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夏;刘林夕;陈静
目的:针对隐裂性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根据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的观察,以期对隐裂性牙髓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的18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100例,对其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88例,对其采用传统的隐裂性牙髓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的根管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肋骨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胸痛持续时间、骨折连续性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与临床疗效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住院时间、胸痛持续时间、骨折连续性恢复时间均远大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与胸廓畸形愈合率均远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均显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远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过程中,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不仅较少发生并发症,且能获得理想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从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研发现,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9.7%[1],对比以往的流调,随时间的推移这个发病率的数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故我国的糖尿病防治事业任重道远,如何做到更少的患病和更好的病情控制,是每个糖尿病防治参与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糖尿病足溃疡的人数在增加,如何让一些本不该发生足溃疡的人避免出现溃疡或进一步加重,预防胜于治疗。
作者:张加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移植监护室因其科室特殊性,兼具了肝病科和监护室的职业风险,工作危险性较其他科室更大。长期处于职业暴露中,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文章就肝移植监护室护士职业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防护措施,以减少本科护士的职业风险。
作者:韩英;鲍谢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列入三组,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对照 A,B 组则分别单用盆腔炎治疗仪与盆腔炎二号方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效率为93.33%,对照 A 组的有效率为56.67%,对照 B 组则为50.00%,观察组与对照 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APGAR 问卷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金泽镇养老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家庭功能良好者占22%;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占42%;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占36%,40%的老人存在轻度焦虑,10%的老人存在轻度抑郁,老年人焦虑、抑郁状况与其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家庭功能良好者,焦虑、抑郁评分低,而家庭功能障碍越明显,焦虑、抑郁评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蒋燕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41例脑梗塞伴有肢体偏瘫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康复护理干预体会,比较康复训练护理前后肌力变化。结果:本组41例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且出院时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明显,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伴有肢体偏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肌力,为患者预后创造便利条件,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高压氧疗、抗凝血、脱水降颅内压及抗痉挛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GCS 积分、Fugl-Meyer 积分、ADL 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 GCS 积分、Fugl-Meyer 积分、ADL 积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及功能性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基础上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重复剖宫产并发症的对比。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妊娠重复剖宫产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对象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胎盘植入/粘连、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术式再次剖宫产分娩时间、总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腹壁纵切口术式,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腹壁纵切口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重复剖宫产的并发症较多,必须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才能降低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科质量水平。
作者:洪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五年间在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进行 CKC 或 LEEP 术的 CINII 和 CINIII 级患者共150例,研究其接受 LEEP 或 CKC 术治疗后的随访情况,以期探讨 CINII 与 CINIII 的佳治疗及随访方式。全文可得出如下结论:(1)LEEP 与 CKC 两者的疗效相似;(2)LEEP 与 CKC 相比,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的比较无明显差别;(3)LEEP 与 CKC 相比,LEEP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愈合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作者:杨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采用氨氯地平结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相比单独用药疗效较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曹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减轻输注脂肪乳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输注脂肪乳药物患者75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天为常规固定对照组,第二天为改良固定针柄实验组,连续两天。由患者评判疼痛程度。结果:改良固定针柄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固定针柄法是减轻输注刺激性药物所致疼痛的一种有效护理办法。
作者:周援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且侵犯角膜的眼表疾病,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眼部长期受到阳光、风沙、花粉等过度刺激,以及营养缺乏、遗传因素、泪液分泌不足、解剖因素等各种诱因使角膜缘上皮屏障被破坏,继而结膜变性增生而发生本病。翼状胬肉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20%-40%[1]。下文对近年来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合表述。
作者:张芹;杨开华;朱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滨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手足口病病患的一般资料,病患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52例病患中,2013年手足口病共发生62例,2014年发生90例;2013年重症病例3(4.84%)例,死亡0例,2014年重症病例3(3.33%)例,死亡病例1(1.11%)例,本病高发于4-6月,患病人群多为5岁以下男童。结论:我县手足口病常发于4-6月,多发于5岁以下男童,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未经保护的制备吉非替尼的起始化合物6-羟基-7-甲氧基-3,4-二氢喹唑啉-4-酮与少于两倍量的3-吗啉代丙基氯反应时生成4-或6-位单取代的化合物,当与大于两倍量的3-吗啉代丙基氯反应时生成4-和6-位双取代的化合物。
作者:汪晓平;宋华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肱骨外上髁切口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含笔者原单位宜宾县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急诊手法复位,后由于骨折不稳定或对位不理想改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选择肱骨外上髁切口,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对患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中,60例患儿中优21例,良33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发生肘内翻3例,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2例,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切口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稳定性高、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江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予以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取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疗效确切,止血时间短、疼痛评分低,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朝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以我院2013-2014年内科600例病人为研究样本,说明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4年内科病患样本600例,作为研究组,再择取60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找到不同,做以总结。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满意度为79%,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中患者满意度为89%,护理满意度为98%,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加强沟通,提高内科护理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为护理工作的更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安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优选人参气雾剂中人参等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 IIA 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 HPLC 测定丹参酮IIA 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气雾剂处方中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3小时。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庆杰;张琦;丁云录;陈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