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人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

辛继英

关键词: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 糖尿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的 FBG、HbAlc 以及 TC 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73.3%),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血糖升高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现状分析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外伤或(和)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段脊髓及神经根,引起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痛等症状。目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归纳为三类:1、传统保守治疗;2、微创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传统保守治疗包括传统中医手法理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2],优点是治疗简单、安全,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易反复,尤其对于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颈前路减压融合术、颈后路扩大成型术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既往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治疗手段,但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大,影响椎体稳定性等原因,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认同。常见的微创介入包括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射频热凝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经皮穿刺激光气化椎间盘减压术等。本文就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刘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80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及避孕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降低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率,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白云区生殖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施行的2807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7例中,置器困难但仍放置成功的247例,其中79例为阴道分娩,168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291例 IUD 避孕无效。结论:置器困难与受术者的分娩方式有关;手术时期、子宫位置与避孕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施术者职称与避孕失败率呈负相关关系,职称越高,避孕失败率越低。

    作者:周恩芳;孙贵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尘肺肺心病的病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尘肺肺心病的病因,寻找提升尘肺肺心病病人的临床方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诊治的56尘肺肺心病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验组病人接受万托林雾化气雾剂+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给予尘肺肺心病病人万托林氧化+沐舒坦雾化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不仅能够提升病人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助于控制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建议推广。

    作者:贾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肉的不同显微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3至2014年我院接收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0例患者,他们接受的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有4.2%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的患者复发,观察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平均是(4.1±1.9)d,对照组是(6.9±2.3)d,观察组愈合速度更快一些。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胬肉切除和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的方式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复发率低,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380例结果对比探讨

    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380例尿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方法对患者留取尿液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分析仪尿隐血检测,380例尿液标本中,尿隐血阳性208例,尿隐血阴性172例,阳性检出率为54.74%;显微镜红细胞检测,380例尿液标本中,无红细胞163例,有红细胞217例,阳性检出率为42.89%,尿分析仪尿隐血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显微镜红细胞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临床检查中,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异性,为了提高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作者:黎玲;陈寿林;崔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对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护理总满意率9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8%,护理总满意率82%,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中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人员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卫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痊愈,5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10例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黄孝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曾经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1983年终由梅热(Mazur)和克拉克(Clark)确定诊断并命名,他们发现其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后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随着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技术的发展,GIST 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GIST 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 C -kit 基因蛋白产物 KIT,由突变的 C -kit或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hra)基因驱动[1]。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肿瘤差异较大,各家学者观点不一,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剑;郎金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miniVIDAS 在检测生殖和泌尿系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应用 miniVIDAS 对生殖和泌尿系中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从而论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疑似或确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液及分泌物标本共490份。应用 miniVIDAS 对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其在尿液和分泌物标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应用 miniVIDAS 共检出20份阳性样本,经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比对,其结果高度一致;对280份阴性结果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比对,其结果也完全一致。从而说明 miniVIDAS 在检测拭子样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方面其结果均达到100%。2、尿液样本检测结果:应用 miniVIDAS 共检出30份阳性样本,与 real -time PCR 结果比对后,10份为真阳性,20份为假阳性。160份阴性样本经比后全部一致。经过一致性分析,miniVIDAS 检测尿液样本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8%。结论:应用 miniVIDAS 对生殖和泌尿系中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未达到高度一致。可能是由于尿液中含有与沙眼衣原体抗原非常相似的其他微生物,从而与固相载体的抗体进行非特异性结合,而令尿液检测衣原体的特异度偏低,说明 miniVIDAS对尿液样本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并不适合做为筛选实验。

    作者:单吉苹;王双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新进展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综述);束晓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产后大出血的74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胎儿数≥2、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护理干预后,74例产后大出血孕妇死亡1例(89.19%),66例成功止血(9.46%),7例行子宫切除(1.35%)。结论:产妇分娩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产后大出血,临床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大限度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作者:段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后,观察切除的病理标本,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200例患者病变治愈185例,治愈率为92.5%,有15例患者病变后病理显示有浸润癌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治疗。185例患者有18例术中出血,内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有6例出血,其中4例经内镜下成功止血,另外2例进行输血和内科保守治疗停止出血。185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孔、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经病理检验185例患者中有90例腺瘤性息肉,55例为炎性息肉,38例为增生性息肉,2例为腺瘤癌变。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腺瘤性息肉明显多于老年前期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 <0.05)。随访期未有复发。结论:黏膜切除术临床治疗大肠息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军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肺炎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彝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病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各民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情况都有着各自特点,作者通过对437例临床病例的观察、整理,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刘云波;韦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试述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这几年在小儿手术领域中,静脉留置针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头皮钢针模式。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套管可以随着血管的变化而任意弯曲,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可以允许肢体活动,针头不会轻易脱出血管,减少反复注射给儿童带来的痛苦。便于随时供药,提高对患者的医疗救治效率;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已被患者和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对2014年1月-12月90例住院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规范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和封管技术,明确观察及护理的事项。

    作者:刘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乙肝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其治疗所用时间为(75.3±10.5) d,HBV 转阴用时为(53.8±7.5)d,转阴率高达39例(86.67%),此外在治疗效果方面,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1.11%;对比组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其治疗所用时间为(95.6±15.8)d,HBV 转阴用时为(81.3±11.6)d,转阴率达到28例(62.22%),此外在治疗效果方面,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62.22%。研究组病人在以上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同时加阿德福韦酯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的提升治疗的有效率,极大的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 HBV 的转阴率,及缩短其转阴用时,因而该药物治疗方法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鲁欣;汪荣泉;陈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肝胆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186例肝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给予静脉镇痛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出现率降低,效果显著,在肝胆手术术后治疗中值得采取。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5%,感染患者中吸烟史患者10例,占比43.5%,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2例,占比47.8%,术前低蛋白血症5例,占比21.7%;未感染患者177例,其中吸烟史患者26例,占比14.7%,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9例,占比10.7%,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18例,占比10.2%。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6.2±1.7)d、(160.3±31.4)min、(4.1±1.5)min;未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4.8±1.2)d、(112.4±15.4)min、(2.2±0.6)min,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以及术中气管插管时间长等,值得临床关注和预防。

    作者:刘炫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手段多样,可明显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等,且经济安全。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壮;贾维中;王思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灯盏花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取48毫克灯盏花素和480毫升生理盐水静滴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18毫升复方丹参液和静滴480毫升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要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