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截瘫的临床价值

钟建聪

关键词: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 交替针刺, 截瘫,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截瘫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3例截瘫患者,均接受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 FMA 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经 t 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夹脊穴及背俞穴交替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截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联合沐舒坦治疗稳定期慢阻肺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对稳定期慢阻肺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使用基础治疗方法,即给予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同时给予舒利迭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都为10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在治疗稳定期慢阻肺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肺功能等都有明显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就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随机选取50例作观察组,另选50例作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相较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21种医院外用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修改

    目的:分析基于21种医院外用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方法:按照2010年版本的《中国药典》规定,选取本市21种医院外用制剂完成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以及控制菌检查法完成相应的检验工作。结果:在21种医院外用制剂中,有14种外用制剂回收率≤70.00%,控制菌检查结果得到,其中有8种制剂品种试验菌无法检出,需要进行深入的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法以及中和法等方法来完成试验。结论:被检样品一定要完成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这样才可以促使检验结果具有高度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

    作者:何佩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临床总结老年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划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综合护理组(97.0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8.23%),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综合护理组(98.52%)同样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5.29%),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保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探索

    加强医院保洁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从物理、化学、环境、生理等方面阐述医院保洁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生产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防范措施。加强保洁工作人员无菌观念,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作者:董宝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对中轻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轻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各40例。治疗6周后比较三组间血压变化值、血压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血压变化率和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氨氯地平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于氨氯地平单用,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俞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20例 CT 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进行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曾接收的20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对这些均以 CT 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其 CT 表现,并分析患者病因。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 CT 诊断,其影像学表现均为胰腺局部或者弥漫性增大,其边界比较模糊。在这些患者中,有8例患者显示小网膜囊积液混浊,其肾前筋膜有所增厚;有6例患者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另外6例患者合并胆囊炎;分析患者病因,主要包括胆源性、酒精性以及高脂血症并发脂肪肝。结论:利用 CT 方法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能取得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科学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明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谈如何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

    为帮助病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工作的操作技巧,笔者对影响护生护理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操作基本程序掌握不牢固、与患者之间沟通不到位、信心不足以及紧张情绪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护患沟通意识,成为当前医院研究的重点内容。

    作者:何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3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并且在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的速度更快,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治疗过程中加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作为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类型之一,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行性病变退行性变导致椎骨连续性明显延长,上位椎体、椎弓根横突及关节突相较于下位椎节向前移位,但未见椎弓峡部崩裂;其好发人群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腰4、5椎体滑脱多见[1-2]。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长合并椎间孔狭窄、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新文献,将有关退行性腰椎滑脱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之后,有28例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0%。有30例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满意,满意度为85.7%。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与针对性处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而后分析对比两者护理的问题与满意度。结果: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62%;护理差错发生率中,观察组为2%,高于对照组10%;在护理纠纷与投诉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22%。结论:采用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妇产科护理差错、减少投诉与纠纷,提升产妇及家属对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穆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MAS 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常频通气治疗40例患儿为对照组,HFOV 治疗46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 OI 及FiO2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OV 治疗 MAS 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民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目的:对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患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其滤过泡形成情况并分类。结果:术后早期31.3%患眼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术后6个月时60.9%患眼滤过泡形成良好,39.1%患眼滤过泡形成不良。结论:滤过泡形成不良与眼内眼外等多因素相关,应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

    作者:张筠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用抗早孕药物与联合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稽留流产使用雌激素联合抗早孕药物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孕周低于13周的妇产科患者20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 A、B 两组,A 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B 组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疗,三天后增加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 B 组完全排出率明显高于 A 组,清宫率低于 A 组。结论:B 组的清宫率比较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比较好,患者再次情感几率低,因此临床中是一种可行、可靠的稽留流产治疗方法。

    作者:刘郁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新进展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束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巴胺受体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多巴胺(D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系统之一。所有多巴胺受体亚型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尿钠排泄和血压调节[1]。已有的研究表明,多巴胺递质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多巴胺通过自身以及其他血压调节系统之间的作用,阐述其在血压调控及高血压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高亭;冉兵;胡东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管理特点分析

    预防接种门诊是控制公共卫生疾病的重要预防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疾病预防意识进一步提高,这也意味着预防接种门诊面临进一步的压力和挑战高,如何更好地履行接种预防职能,改善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成为了大家热议的重要话题。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故对其护理管理特点进行透彻的分析,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管理,成为了适应门诊工作新要求的重要步骤。

    作者:江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结论: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受到病痛的折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与广应用。

    作者:王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效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G(甘油三酯)、TC(血清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以及 LDL-C(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观察患者的斑块面积缩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斑块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预防脑损伤和脑水肿等疾病,防止脑卒中的复发,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