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张筠声

关键词:青光眼, 术后, 滤过泡
摘要:目的:对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患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其滤过泡形成情况并分类。结果:术后早期31.3%患眼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术后6个月时60.9%患眼滤过泡形成良好,39.1%患眼滤过泡形成不良。结论:滤过泡形成不良与眼内眼外等多因素相关,应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接诊的106例围产期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孕期营养指导,检测两组孕妇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记录围产期不良妊娠反应。结果:实验组孕妇摄入的微量元素钙、锌、铁、硒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脂肪及钠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妊娠反应发生率为2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明显提高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安全,降低妊娠并发症。

    作者:王爱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硬化腹部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部影像学诊疗在肝硬化疾病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以肝硬化影像诊断结果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各类影像诊断的特点。结论:影像学诊断对于肝脏的形态、结构、病变等情况有比较直观的限制,对于肝硬化具有很好的判断作用,临床中早期肝硬化并不明显,单纯是肝脏较大,因此影像学特异性不足。中期患者的 CT、超声检查能够出血典型症状,比如、密度、形态、等,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佟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在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可行性,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需要进行急诊生化检查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检验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检验方式(血清标本分离),实验组采取肝素抗凝血浆检验方式对患者进行检验。2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将2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10项急诊生化检验项目中,实验组的结果与观察组的检验结果近乎相同,只在少有的几个项目中稍有差异,且实验组用时更为快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在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有良好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向红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经腹诊断下段食管癌及喷门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下段食管癌及喷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超声经腹探查下段食管喷门部,观察声像图与胃镜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下段食管喷门显示率为93%。正常组厚度约4.1±2.5mm,癌变组约14.5±6.0mm。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01,以管壁厚度约8.0mm 为临界值,超声诊断下段食管癌及喷门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95%。对深度和波及范围的判断符合率为75.2%,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约为80%。结论:超声诊断食管和喷门区癌有独特的优势,能为临床医生做出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危害和合理使用策略,为提高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保障抗生素使用的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用药总金额、用药年增长率、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百分比、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等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年,我院用药总金额2654.81万元、用药年增长率-7.64%、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493.55万元、百分比为16.54%、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为-0.63%,均较2010年和2011年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学服务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策略,可以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万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高热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6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并发症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给予高热患儿综合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金幼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立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知晓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健康知晓率效果受社区综合干预的影响。方法:从我社区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日常管理,研究组采用的是社区综合干预,之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析对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晓状况。结果:所有研究病例对糖尿病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遗传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时血压等改变的观察,证实高血压容易出现实验性心律失常。同时,分析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方法:制作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经常用 SHR)、WKY、LH 和 LL 大鼠。结论: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下降、血压波动性增大、心肌肥厚等虽然是引起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这是多种原因的作用。

    作者:孙大明;昌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沉渣显微镜检及干化学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完成相关检验工作。记录1889例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干化学分析检验尿液中红细胞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889例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尿沉渣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0.93%,其中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3.88%,干化学隐血试验红细胞阳性率为26.26%,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项尿检方法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方法完成检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检验假阳性及假阴性率,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杜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到我院进行生产的240例产妇,在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之后,分为对照组120例和护理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后优质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理组的 HAD、BSES 量表评估结果以及排气、初乳、恶露排清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春花;尤霞红;沈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院投诉事件的流程管理与分析

    医院是服务机构,医院的服务宗旨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上医务人员的服务和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虽然作为医务人员可能已经尽大的努力去救治患者和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了,但医院投诉事件却常常无法避免。投诉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投诉事件的流程管理,有助于将医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为提高医护质量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和准确信息。

    作者:陈美琴;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新生儿的脐带的不同护理方法及其相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的12个月,每个月不少于5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脐带护理法进行研究。结论: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并采用暴露法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发生,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的避免感染发生。

    作者:赵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护理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从护理操作的角度分析留置导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查找资料的方法。结果: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与操作是否规范、导管留置时间、引流系统是否密闭紧密相关。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规范操作,加强护理管理,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作者:冯娟;李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有效运用。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同等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盆腔炎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恢复,提升护理工作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上5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并且康复出院,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配合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并且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对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27例患者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实验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0例。实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配合急救措施落实,可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效果。

    作者:李琳;周庆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耳鼻喉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966例耳鼻喉疾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他们的临床治疗病历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手术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果:1996例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无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耳鼻喉手术患者接受科学的护理能够减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产生,对耳鼻喉手术患者而言具有很好的病情恢复促进作用,护患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肠癌患者泵注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大肠癌患者治疗中,采用泵注5-氟尿嘧啶(5-Fu)行持续化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泵注5-氟尿嘧啶进行持续化疗,护理过程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患者化疗护理前癌胚抗原(CEA)、血清 CA199、CA195含量分别为(35.6±10.7)ng/ml、(569.6±217.5)ku/L、(667.5±128.4)ku/L,化疗护理后为(21.8±6.5)ng/ml、(246.5±93.8)ku/L、(365.7±169.2)ku/L,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护理后出现并发症10例,占总数9.09%;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8%。结论:大肠癌患者使用泵注5-氟尿嘧啶化疗效果显著,采用优质护理临床效果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沙莎;李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吻合器在治疗贲门癌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两种不同吻合器对贲门癌食道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贲门癌食道癌患者52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2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 GF-2φ28mm 吻合器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 WGW-Cφ26mm 吻合器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过不同吻合器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GW-Cφ26mm 吻合器与 GF-2φ28mm 吻合器在贲门癌食道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具有相似的优点,如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贲门癌食道癌过程中应积极的应用。

    作者:赵跃峰;张方;武国栋;赵金超;张子瑜;梁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