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

谷梅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2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起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纠纷的案例,对出现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们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机率。结论: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强化,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降到低,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在临床上有效的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沉渣显微镜检及干化学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完成相关检验工作。记录1889例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干化学分析检验尿液中红细胞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889例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尿沉渣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0.93%,其中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3.88%,干化学隐血试验红细胞阳性率为26.26%,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项尿检方法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方法完成检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检验假阳性及假阴性率,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杜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 ALT 指标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高低的检测,来对患者的肝组织炎症进行判别。方法:本文选取了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53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对肝组织的 HE 染色还有其他的肝穿活检的治疗过程,在通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对肝脏表面活动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肝脏组织的活性检测之前,对患者进行连续一个月的血清里面的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检测,并记录相应的值。结果:通过对研究资料的进行分析工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性越高,患者的肝组织炎性活动度和纤维化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尤其是在肝炎的中度和重度患者上,差异就更加显著,并且有生物学统计意义,同时也符合病理诊断的结果。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的 ALT 进行检测,就表明慢性乙肝患者中血清 ALT 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值得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李坤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的进展与评价

    结核病是指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儿童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获取标本困难等原因导致结核病诊断非常困难,故每年都有不少儿童因结核病死亡,能早期得到诊断及治疗,大多数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本文主要就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进展进行综述并评价。

    作者:薛佳琴;陈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站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90例 IUD 放置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复诊焦虑、恐惧、抑郁及逆反率皆明显低于术前初诊(P<0.05),同时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D 放置术后患者表现出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反应,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徐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2011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比对照组的84.31%要高一些;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要高一些。结论: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

    目的: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并进一步探讨出防护的有效措施。方法:针对当前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各种感染隐患,制定出预防和防护医院感染的对策。结果:经分析检验科感染率36.2%、呼吸科感染率13.67%、消化科感染率12.96%,其他科室感染率6.26%,检验科出现感染的概率高。结论:从加强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合理布局、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工作、严格手消毒以及加强工作区域的消毒等方面出发,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郭红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伸护理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产后护理一个月,比较两组的母婴身心健康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产后护理一月后,观察组母婴整体身心健康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促进了母婴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我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原因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患者的该症状产生。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3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19例出现了深静脉栓塞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输血、输液情况等进行探讨患者的该症状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结果: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的几率是18.44%,患者出现该症状是药物、操作、训练等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此次共有1例继发肺栓塞而死亡,占研究总数的0.97%。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栓塞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积极寻找处理对策进行预防,能够降低患者的深静脉栓塞发生率。

    作者: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去甲基化药物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去甲基化药物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40例左右)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和 MDS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小剂量 HA 或 HAG 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改为小剂量 HA 或 HAG 方案或佳支持治疗(输血、G-CSF 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75.0%),有效3例(15.0%),无效2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30.0%),有效5例(25.0%),无效9例(45.0%),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的血液系统肿瘤比较稳定,未出现恶化情况,康复明显。日后可对患者积极实行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并且推广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水平的提升。

    作者:谢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中三维导航辅助下精准植入椎弓根螺钉手术48例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下腰椎病变患者48例,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238枚,术后行 CT 扫描评估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结果:238枚螺钉中,230(96.6%)枚准确置入椎弓根,7名患者发现椎弓根植钉不良,共8枚(3.4%),其中轻度不良3枚(≤2mm),中度不良2枚(2.1-4mm),重度不良3枚(>4mm),所有患者中未出现神经、血管、硬膜和重要脏器损伤,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术中三维导航辅助下植钉较传统植钉方法更精准。

    作者:于同;曲扬;赵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乡卫生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4例呼吸窘迫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经精心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2例(3.1%)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62例(96.9%)患者1周后康复出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耿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效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G(甘油三酯)、TC(血清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以及 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观察患者的斑块面积缩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斑块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预防脑损伤和脑水肿等疾病,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体会

    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泄泻的效果。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医辩证施术,用捏脊法、补脾经、点揉足三里穴、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七节骨等推拿手法对30例不同证型的患儿施与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6.6%。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脉使用可达龙与西地兰治疗窄 QRS 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可达龙与西地兰治疗窄 QRS 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窄 QRS 心动过速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收治的70例窄 QRS 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可达龙和西地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达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可达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西地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达龙治疗窄 QRS 心动过速效果明显,可有效终止窄 QRS 心动过速,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左室肥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调节用药速度及部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赖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现状与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状况和具体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新生儿共3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以及相互间的比值,筛查有机酸、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病症。结果:其中检测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例,脂肪酸氧化代谢病1例。结论: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很好的筛查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从而能够很好的避免由于疾病导致新生儿智力障碍情况,因此值得在新生儿的遗传性代谢病筛查中进行推广。

    作者:曲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就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就诊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就诊心肌梗死病患作为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患者心肌梗死改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33例显效,22例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治疗期间,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结论:为急诊就诊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需加以针对性控制。

    作者:李淑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07例儿童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耐药特点及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尿路感染患儿清洁中段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07株病原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57株,占53.27%。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在98.1%-100%,对青霉素类,一代头孢的耐药率高,在83.2%-86.9%,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磺胺类的耐药率也均在49.5%以上。结论:目前小儿尿路感染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临床医师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曹钦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处理切除病灶后,患者切口均在 I 期愈合,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经过6个月时间随访,并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是临床处理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临床应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在剖宫产术后保护切口,可有效降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作者:彭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和对照组(西沙比利单一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且观察组患者的3个月复发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