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丽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污染的新生儿洗胃时间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羊水污染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内洗胃,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24h 内洗胃,观察两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对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及早采取洗胃措施能缩短呕吐时间,起到预防新生儿因呕吐导致的低血糖、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新生儿体重回升。
作者:邹敏;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尘肺肺心病的病因,寻找提升尘肺肺心病病人的临床方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诊治的56尘肺肺心病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验组病人接受万托林雾化气雾剂+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给予尘肺肺心病病人万托林氧化+沐舒坦雾化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不仅能够提升病人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助于控制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建议推广。
作者:贾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重点探索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观察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83.33%。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22%。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康复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非常高,患儿的康复速度较快,值得推荐。
作者:袁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用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的206张,对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对策。结果:206张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处方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皮疹、嗜睡、胃部不适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之间存在相互反应等。结论:多种西药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临床需提高重视,充分了解药物间的作用机制与理化性质,采取有效手段优化,尽量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mg(0~3岁),4mg(~14岁);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0.125(0~3岁),0.25(~14岁)均加入5%葡萄糖50-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7-10天。比较两组间患儿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治疗组患儿抽搐、意识障碍、巴氏征、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发热、头痛、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苷肌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宋会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产后大出血的74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胎儿数≥2、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护理干预后,74例产后大出血孕妇死亡1例(89.19%),66例成功止血(9.46%),7例行子宫切除(1.35%)。结论:产妇分娩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产后大出血,临床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大限度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作者:段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的 FBG、HbAlc 以及 TC 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3.3%),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血糖升高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技术中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固定矫治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粘贴托槽860个,记录托槽脱落情况,并对此进行研究。在粘贴托槽后第1个月脱落率高,而后开始下降,从第5个月起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上颌与下颌之间,切牙没有差异,上颌尖牙小于下颌尖牙,上颌前磨牙大于下颌前磨牙。但总体上上颌与下颌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左侧与右侧没有显著性差异。前牙明显小于前磨牙。上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第一前磨牙次之,切牙再次之,尖牙低;下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其余牙相近;所有牙齿中,第二前磨牙高,尖牙低。托槽的脱落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必须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从而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
作者:张春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其中包括13例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头半髋置换;7例为全髋关节置换,其中4例为骨水泥型、3例为生物型;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常规骨水泥双极头半髋关节。根据 Harris 评分,32例优、49例良、12例中、4例差,优良率为95.9%(93/97)。结论:针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以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及早行髋关节置换术,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易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孩子的牙齿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儿童口腔医学研究领域。牙齿健康与美观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仔细分析牙齿健康的影响因素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牙齿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的儿童,减少疾病的发生。
作者:崔琳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临床主要以五大类降压药物为主,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影响,本文通过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以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做一综述。
作者:赵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病的护理进行探讨。护理一个月后,将护理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护理之前相比,得出结论。结果: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1例患者停止了出血,血压得到稳定,胸痛和腹痛情况消失,心肌酶谱恢复到正常水平,心电图显示正常,总体来说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稳定,可以出院,治愈率为52%。此外,有1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终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需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护理对抑制和扭转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恶化,效果显著,患者们恢复的速度也更快,康复情况也更好,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护理措施非常满意。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外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注重考核结果,加强护生储备期的护患沟通和临床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为使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护生更高教育层面的培养,以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情商提高的同步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史小慧;师艳萍;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人事档案管理面向全社会,在法律准许的范围之内,大限度开放。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单单管理和收集本单位人事档案,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以及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就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希吉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 ICU 病房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 ICU 病房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相关资料。结果: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与 ICU 病房伤口感染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六个,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了手术时程(OR =4.13)、手术切口(OR =6.98)、ICU(OR =12.35)和预防性抗生素(OR =3.50)是伤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影响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护有利于降低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仕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一种白色粉末,通常用于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在碱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物质形态,在酸环境中不稳定,在对病患使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溶液后可以发现,液体顺序投入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配伍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就三个方面,对该药物临床配伍禁忌进行了简要说明。
作者:胡骏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哮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因其易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但经过积极合理地预防,结合中医独特疗法可以明显减少哮病的复发。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两种抗生素方案治疗的药学分析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叹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 A 组和治疗 B 组,A 组和 B 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药物费用。结果: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左氧氟沙星治疗的 A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治疗的 B 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成本明显低于阿奇霉素,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性价比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红兰;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