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武耀红;王万辉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之后,有28例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0%。有30例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满意,满意度为85.7%。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并为骨科无菌手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共1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占患者总数的2%,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是否接台手术、是否有参观人员等因素是引起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主要的相关因素。结论:对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后作全面分析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兰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健康知晓率效果受社区综合干预的影响。方法:从我社区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日常管理,研究组采用的是社区综合干预,之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析对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晓状况。结果:所有研究病例对糖尿病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接受不同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受的7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麻醉剂量、阻滞时间、Bromage 评分比对照组要优秀(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好,该麻醉比较推介为老年患者使用,临床安全可靠,效果好。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预防感染。方法:取2014年1-9月份在我院分娩新生儿1500例为实验组,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96h 内再次取出气门芯使其自然脱落,出院前手把手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并在产后访视时再次指导。再取2013年同期采取传统方法(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h 再次剪刀修剪残端并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同样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也为15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脐带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脐部感染率为2%,而2013年因再次修剪脐带残端而引起的出血、脐炎或使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不当而发生皮肤烧伤等脐部感染率为6%,两组比较。结论:改进后的脐部自然脱落脐部护理方法较传统的脐部残端再次修剪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感染发生率显降低[1],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出院后新生儿脐部家庭护理操作。
作者:王莉云;彭嫦枝;管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2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地洛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5.38%,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地洛他定与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地洛他定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少、患者满意程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地洛他定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低年资护士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低年资护士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结果:以主动服务意识缺乏、沟通不到位为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角色适应不良,责任心不强,专业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结论:分析低年资护士护理风险因素,针对主要因素提出对策,提高低年资护士抗风险意识和能力,确保职业安全。
作者:朱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院是服务机构,医院的服务宗旨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上医务人员的服务和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虽然作为医务人员可能已经尽大的努力去救治患者和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了,但医院投诉事件却常常无法避免。投诉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投诉事件的流程管理,有助于将医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为提高医护质量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和准确信息。
作者:陈美琴;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4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更加良好,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观察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64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内排石情况均比较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排石法对结石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法将66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腰麻+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给药后10min 及填充骨水泥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收缩压与入室时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给药后10min 及填充骨水泥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收缩压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且具有较佳的可控性,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郑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肝胆脾胰疾病检查中采用 B 超的检查结果,分析 B 超的运用价值,以提高肝胆脾胰诊断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择了于2013年2月-2014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受诊断、治疗的疑似肝胆脾胰患者,共300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取其仰卧位,接受了 B 超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脏、脾脏、胰腺以及肾脏,重点观察患者腹部器官是否异常。结果:300例接受 B 超检查的患者中阳性者为290例,病理结果为262例,B超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3%,即诊断率是90.3%;检查出的疾病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脂肪肝73.7%(193/262)、胆囊炎5.7%(15/262)以及肝囊肿5.0%(13/262)。结论:B 超可以检查出多种良性病变,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应用于肝胆脾胰疾病检查中。
作者:金广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CT 检查已经成为医院诊疗的常用手段,其带来的辐射危害也不容忽视。我必须从意识上、规范上、技术上等多方面下手,降低医源性的辐射剂量。
作者: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上5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并且康复出院,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配合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并且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张素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方法:2013年7月我院检验科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分为对照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和观察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分别选取1536份标本,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合格率与失真率。结果:检验科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标本合格率为93.1%,明显低于加强控制后的97.8%,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可有效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真实性,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实施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产妇58例做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数量均为29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产妇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对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入选研究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及分娩方式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研究的产妇干预后的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比较存在差异上的显著性,(P <0.05),试验组产妇干预后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程耗时、缩宫素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针对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该类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产程耗时、缩宫素药物使用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于脑神经疾病的责任血管的分型的总结与衡量,归纳处理不同类型责任血管的例子与经验,对分析脑神经疾病起因,分清对应责任血管病症,正确进行责任血管处理,选择准确手术治疗脑神经疾病的效果,控制复发,减少并发症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尚杰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作者:乌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中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的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流产综合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4.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来讲,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燕;李相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2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起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产生纠纷的案例,对出现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们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手术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机率。结论:根据我院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将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强化,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降到低,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在临床上有效的使用。
作者:谷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