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探析

易艳

关键词:髋关节, 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假体选择
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其中包括13例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头半髋置换;7例为全髋关节置换,其中4例为骨水泥型、3例为生物型;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常规骨水泥双极头半髋关节。根据 Harris 评分,32例优、49例良、12例中、4例差,优良率为95.9%(93/97)。结论:针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以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及早行髋关节置换术,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肉的不同显微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3至2014年我院接收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0例患者,他们接受的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有4.2%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的患者复发,观察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平均是(4.1±1.9)d,对照组是(6.9±2.3)d,观察组愈合速度更快一些。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胬肉切除和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的方式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复发率低,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 PFNA 治疗的效果。方法:统计在我院运用 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PFNA 治疗方式,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观察组7例显效、6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3例患者中,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46.1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计算 P 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结论:采用 PFNA 治疗的治疗手段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林峰;高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并为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我们比较2组患者问卷结果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2种护理模式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骨水泥漏、大出血等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手术后2天,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作者:兰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把9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34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1例,母乳喂养44例,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自然分娩25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8例,母乳喂养38例,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基层妇幼医院产科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的满足孕产妇需要,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艾晓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利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要利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数、身体反应情况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后的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效果要强于硝苯地平,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谈有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抽取1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宫底沙袋加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不舒适感与疼痛感较对照组强烈,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宫底沙袋加压会增加产妇的不舒适感以及疼痛感,但是不会给产妇来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张萍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8例胸外科病人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胸部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对于该病症应用护理以后的体会。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作考察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为49例,考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考察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7.96%,明显比考察组的77.55%高(P <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考察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因此人性化护理对胸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做好对胸外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共80例。观察本组急性重型脑外伤与中型脑外伤患者及不同 GCS 评分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中,经脑电图测定表现出癫痫样表现16例,发生率为20.00%;急性重型脑外伤者中4例(10.00%)出现癫痫,中型脑外伤者中12例(30.00%)出现癫痫(P <0.05);GCS 评分3~5分患者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6~8分的12.00%及9~12分的6.67%(P <0.05)。结论:针对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行脑电图测定,便于临床掌握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庞静欢;王峥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阴滋肾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经验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汤对心肾不交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以评价本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滋肾宁心汤的作用机制。临床案例:患者汪某,女,46岁。主诉:阴道出血半月,量多3天,晕厥4次。现病史:患者近几年月经5-10/30-60天,量中,无痛经,LMP2014-7-15,诉去年10月曾因月经紊乱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诊刮术,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后月经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此次自半月前月经来潮,至今仍未干净,于2014-7-30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彩超示子宫小肌瘤可能;血常规示 HGB 88g/L,行止血对症治疗,自觉量无减少,反而明显增加,偶伴血块,于2014-8-3晚在家中自9点后无明显诱因晕倒4次,晕倒期间意识不清,均为自行恢复清醒,伴恶心呕吐、潮热出汗、情绪不稳等不适,被家属送至医院,以"阴道出血待查,失血性贫血"收入院。

    作者:胡亮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

    目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重症肝炎组和非重症肝炎组,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肝炎组中有8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4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50.00%和25.00%;非重症肝炎组中有0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0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0.00%和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妊娠结局中死亡率非常高,其预后处理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认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戈宏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肾病患者正确留取尿标本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复查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熟悉医疗程序,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能增强就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等待时间。尿液检查是肾病病患诊断与治疗前基本的化验项目,它能准确反映出肾病病患的各项指标。文章对在我院住院期间正确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简单介绍了留取尿液标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通过正确指导,确保尿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而为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治疗,研究组使用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德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针对老年群体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将对近年来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多样式发展状况、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与健康教育市场的提供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构建老年人健康教育多层次管理体系,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满足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作者:白岩;那宇鹏;杨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2年河南省睢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 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作者:郇树青;祝海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曾经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1983年终由梅热(Mazur)和克拉克(Clark)确定诊断并命名,他们发现其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后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随着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技术的发展,GIST 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GIST 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 C -kit 基因蛋白产物 KIT,由突变的 C -kit或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hra)基因驱动[1]。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肿瘤差异较大,各家学者观点不一,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剑;郎金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临床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24h ST 段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R、SBP 及 RPP 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补气活血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付子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症状之一

    目的:找出慢性疼痛的病因,认识验证发生慢性疼痛的疾病,用医治疾病来解除疼痛,让患者告别疼痛。方法:在慢性疼痛所在病位皮肤上进行观察。用药物喷洒在病位上,然后用揉摩方法,揉摩至皮肤上逐渐现出特异的病灶形态。为保证揉摩出现在皮肤上的形态不受揉摩操作本身影响,在揉摩经过的无病灶皮肤,不充血发红而保持正常状态。直接观察病灶范围、轻重、形态。继续在病灶上揉摩,让病灶充分显现,达到病症解除或缓解。部分患者记忆病灶为以往的损伤,部分观察到病灶形态轮廓,是损伤外物的周边轮廓挤压严重的结果,可直接判断为以往的损伤;跟踪观察不同时间的闭合性软组织挤压损伤(简称损伤,下同),也都存在损伤病灶,且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完全相同,说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为损伤病灶。结果:845例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慢性疼痛病例,全部有损伤病灶,病灶趋表减轻,疼痛解除或缓解,病灶消除疾病治愈。结论: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症状。

    作者:张怡曹;周瑞君;张蜀湘;曾保章;张辰;葛立新;方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风湿性关节炎的腔内治疗效果的治疗性研究

    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在临床的病理中极为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肿痛、酸疼、对日常活动产生一定的障碍问题,长期不治疗会造成关节畸形。通过有效的抗炎类药物控制,配合口服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或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从而减轻病痛,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系统性的长期药物控制会造成系统性抗炎的同时,降低了人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造成人体多个器官会产生机体系统的损伤问题,当这些药物的效果不佳,不能得到良好的耐受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相关药物从而达到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变形的目的。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相关病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疗效,缩短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保证合理的临床实验用药。

    作者:高泽锋;王娜;许楠;崔庆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肘管综合症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目的:研究肘管综合症患者尺神经功能状态。方法:对确诊肘管综合症的患者进行尺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检测,并对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 EMG 检测。结果:50例患者尺神经传导(NCV)异常率达到94%,肌肉 EMG 总的异常率达到75%。结论:肌电图检测是判断肘管综合症患者尺神经功能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1]。

    作者:韩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