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玲
目的:探析电子胃镜护理在进行电子胃镜检查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的480例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应用电子胃镜护理干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中咽部通过情况、呕吐次数及检查后唾液带血率和咽喉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愿意复查情况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的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舒适护理为患者保证诊疗过程中的安全舒适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代亚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岗位不稳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2012-2013年对不同年龄的护士是否愿意从事介入护理工作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护士进行谈话.结果:2013年不同年龄的50名护士不想从事介入护士的主要因素有担心X 射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69.92%、不了解介入的54.59%、职业信心缺乏、怕干不好60.56%,显著性高于2012年的79.19%、81.89%、78.84%.结论:在重视介入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做好防护并培养职业情感,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邵辉;王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多数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通过呼吸道,感受风寒之邪,患发急性扁桃体炎。从中医角度进行病理分析,扁桃体炎的病因都是由于风、热、寒、湿等邪气郁结在咽喉部位造成的,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主要以口服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药物为主,同时辅以适当的食疗方法,把一些治疗和预防扁桃体炎的药材和食物配合应用,能有效缓解症状,而且适合儿童服用,又不容易复发。
作者:刘志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者:宋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利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要利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数、身体反应情况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后的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效果要强于硝苯地平,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谈有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分,应用简化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的运动以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的比例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55.6±5.4分,对照组在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35.4±6.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运动功能,缩短恢复的时间,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花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兔子36只,构建左右两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所有兔子的左侧桡骨骨折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体外照射,其强度为30mW/cm2,1次/d,20min /次,作为观察侧。而在其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假照,将其作为对照侧。6组兔子分别是手术后的1~4周,对比两侧骨折愈合的相关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侧的骨折愈合速度、骨折处纤维及骨性连接速度、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对明显优于对照侧,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方法:选取60名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回顾性分析其血清总胆红素黄疸、病史及腹部超声等临床资料。结果:依照产妇肝超声表现,将其分为3组,其中,肝质地密集组26例,脂肪肝组20例,肝质地未改变组14例。产后20例,产前40例。三组产妇腹部超声表现与黄疸没有相关性,无轻度黄疸,中度、中度黄疸差异性不明显。由于产妇腹部其它脏器受损,产妇胆囊改变具有较高发生率。胆囊改变为常见的是胆囊壁水肿,胆汁充盈或者无胆汁。结论:研究表明,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实施腹部超声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方法,可使护理工作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性化护理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也可进一步促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交流体会。方法:了解外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相应护理措施,分析目前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增添患者的舒适感、减轻病痛、促进康复,并可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对护理人员而言也是一种专业素质的磨练。
作者:陈光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差异对比。旨在探讨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管壁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以及相关血流参数及眼底动脉的相关血流参数对比。结果:糖尿病组的下肢胫后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胫后动脉,足背收缩期血流峰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等相关血流参数的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眼底视网膜动脉的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宋熙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临床主要以五大类降压药物为主,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影响,本文通过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以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做一综述。
作者:赵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外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注重考核结果,加强护生储备期的护患沟通和临床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为使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护生更高教育层面的培养,以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情商提高的同步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史小慧;师艳萍;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79.17%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 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MMSE 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NIHSS、MMSE 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HDL -C、甘油三酯、血流平均速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与本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HDL -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流平均速度差异显著(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达到以小的投入,取得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毒性、过敏、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新龄;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的探讨,通过对心血管病人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工作积累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何湘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肺炎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有17例肢体瘫痪,有9例中枢性面瘫,有6例惊厥,有3例意识障碍,有2例语言障碍,有2例头痛,有1例感觉障碍。对患儿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16例、外伤6例、烟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HIV 感染2例、原因不明7例。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0例患儿的梗死灶位于基底的节区,有4例多脑叶梗死,有2例半球梗死,有1例顶叶梗死、有1例额叶梗死、有1例叶梗死、有1例丘脑梗死。结论: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为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常表现出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神经影像学表明基底节区的梗死比较常见。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5%,感染患者中吸烟史患者10例,占比43.5%,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2例,占比47.8%,术前低蛋白血症5例,占比21.7%;未感染患者177例,其中吸烟史患者26例,占比14.7%,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9例,占比10.7%,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18例,占比10.2%。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6.2±1.7)d、(160.3±31.4)min、(4.1±1.5)min;未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4.8±1.2)d、(112.4±15.4)min、(2.2±0.6)min,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以及术中气管插管时间长等,值得临床关注和预防。
作者:刘炫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哮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因其易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但经过积极合理地预防,结合中医独特疗法可以明显减少哮病的复发。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