者对12-24h 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均可耐受,所有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缺氧、酸碱平衡都得到了调节,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压平稳,电解质情况有所改善,没有出现患者死亡。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肾衰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效果显著。
作者:丁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住我科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作为本文讨论对象,给予洗胃、应用特效解毒药、血液灌流、对症等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文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予停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转内科继续治疗并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尽快清除机体尚未吸收和已经进入血液中的毒物,同时早期、足量、联合、反复使用特效解毒药,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爱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中后期治疗临床效果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实施治疗过程,研究组采用手术联合中后期治疗方式,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8例,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16.00%,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5例,痊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联合中后期治疗方式对于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平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胃癌化疗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服务,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抑郁与焦虑状况改善更优,SCL -90量表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均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寅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75%(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9/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使阑尾手术的临床治疗可以及时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施行阑尾切除术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54例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并设定为观察组,和未出现切口感染的76例患者进行对比,未出现术后感染患者设定为对照组,两组经过对比研究,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作为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结果: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和患者的年龄、自身免疫力、营养及病理改变、技术熟练度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手术前要重视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相关因素,手术中也要注意无菌操作与手术细节,患者在手术后也要控制好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初然梁;宋爱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头痛、视盘水肿及抽搐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64排螺旋 CT 三维成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价值,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入的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 CT 进行扫描检查,采用容积再现、重建平面以及大密度投影技术对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空间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囊状型9例,柱状型15例,静脉曲张型25例,混合型11例。64排螺旋 CT 三维图像中,患者气管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弯曲、迂回等,清楚地显示了其内部的血管网状结构及串珠瘤等。结论:64排螺旋 CT 三维成像技术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准确、清楚、全面,且操作简便,无创,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总结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10例成年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均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6±0.799)min,术中出血量(3.36±0.885)ml,术后伤口感染8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裂开1例。结论: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卢文武;张选志;刘榕臻;张建育;王明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万爽力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可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万爽力等药物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 NUSS 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12例小儿漏斗胸行 Nuss 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儿12例成功完成了 Nuss 手术,术后平均6天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规范性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是恢复手术成功率关键环节,预防并发症。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以往临床医学中的采供血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论证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为提高今后的临床采供血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站在临床中所收集的18例采供血液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血液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追溯和分类,并根据事件发生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控制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对所选取的18例采供血液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血液采集环节所引发的血液质量安全事件所占比例高,有9例;其次是血液成分制备环节,有5例;再次是血液血液检验环节,有3例;在所有案例中由储运环节失误所引发的血液质量安全事件少,仅有1例。结论: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加强采供血的环节质量控制对血液的质量安全十分必要,在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时应着重对采供血环节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安全质量监控体系,从根本上确保医学临床中的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唐冲;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整理分析2008至2013年忻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性特征,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8至2013年忻州市疾病检测系统中有关乙型肝炎个案相关信息,分析其所表现出的特征。结果:本次共分析报告10884份,6年平均发病率为;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不呈现季节性变化;发病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 <0.05);发病人群职业偏向于农民与工人;忻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在这6年里波动性较大,不表现出逐年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结论:2008至2013年忻州市乙肝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未表现出稳定变化趋势,发病率存在波动性,卫生监管部门要根据这一发病特点,适时调整防治方案,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
作者:崔爱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