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月芝
目的:分析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与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同时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敏感指标,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值得重视。
作者:翟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AC-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效果比较。方法:选取40为受试者分别采用 AC-OCT 和 OCT 测量其40只左眼 CCT,对测量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 t 检验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作为判定表针,比价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结果:AC-OCT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和 OCT 测量平均值进行对比 t 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值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偏大,两种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术前预防性干预对骨科手术静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前给予预防性干预,另一组无术前预防性干预,比较术后静脉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组间可比。预防性干预组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结果也是如此(p<0.01)。另外,对照组女性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术前实施相应肌肉锻炼,入院至术后2个月给予舒血宁预防性治疗以及预防性护理等预防性干预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静脉栓塞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我院宫外孕患者80例,随机分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相关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变化,测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取得的临床成效甚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葛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浅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集的1200例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分别利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对其检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对行回顾性分析尿常规影响因素。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排除了本研究实验误差来自传统手工组与化学分析方法的差别,从而得出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检验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及尿液分析仪的保养等。结论: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应从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检验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及尿液分析仪的保养等方面着手,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加强检验人员培训,从而降低误差。
作者:芮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2011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比对照组的84.31%要高一些;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要高一些。结论: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稽留流产使用雌激素联合抗早孕药物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孕周低于13周的妇产科患者20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 A、B 两组,A 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B 组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疗,三天后增加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 B 组完全排出率明显高于 A 组,清宫率低于 A 组。结论:B 组的清宫率比较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比较好,患者再次情感几率低,因此临床中是一种可行、可靠的稽留流产治疗方法。
作者:刘郁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儿童视力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所幼儿园3-7岁在园儿童60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检查分析,采用统一制定的"弱视危险因素调查表",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所得数据用 spss18.0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学龄前儿童600人,确诊弱视21人,患病率为3.50%;其中先天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高龄生育、父母吸烟饮酒、出生时窒息或缺氧、家族遗传。结论:预防弱视应定期做好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有关部门加强弱视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婚龄青年教育和育前指导工作。
作者:王艳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高低的检测,来对患者的肝组织炎症进行判别。方法:本文选取了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53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对肝组织的 HE 染色还有其他的肝穿活检的治疗过程,在通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对肝脏表面活动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肝脏组织的活性检测之前,对患者进行连续一个月的血清里面的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检测,并记录相应的值。结果:通过对研究资料的进行分析工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性越高,患者的肝组织炎性活动度和纤维化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尤其是在肝炎的中度和重度患者上,差异就更加显著,并且有生物学统计意义,同时也符合病理诊断的结果。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的 ALT 进行检测,就表明慢性乙肝患者中血清 ALT 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值得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李坤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采用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7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HP 根除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配合输液的预后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3年收治的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感染因素121例,围产因素19例,母乳性黄疸5例,,溶血因素22例,代谢性疾病1例,采用蓝光治疗和静脉输液相配合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光疗前抽血化验血清总胆红素达237-382μmol/L,经过输液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配合蓝光照射3-5天后,抽血化验血清总胆红素,呈明显下降趋势,治愈141例,好转27例,均未并发"胆红素脑病"。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居多,能及时采取正确的蓝光照射操作方法,快速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
作者:胡敏;李凤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皮肤性病学作为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显示出明显不足。本文对如何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的恰当的应用 Sandwich 教学法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珂;李东海;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的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疾病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与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与静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方面,其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有利于减少患儿的吸痰次数,缩短患儿的氧疗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色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背景:慢性下腰痛是临床上脊柱外科中常见的症状,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保守、微创与手术治疗。目的:阐述保守与微创技术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应用及两者研究及进展。内容:总结保守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趋向:中医药与微创治疗两者均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两者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将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用小的代价解除患者的疼痛是我们的终治疗目的。
作者:毛思;陈长青;戴锦章;王耀生;周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宝丰镇幼儿园、小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乙肝疫苗制剂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试验(ELISA)检查乙肝两对半,对2014年宝丰镇幼儿园、小学624名学生 HBV 感染及乙肝抗体水平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HBV 感染率0.97%,幼儿园、小学学生HBV 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免疫率74.40%、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园、小学学生对乙型肝炎已形成较好的免疫屏障,但学生免疫效果还不够理想,需进一步落实加强免疫工作。
作者:马建忠;吴立涛;马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结果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随机选取均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136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超声影像学鉴别诊断过程。结果:如若出现周边有声晕、多发性结节、节周边组织回声粗而不均匀则多属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反之多属于甲状腺腺瘤。此外,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收缩期高流速、舒张期低流速、阻力指数等均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便于临床进一步正确的、积极的给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阴道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9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接受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8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52%、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6,P<0.05)。结论:在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银尔洁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与针对性处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而后分析对比两者护理的问题与满意度。结果: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62%;护理差错发生率中,观察组为2%,高于对照组10%;在护理纠纷与投诉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22%。结论:采用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妇产科护理差错、减少投诉与纠纷,提升产妇及家属对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穆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滨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手足口病病患的一般资料,病患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52例病患中,2013年手足口病共发生62例,2014年发生90例;2013年重症病例3(4.84%)例,死亡0例,2014年重症病例3(3.33%)例,死亡病例1(1.11%)例,本病高发于4-6月,患病人群多为5岁以下男童。结论:我县手足口病常发于4-6月,多发于5岁以下男童,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临床总结老年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13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划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综合护理组(97.0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8.23%),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综合护理组(98.52%)同样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5.29%),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