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玲;陈寿林;崔燕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一种白色粉末,通常用于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在碱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物质形态,在酸环境中不稳定,在对病患使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溶液后可以发现,液体顺序投入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配伍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就三个方面,对该药物临床配伍禁忌进行了简要说明。
作者:胡骏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的护理体会。方法:计算机检索100例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在我站行羊膜腔内利凡诺中孕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引产护理;给予试验组产妇利凡诺引产护理,记录比较两组的引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胎盘残留情况和临床满意度,以总结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的护理体会。结果:试验组的引产时间(1880.3±175)优于对照组的引产时间(2680.1±180);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33.4±8.9)优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57.6±9.1);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4.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护理的重点为穿刺护理,经护理后可缩短产妇的引产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综合研究女性患有异位妊娠的病理因素,对病患的身体机能分析、生理特征分析、年龄和孕产次数分析,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的机理和临床表现以及防控形式综合分析。方法:整理收集自2012年3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73例临床表现为宫外孕特征以现在的治疗经验回溯性研究,根据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进行定论探讨。结果:分析发现873位病例综合妊娠3.11次,患者中有过流产经历649例,平均流产次数1.98次,早期患有宫外孕的患者有84例,有512位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有36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患者采用的是药物性干预,利用单剂量疗法的患者有301例,采用多剂量疗法的有211例。结论:患者早期有过自主停止妊娠和非自主性停止妊娠的,有过生育经验的是诱发宫外孕的主要原因。而保守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患者机体组织不受到破坏,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现在较多患者的首选。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在物质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多"富病"也随之而来,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有不少,比如糖尿病足。方法: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糖尿病足的概念、病因、症状及其特点和鉴别检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存在的问题。结论:结合实际提出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作者:高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在医院选择80位患有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利福喷丁组与利福平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对比有相关性。结论: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福喷丁用于肺结核病的治疗,具有血药浓度稳定、抗菌活性强、毒性作用低等疗效。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00例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预后及并发症效果。结果:经过鼻内镜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未出现术后鼻或眼部合并症。经过治疗,治愈140例,好转53例,治疗无效的7例,总有效率高达96.2%。结论:鼻内镜治疗难治性或存在鼻道窦口复合体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时间短、安全性高、视野清晰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黄仕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78例进行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化疗完成情况。结果: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评分有显著差异,且护理后 SAS 评分优于护理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完成化疗的患者有76例,完成率为97.44%。结论:给予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继续完成化疗。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分别采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0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46例。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黄体酮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略高于对照组患者(73.91%),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4.35%)略低于对照组患者(8.70%),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
作者:沈冰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对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并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缝扎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两种方法均安全有效,但是缝扎法比较适合单发肺大疱患者,而机械适合用于成簇或者基底部较宽的大疱。
作者:代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影响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护理档案200份,通过档案分析,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影响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立足不安全因素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影响护理不安全的常见因素主要为病人、护理人员和管理者三大因素。结论:针对影响护理不安全因素,医院必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素质培训等。只有积极防范和解决这些影响护理不安全的因素,才能真正践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护理服务的初衷。
作者:孙恒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痔疮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痔疮膏外涂痔疮表面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回纳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治疗无效,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加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有效干预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入选本次研究的15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了细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8例。分别给予患儿细节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静脉重注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临床静脉重注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组间比较,细节护理组均低于常规护理组,静脉重注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7691,P =0.0163);(2)护患纠纷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3.7392,P =0.0531)。结论:在临床针对儿科门诊患儿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较,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门诊患儿实施护理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刘可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TIA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急性梗死或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其临床特征为:①突然起病②具有脑或视网膜的局灶缺血症状③持续时间短暂,大多数在1小时内缓解④恢复完全,不留任何后遗症⑤反复发作。TIA 是脑梗塞的先兆,严重者可出现猝死。所以 TIA 被公认为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也是二级预防的佳时间。在我国,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此病认识不足,加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短及恢复完全的临床特点,常被忽视,延误诊治,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因此,进行 TIA 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现将TIA 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薛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选取我院骨科150例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以150例常规护理的骨科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满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予以调查分析和统计,分析患者有无发生感染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51%;32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一次以上的感染,发生感染的次数共有40次,发生率为25.64%;年龄段分布、男女比例、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均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非常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免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湛永红;张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用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的206张,对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对策。结果:206张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处方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皮疹、嗜睡、胃部不适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之间存在相互反应等。结论:多种西药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临床需提高重视,充分了解药物间的作用机制与理化性质,采取有效手段优化,尽量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提供帮助。方法:我院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前者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将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根据手术后1个月的观察得知,前一组病人矫正视力结果较好、病人视力恢复较快、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术后血糖控制较好,有利于病人视力恢复。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年来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肿瘤随处可见的年代,甲状腺肿瘤亦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现将我院2012-9~~2014-9的178例 B 超对甲状腺进行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卿;张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