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芮芳

关键词:尿常规,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浅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集的1200例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分别利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对其检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对行回顾性分析尿常规影响因素。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排除了本研究实验误差来自传统手工组与化学分析方法的差别,从而得出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检验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及尿液分析仪的保养等。结论: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应从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检验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及尿液分析仪的保养等方面着手,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加强检验人员培训,从而降低误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

    针对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和分析对于相关工作的进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探析白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菅彦丽;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钠肽水平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 N 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63例,NT-pro-BNP<1000pg/ml 组(132例)和 NT-pro-BNP>1000pg/ml 组(131例)。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1)NT-pro-BNP>1000pg/ml 组入院时血氧饱和度低于 NT-pro-BNP<1000pg/ml 组,心功能分级3或4级高于 NT-pro-BNP 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均高于 NT-pro-BNP<1000pg/ml 组(P<0.01或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1000pg/ml 组一年内再住院率、一年内死亡率高于 NT-pro-BNP<1000pg/ml 组。(2)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 与心功能分级(r=0.192,P=0.03)、右肺动脉内径(r=0.227,P=0.04)相关。结论:NT-pro-BNP 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相关。

    作者:赵鸿圣;王安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慢性中耳炎耳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目的:对慢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到2014年我院共对14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后,有140例患者干耳,占总数的97.2%,全部患者没有出现眩晕、耳鸣、面瘫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骨导差,术后降低非常显著(P<0.05)。结论:耳显微手术应用于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干耳率高,临床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气骨导差起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哮喘患者呼吸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呼吸护理的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了患者的压力,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值得向社会推广。

    作者:倪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实施急救车统一模式管理体会

    目的:确保急救车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1]。方法:为使抢救工作更便捷,临床各护理单元均配备了不同种类、不同基数的抢救药品及物品,而抢救药品是否齐全、抢救物品是否完好直接影响到抢救工作的效率,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急救车内药品及物品过期或缺失现象仍屡见不鲜。针对上述问题,2014年我院实施急救车统一模式管理。急救车内各类急救药品、物品统一种类、规格和基数;设置急救车平面图,对药品、物品编号并有序摆放;使用不干胶纸制封条封存,采用每日交接和封条管理两种方法交接。经过1年运行,取得了一定满意效果。结果:实施1年来,急救车完好率提高到100%。结论:实施急救车统一模式管理后,急救车使用更方便、快捷,为抢救患者赢得了黄金时间,提高了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效率。

    作者:强怒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卧床老年患者8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名,依次设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预防感染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建议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等。观察两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喻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镜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诊断治疗的作用。方法:根据2009至2013年我院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接受普通胃肠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可有效反映出病灶位置,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时,有18例患者由于无法耐受放弃检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50%、23.8%,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消化内科患者使用胃肠镜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应用价值比较大,该诊断方式又有无痛和常规两种,其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痛苦小,但缺点是费用高,后者则正好相反,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几种常见儿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有哮喘,小儿腹泻,麻疹,水痘,这些疾病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不同的病原体种类亦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

    作者:蓝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探析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4年期间收治的6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66例患者的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X 线检查得到,患者的呼吸痛缓解效果显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24±2.01)天,明显缩短,有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伤口排线,接受 II 期清创缝合治疗之后,甲级复合。无1例患者死亡,无合并肺部感染情况,无固定处骨折不愈合情况。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简单、便于操作、微创、安全、伤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措施探讨

    在管理方式中,柔性管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对于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而言,在应用了较长时间以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总结,在妇产科管理工作中应用柔性管理已经积累大量经验。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柔性管理的内容。

    作者:罗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肱骨外上髁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0列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肱骨外上髁切口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含笔者原单位宜宾县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急诊手法复位,后由于骨折不稳定或对位不理想改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选择肱骨外上髁切口,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对患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中,60例患儿中优21例,良33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发生肘内翻3例,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2例,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切口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稳定性高、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江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苏南农村震泽镇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调研

    1.问题之提出在我国,庞大的精神病患者群体与现有的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不成正比,能力极为有限。而绝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散在分布于各社区。因此社区"精防"康复工作在今后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张雪静、骆焕荣(2008)指出: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良好的社区康复环境将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及减少疾病的复发。因此,如何开展精神病人院外(社区)治疗工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实际住院的精神病人仅占精神病人的极少数(<10%),精神分裂症住院者不超过30%。况且像精神分裂症之类的较为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一旦急性期病情控制或缓解后,至少70~80%的时间回到社区中长期生活。而精神分裂症病人被传统的医院封闭式治疗和管理后,往往副作用较大,病人社会功能丧失严重,残疾率高。

    作者: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检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观察并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所具有的意义。方法:监测分析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57例糖尿病患者(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多个指标(TC、TG、LDL-C)的水平都比 NGT 组高,只有 HDL-C 的水平是较低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同时,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增加的同时,空腹血糖也是随之而增加的。结论: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这是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糖尿病的。

    作者:武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临终期胃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观察临终期胃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73例发生院内死亡的胃癌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变化及SOFA评分,并选取其中有完整死亡前随访资料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筛选出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的生化指标,并将其数值转换成分数,相加之后得到每一例患者的生化评分,然后将生化评分和SOFA评分相加即为每例患者的预后评分。根据预后评分的分值大小将试验组患者分为两组:A组<20分,B组>20分,然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指标有:AST、T一BIL、UREA、LDH、CK、UA以及HBDH;B组评分>20分的比例要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的生存率则显著低于A组(P<0.05);预后评分与生存时间存在着直线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根据本组临床资料而建立的评分办法效果显著,在对胃癌临终患者的生存风险进行评估时,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玉曦;岳磊河;任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肌皮瓣转移+VSD 技术用于治疗特大面积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压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为治疗压疮提供依据。方法:对压疮患者实施 VSD 引流,周围皮瓣转移,红外线照射,抗菌药物使用等方法,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结果:患者骶尾部特大压疮肉芽生长良好,创面愈合。结论:VSD 技术用于压疮治疗,减少患者每日换药的痛苦,减轻医生换药的工作量,压疮创面愈合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莫淑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保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探索

    加强医院保洁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从物理、化学、环境、生理等方面阐述医院保洁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生产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防范措施。加强保洁工作人员无菌观念,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董宝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划分为研究组(病毒感染组)100例和对照组(细菌感染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 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儿检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 CRP 检验结果处于常规范围,对照组 CRP 检验结果超出常规范围,研究组 CRP(2.4±2.2)mg/L 相对比对照组(72.0±9.4)mg/L 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新生儿科中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判定患儿感染情况、病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轩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比较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地洛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5.38%,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地洛他定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少、患者满意程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地洛他定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andwich 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皮肤性病学作为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显示出明显不足。本文对如何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恰当的应用 Sandwich 教学法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珂;李东海;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滑县2012-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滑县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滑县2012-2013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确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共报告病例3046例。2012年发病率11.60/10万,2013年发病率10.8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有一定季节性,男女比例为1.53,发病年龄分布以农民为主,分型甲型肝炎所占比例下降,乙型肝炎比重上升,老年组戊肝比重上升,近年来滑县病毒性肝炎呈稳中有降趋势。乙肝比重上升。重点加强乙肝防治工作,重视老年人丙肝的发展。

    作者:姚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