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创伤的 CT 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石慧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 诊断,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 CT 对腹部创伤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2014年8月收治的腹部创伤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 CT 检查,对照组行 B 超检查,两组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者为40例,一致率为95.2%;对照组结果与手术一致者为36例,一致率为85.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T 检查对腹部创伤的诊断更具准确性,能够更为清楚地反应腹部创面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兰光治疗和兰光毯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兰光治疗与兰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5.01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利用计算机将其以1: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儿应用兰光治疗;研究组38例患儿应用兰光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组患儿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更佳,并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更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风湿性关节炎的腔内治疗效果的治疗性研究

    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在临床的病理中极为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肿痛、酸疼、对日常活动产生一定的障碍问题,长期不治疗会造成关节畸形。通过有效的抗炎类药物控制,配合口服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或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从而减轻病痛,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系统性的长期药物控制会造成系统性抗炎的同时,降低了人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造成人体多个器官会产生机体系统的损伤问题,当这些药物的效果不佳,不能得到良好的耐受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相关药物从而达到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变形的目的。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相关病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疗效,缩短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保证合理的临床实验用药。

    作者:高泽锋;王娜;许楠;崔庆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78例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56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药物电导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超声药物电导组的总有效率为67.9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46%,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超声药物电导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药物电导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中成药在某院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式,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2013年某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不足;2013年-2014年根据以往中成药使用的不足,改进中成药的应用方式,比较和分析改进前后患者满意度及药物应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3年-2014年中成药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2012年-2013年,患者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成药剂型众多、药性各异,在临床使用中需结合中医辩证思想及患者病情、药物剂型及性质等灵活掌握,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文建;陈敬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艾滋病家庭护理教育的进展分析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我国的艾滋病传播已逐渐趋于年轻化,艾滋病患者常年承受病痛折磨与痛苦。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同时,应注重家庭护理与关爱。本文主要分析艾滋病家庭护理教育的进展,并提出一点建议。

    作者:朱继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中药处方调剂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针对中药处方调剂中存在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分剂量不准确、服务水平较低的等问题,要努力提高中药调剂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制度,切实加强医院中药服务工作,

    作者:高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临床体会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体会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对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给予观察。结果:对70例患者给予抢救和急诊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有12例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有16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42例,抢救和急诊护理的有效率为40%。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可以使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探析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其中包括13例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头半髋置换;7例为全髋关节置换,其中4例为骨水泥型、3例为生物型;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常规骨水泥双极头半髋关节。根据 Harris 评分,32例优、49例良、12例中、4例差,优良率为95.9%(93/97)。结论:针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以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及早行髋关节置换术,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易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的护理体会。方法:计算机检索100例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在我站行羊膜腔内利凡诺中孕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引产护理;给予试验组产妇利凡诺引产护理,记录比较两组的引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胎盘残留情况和临床满意度,以总结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的护理体会。结果:试验组的引产时间(1880.3±175)优于对照组的引产时间(2680.1±180);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33.4±8.9)优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57.6±9.1);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4.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凡诺行羊膜腔内中孕引产护理的重点为穿刺护理,经护理后可缩短产妇的引产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试验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的住院时间(6.2±1.9)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9.5±3.1)d。结论:综合性护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田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观察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6例。对所有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等。结果:在护理后,所有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等观察指标的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故此,对比护理前后,重症结核病患者的观察指标情况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子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探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对策,达到人们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的目的。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规定,对目前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医师的违规操作、患者自身不合理及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医师及患者规范用药的操作,及严格遵守国家用药规定,是确保患者合理用药、高效用药、安全用药的前提。

    作者:杜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椎体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椎体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4%,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体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提供帮助。方法:我院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前者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将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根据手术后1个月的观察得知,前一组病人矫正视力结果较好、病人视力恢复较快、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术后血糖控制较好,有利于病人视力恢复。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选取葛根粉5kg,应用水煎法进行提取,分析主要成分的出膏率、提取率;通过 L9(34)正交实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结果:10倍葛根素水量、1.5h 微沸回流、3次提取是葛根素的佳提取方案。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工艺制备中药配方颗粒,有利于良好掌控质量。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模式探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护理模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6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下降,各项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合并症多等特点,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遵医行为,对预后有益。

    作者:蒋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探讨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兔子36只,构建左右两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所有兔子的左侧桡骨骨折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体外照射,其强度为30mW/cm2,1次/d,20min /次,作为观察侧。而在其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假照,将其作为对照侧。6组兔子分别是手术后的1~4周,对比两侧骨折愈合的相关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侧的骨折愈合速度、骨折处纤维及骨性连接速度、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对明显优于对照侧,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

    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通过鼻罩、鼻面罩等无创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的人工通气方式,NPPV 具有非创伤性,并发症少和脱机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插管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然而,伴随着取得的治疗成果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NPPV患者的"不耐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患者在安全尽可能舒适的前提下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60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进行临床观察监测患者不耐受的原因并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或减轻各种不适使患者配合 NPPV,保证了通气过程顺利,终撤机成功,避免了气管插管。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8例脾胃气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3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有效率为68.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1例,对照组复发5例。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