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静欢;王峥嵘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1月确诊肝癌后情绪波动较大甚至情绪反常住院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行为干。结果:通过对有自杀意念的肝癌患者进行干预后,有效消除其自杀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积极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自杀意念,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借鉴。
作者:张庆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孕妇孕期营养知信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为孕期营养教育及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426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孕期营养 KAP 总合格率56.8%;335以上的孕妇每天摄入粮谷类、奶类、蔬菜类和水果类食物,342位孕妇不食用油炸、腌制类食物和剩饭菜,动物内脏及动物血制品摄入较少;孕妇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结论:建议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利用公共传媒等平台加强有医务人员和营养师参与的咨询和讲座的力度,宣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促进母子健康。
作者:赵春艳;汤蒙娜;徐渭;张训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孕妇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脐带缠绕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2月期间收治待产孕妇中发生脐带缠绕情况的人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组,再随机选取没有发生脐带缠绕情况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中由于发生脐带缠绕,胎儿表现异常的情况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与产道助产也存在差异,剖宫的几率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缠绕很容易导致孕妇难产,胎儿异常状况出现的几率大,异常分娩的几率大,需要特别护理。
作者:吴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之一,也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几年来从统计学资料分析,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相关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引起的心房纤颤,但高血压仍成为房颤常见的危险因素。从目前房颤的治疗原则,仍以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疾病、控制血压、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或心衰等,解除导致房颤的诱因。对初发房颤数周或是房颤持续时间不详的患者,伴有心悸、胸闷等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者,可首选抗凝和控制室率、节律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恢复窦性心律,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徐爱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痛人流手术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140名,再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将这140名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优良率为,对照组的临床护理优良率为,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可以临床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谭雪飞;朱晓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母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98%,对照组是82%,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观察组产妇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是9%,对照组是1%,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丹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观察护理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加强护理后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和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及口腔黏膜炎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孟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 CT 对腹部创伤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2014年8月收治的腹部创伤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 CT 检查,对照组行 B 超检查,两组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者为40例,一致率为95.2%;对照组结果与手术一致者为36例,一致率为85.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T 检查对腹部创伤的诊断更具准确性,能够更为清楚地反应腹部创面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曾经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1983年终由梅热(Mazur)和克拉克(Clark)确定诊断并命名,他们发现其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后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随着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技术的发展,GIST 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GIST 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 C -kit 基因蛋白产物 KIT,由突变的 C -kit或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hra)基因驱动[1]。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肿瘤差异较大,各家学者观点不一,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剑;郎金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灯盏花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取48毫克灯盏花素和480毫升生理盐水静滴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18毫升复方丹参液和静滴480毫升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要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讨角膜移植围术期护理方式,旨在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排斥反应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76%、护理满意率为100.00%、住院时间为(20.88±1.04)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移植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肖长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痔疮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痔疮膏外涂痔疮表面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回纳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治疗无效,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加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我国的艾滋病传播已逐渐趋于年轻化,艾滋病患者常年承受病痛折磨与痛苦。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同时,应注重家庭护理与关爱。本文主要分析艾滋病家庭护理教育的进展,并提出一点建议。
作者:朱继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岗位不稳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2012-2013年对不同年龄的护士是否愿意从事介入护理工作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护士进行谈话.结果:2013年不同年龄的50名护士不想从事介入护士的主要因素有担心X 射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69.92%、不了解介入的54.59%、职业信心缺乏、怕干不好60.56%,显著性高于2012年的79.19%、81.89%、78.84%.结论:在重视介入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做好防护并培养职业情感,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邵辉;王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哮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因其易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但经过积极合理地预防,结合中医独特疗法可以明显减少哮病的复发。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00例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预后及并发症效果。结果:经过鼻内镜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未出现术后鼻或眼部合并症。经过治疗,治愈140例,好转53例,治疗无效的7例,总有效率高达96.2%。结论:鼻内镜治疗难治性或存在鼻道窦口复合体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时间短、安全性高、视野清晰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黄仕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院于2014年9月收治2例百草枯中毒[1]误诊急性咽喉炎病人,因病员主诉,隐瞒病史致误诊,后及时更正诊断,对症治疗,挽回病员生命。
作者:欧世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通过鼻罩、鼻面罩等无创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的人工通气方式,NPPV 具有非创伤性,并发症少和脱机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插管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然而,伴随着取得的治疗成果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NPPV患者的"不耐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患者在安全尽可能舒适的前提下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60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进行临床观察监测患者不耐受的原因并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或减轻各种不适使患者配合 NPPV,保证了通气过程顺利,终撤机成功,避免了气管插管。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牙髓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结果:两组在疼痛发生率、疼痛消失平均时间、治疗后用药天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程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相比较,疗程明显缩短,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赐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有17例肢体瘫痪,有9例中枢性面瘫,有6例惊厥,有3例意识障碍,有2例语言障碍,有2例头痛,有1例感觉障碍。对患儿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16例、外伤6例、烟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HIV 感染2例、原因不明7例。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0例患儿的梗死灶位于基底的节区,有4例多脑叶梗死,有2例半球梗死,有1例顶叶梗死、有1例额叶梗死、有1例叶梗死、有1例丘脑梗死。结论: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为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常表现出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神经影像学表明基底节区的梗死比较常见。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