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云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有效预防、控制以及消除各种放射危害,降低放射疾病发生为当前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次研究就当前放射卫生监督执法中所存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王文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用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的206张,对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提出加强对策。结果:206张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处方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皮疹、嗜睡、胃部不适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之间存在相互反应等。结论:多种西药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临床需提高重视,充分了解药物间的作用机制与理化性质,采取有效手段优化,尽量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国家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越来越多。目前剖宫产孕妇中因疤痕子宫指征而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占所有剖宫产指征的比例约50%,再次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更重要的因素[1],疤痕子宫再次分娩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手术难度增加,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增加,住院费用增加及死亡率增加。子宫下段疤痕子宫的剖宫产指征并非绝对剖宫产指征,首次剖宫产并不需要永久剖宫产[2]。国内外已有诸多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报道及研究,国外 Darid 报道对7322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其成功率为87%[3]。有研究表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是经过认真评估试产条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掌握适应症,严密观察产程,做好产时监护,以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及镇痛处理,行阴道分娩仍是可行的。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喻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找出慢性疼痛的病因,认识验证发生慢性疼痛的疾病,用医治疾病来解除疼痛,让患者告别疼痛。方法:在慢性疼痛所在病位皮肤上进行观察。用药物喷洒在病位上,然后用揉摩方法,揉摩至皮肤上逐渐现出特异的病灶形态。为保证揉摩出现在皮肤上的形态不受揉摩操作本身影响,在揉摩经过的无病灶皮肤,不充血发红而保持正常状态。直接观察病灶范围、轻重、形态。继续在病灶上揉摩,让病灶充分显现,达到病症解除或缓解。部分患者记忆病灶为以往的损伤,部分观察到病灶形态轮廓,是损伤外物的周边轮廓挤压严重的结果,可直接判断为以往的损伤;跟踪观察不同时间的闭合性软组织挤压损伤(简称损伤,下同),也都存在损伤病灶,且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完全相同,说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为损伤病灶。结果:845例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慢性疼痛病例,全部有损伤病灶,病灶趋表减轻,疼痛解除或缓解,病灶消除疾病治愈。结论: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症状。
作者:张怡曹;周瑞君;张蜀湘;曾保章;张辰;葛立新;方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以此来证明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实施血液透析质量评价指标之后,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即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文书的真实完整性都比之前有所优化。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使血液透析护理过程更加安全,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胜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有17例肢体瘫痪,有9例中枢性面瘫,有6例惊厥,有3例意识障碍,有2例语言障碍,有2例头痛,有1例感觉障碍。对患儿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16例、外伤6例、烟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HIV 感染2例、原因不明7例。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0例患儿的梗死灶位于基底的节区,有4例多脑叶梗死,有2例半球梗死,有1例顶叶梗死、有1例额叶梗死、有1例叶梗死、有1例丘脑梗死。结论: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为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常表现出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神经影像学表明基底节区的梗死比较常见。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 ICU 病房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 ICU 病房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相关资料。结果: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与 ICU 病房伤口感染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六个,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了手术时程(OR =4.13)、手术切口(OR =6.98)、ICU(OR =12.35)和预防性抗生素(OR =3.50)是伤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影响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护有利于降低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仕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多年来,江宁区境内有关于蚊虫种类分布及蚊密度的本底资料缺乏,对疾病控制中心制定防控蚊媒传染病的主要病媒生物的策略,缺少科学理论数据的支持。在此时期笔者重点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蚊密度监测情况,并根据调研数据组织开展有关蚊病毒传播的防治工作[7]。
作者:甘承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老年痴呆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其精神状况主要受到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生活因素以及行为因素的影响。当前诸多学者对其临床护理开展深入研究,且取得较大进展。为探究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况因素,本文从生理、疾病、生活、行为4方面展开研究,并针对护理要点予以阐述。
作者:周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的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比率,对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再随机选择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8月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观察组,均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个阶段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6例(7.20%)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溶血、凝块、采集时间不恰当等。观察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给予相应的优化与加强措施,观察组共4例(0.08%)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观察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时,必须要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采集、检验,才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变化以及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24h 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以及尿蛋白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付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预感性悲哀是个人对已察觉到的有可能发生的失落的理智和情感的反应和行为,并籍此完成失落引起的自我概念变化的过程。而我们将针对这一特点,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在顽抗血魔时多一顶保护伞。
作者:车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根据2008至2012年我院的9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讲这些患者分组为 A 组和 B 组,A 组共45例患者,50只患眼,使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共50例患者,55只患眼,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情况来进行分析。结果:AB 两组患者术后无巩膜病变、植片排斥或脱落、创面感染、虹膜反应及全身反应等情况出现。A 组共有15例复发病例,占该组总数的30%,B 组是3例,占该组的5.45%,P <0.05。AB 组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翼状胬肉患者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在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实施治疗后,显效5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显著,并且费用较低,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丘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农村里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数为青年,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整个群体的生殖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东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殖健康现状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影响因素,力争为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现状而略尽绵力。
作者:谢桂芳;岳红;罗衬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在恢复期行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6-12月这半年间本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并已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共60例,全部行以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并实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显效率为63.33%,有效率为31.67%,无效率为5.00%。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牙髓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结果:两组在疼痛发生率、疼痛消失平均时间、治疗后用药天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程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相比较,疗程明显缩短,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赐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2月集中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40份,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血清标本未溶血,实验组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在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清蛋白、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及钾等指标上,经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检验等工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朴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外科护理中护理评估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09年8月我院实施护理评估标准前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病患90人,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3月到8月我院实施护理评估标准后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病患90人,将其作为观察组,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5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中使用护理评估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使病患的预后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病的护理进行探讨。护理一个月后,将护理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护理之前相比,得出结论。结果: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1例患者停止了出血,血压得到稳定,胸痛和腹痛情况消失,心肌酶谱恢复到正常水平,心电图显示正常,总体来说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稳定,可以出院,治愈率为52%。此外,有1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终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需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护理对抑制和扭转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恶化,效果显著,患者们恢复的速度也更快,康复情况也更好,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护理措施非常满意。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