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刘国光

关键词:物理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电疗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A 组(腰椎牵引)及 B组(腰椎牵引+电疗),实施治疗20次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B 组 VAS 评分为1.46±0.21分,治疗成绩评分为24.33±3.86,治疗后 B 组评分效果明显优于 A 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结论:腰椎牵引联合电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2011至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5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舒适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来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是97.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70.2%。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临床中接受舒适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一般护理而言,患者的满意度也要高一些。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8例脾胃气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3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有效率为68.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1例,对照组复发5例。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解析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解析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使用的185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n =9250件)和观察组(n =9250件),对照组由手术室自行处理,观察组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对两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湿包发生率、器械遗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器械安全使用,降低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艾晓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诊断68例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功能超声科诊断的年轻女性疑似盆腔肿块患者68例,通过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并根据结果做出分析。结果:通过对68例疑似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共检出61例盆腔肿块,通过手术确定的有63例,总检查率达到了96.83%。另外,腹部超声在诊断肿瘤类型上精确性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资料。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年轻女性盆腔肿块可靠性高,而且能够很好地区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给手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浅析小骨窗经侧裂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创伤小、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朝霞;王彦飞;张松林;范湘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2例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中选取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比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均明显好于常规超声检查(P 均<0.05)。结论:将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于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和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200名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各种生命特征稳定,手术开展顺利。结论:高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和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见性术前准备及护理35例探讨

    目的:探讨35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预见性术前准备和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12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35例患者实施预见性术前准备和术后临床护理。观察35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实施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F -36)。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 <0.05)。结论: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实施预见性术前准备和术后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及诊治效果体会

    目的:对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我所就诊的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和行为上的干预。并在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7%,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发现,接受了心理和行为干预的老年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疗效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振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人常规测量血压适宜护理时间的探讨

    本文为探讨高血压病人常规测量血压的适宜护理时间,通过对我院2013年6月9日-6月18日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3~55岁的高血压患者18人实施相同的降压治疗方案,结果证明上午测量血压应严格选择病人起床活动前,以便准确监测降压药物的疗效;下午可根据病人需要及工作特点固定一时间即可,无需严格控制。具体如下:

    作者:刘丹;魏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小儿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40例)和个性化护理组(140例),探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小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个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29%(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患者,满意度较高,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倪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大专护生,随机将两个班级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实训后对操作进行考核,并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认可度均有明显差异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也有显著性差异性(p <0.01),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角色扮演法能激发护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雪冰;王学峰;阳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医针灸治疗,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愈21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应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极佳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培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肾病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复查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熟悉医疗程序,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能增强就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等待时间。尿液检查是肾病病患诊断与治疗前基本的化验项目,它能准确反映出肾病病患的各项指标。文章对在我院住院期间正确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简单介绍了留取尿液标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通过正确指导,确保尿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而为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现状分析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外伤或(和)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段脊髓及神经根,引起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痛等症状。目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归纳为三类:1、传统保守治疗;2、微创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传统保守治疗包括传统中医手法理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2],优点是治疗简单、安全,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易反复,尤其对于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颈前路减压融合术、颈后路扩大成型术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既往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治疗手段,但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大,影响椎体稳定性等原因,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认同。常见的微创介入包括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射频热凝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经皮穿刺激光气化椎间盘减压术等。本文就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刘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至2013年接收的90例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了一年的跟踪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共有23例显效病例,16例有效病例,6例无效病例,临床的有效率达到了86.67%,对照组共有12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有效率是60%,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路矿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 EPO 水平测定对血液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对于进行对患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液中血清的红细胞生成素以下简称为 EPO,对血清 EPO 水平的测定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实施夹心酶联免疫法对其含量进行仔细的测定。对患者的血液中血清 EPO 含量进行临床的测定,再取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是健康人血液血清中 EPO,两组需要同时检测血液的血清中 EPO 所含的水平进行测定,仔细进行临床观察并详细的对两组观察人群的血清 EPO 的含量水平的平均值进行记录,终还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终得到结论。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2例,对其实施剖宫产手术之后出现粘现象的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组的粘连情况与正常组相比,前者比较严重,比较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施手术之后,感染组的粘连发生情况比未感染组严重,两组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感染、子宫切口的位置异常是剖宫产手术之后引起粘连症状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进而才可以有效防止粘连的发生,增强手术的整体效果及质量。

    作者:古丽尼沙·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麻疹病人的防控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麻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197例小儿麻疹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方案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小儿麻疹病人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中获得痊愈的病人为90例(45.7%),获得显效的病人为60例(30.5%),获得有效的病人为42例(21.3%),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获得无效的病人为5例,其治疗无效率为2.5%。结论:就小儿麻疹病人来说,加强临床护理,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则可以有效的使病人尽早的得到康复。

    作者:阿曼古丽·艾沙;其曼古力·依明尼亚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