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联合用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赵蕙

关键词: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联合用药
摘要: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临床主要以五大类降压药物为主,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影响,本文通过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以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做一综述。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有序开放实训室,提高护生的实践技能

    以开放护理实训室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实训室建设、合理制定实训室开放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等手段,达到激发护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及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旭;齐永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苦味中药性能与功效特点探析

    目的:探析苦味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且以《中药学》教材为蓝本收取120味中药,不包括附药,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析苦味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结果:在苦味中药物中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为温性,再者为平性,后为良性和热性。结论:苦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泻火、理气宽中、祛风除湿等功效,安全性较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张丽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胆囊对比增强超声(CES)是否能成为诊断胆囊炎的工具

    目的:通过探究胆囊对比增强超声对胆囊炎症的诊断价值,试比较分析其对急性、慢性胆囊炎诊断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33例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在胆囊切割手术之前行对比增强超声检查,选择没有既往胆囊疾病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上述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使用2.5ml 超声造影剂,根据胆囊增强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无增强、低程度增强、高程度增强。其中2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并将其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患者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其胆囊壁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高程度增强;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和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检查结果为低程度增强;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和全部的对照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均无增强。结论:对比增强超声可以作为胆囊炎患者的诊断手段,并且有可能区分急性胆囊炎患者和慢性胆囊炎患者之间的差异。

    作者:任康乐;田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葆多)致过敏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盐酸多柔比星(里葆多)是一种脂质体制剂,系将盐酸多柔比星包封于聚乙二醇化(PEG 化)的,表面结合有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脂质体中,可以保护脂质体免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识别,从而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他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脱发,发热,腹泻,口腔炎,呼吸困难,发生率较低的(<5%)有:手掌-足底斑性感觉迟钝,过敏反应,意识模糊等。近日我科收治1例淋巴瘤患者,使用 CHOP 方案化疗过程中,里葆多致过敏性休克,观察抢救及时,再次输注化疗药物,达到治疗效果[1]。

    作者:霍如雪;余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闭合骨折的病例报告

    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是创伤骨科里常见病之一,临床对于骨折全错位治疗的方法常常是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两年的时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洪战;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微创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46例应用微创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得到临床随访,46例肩胛骨骨折术后均疗效良好。结论:微创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具有较传统术式创伤小、恢复快,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正确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置入及合理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钙拮抗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钙拮抗药的分类、药理作用,进而探讨其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近年来各大临床研究,官方对钙拮抗药的解释及实际临床应用,总结钙拮抗药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结果:钙拮抗药尤其是长效制剂在临床抗高血压治疗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见,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钦祝;王立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和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200名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各种生命特征稳定,手术开展顺利。结论:高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和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人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的 FBG、HbAlc 以及 TC 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3.3%),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血糖升高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进行性 ST 段抬高在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将裕固族地区近10年发生的39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分组,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12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归入试验组,没有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早期溶栓治疗的27例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确定归入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祖,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以进行性 ST 段抬高为主要依据,在病理性 Q 波形成前对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提高裕固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进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作者:任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提供帮助。方法:我院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前者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将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根据手术后1个月的观察得知,前一组病人矫正视力结果较好、病人视力恢复较快、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术后血糖控制较好,有利于病人视力恢复。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肉的不同显微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3至2014年我院接收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0例患者,他们接受的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有4.2%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的患者复发,观察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平均是(4.1±1.9)d,对照组是(6.9±2.3)d,观察组愈合速度更快一些。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胬肉切除和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的方式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复发率低,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对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护理总满意率9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8%,护理总满意率82%,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中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人员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卫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肺炎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庆市合川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一项有效措施。2011年合川区按照原卫生部的要求正式启动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过3年实践,于2014年10月通过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的验收。本次研究对重庆市合川区的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探索,现将详细研究情况呈现如下。

    作者:唐伟;唐孝富;陈又琳;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生化指标在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中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指标在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中判断价值,以及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在临床诊断的价值,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方法:本次收集了60例由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及癌变患者的血清,采用西门子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7-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IP)和胆碱酯酶(CHE)。之后对生化指标与病理学分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中的 TB、GGT 和 TBA 能够对肝胆管上皮内瘤变和癌变做出有效诊断,在这一研究中得到了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被应用。

    作者:李坤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白血病患者预感性悲哀的护理

    预感性悲哀是个人对已察觉到的有可能发生的失落的理智和情感的反应和行为,并籍此完成失落引起的自我概念变化的过程。而我们将针对这一特点,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在顽抗血魔时多一顶保护伞。

    作者:车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合川片区2011-2014年 HIV 初筛阳性确认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合川片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确认实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查 HIV 抗体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011-2014年共采集1918人份疑似艾滋病血清标本,经采用两种 ELISA 筛查试剂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标本经 WB 确认,阳性1803人份,阳性率为94.0%(1803/1918),不确定为61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18%(61/1918),阴性69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6%(69/1918)。结论:艾滋病初筛实验结果不完全代表检测样本真实性,必须以确认检测实验报告为准。

    作者:刘莉莉;唐孝富;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120份,将其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传统手工镜检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检验尿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结果。结果:两组各项阳性率对比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文探讨可了解到,无论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还是传统手工镜检,均可对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且两者在阳性率检出上差异比较小,但采用传统手工镜检还具备尿干化学分析仪不能代替的效果。

    作者:郑德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