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症状之一

张怡曹;周瑞君;张蜀湘;曾保章;张辰;葛立新;方岳生

关键词:慢性疼痛, 损伤, 病灶, 继发, 远伤病
摘要:目的:找出慢性疼痛的病因,认识验证发生慢性疼痛的疾病,用医治疾病来解除疼痛,让患者告别疼痛。方法:在慢性疼痛所在病位皮肤上进行观察。用药物喷洒在病位上,然后用揉摩方法,揉摩至皮肤上逐渐现出特异的病灶形态。为保证揉摩出现在皮肤上的形态不受揉摩操作本身影响,在揉摩经过的无病灶皮肤,不充血发红而保持正常状态。直接观察病灶范围、轻重、形态。继续在病灶上揉摩,让病灶充分显现,达到病症解除或缓解。部分患者记忆病灶为以往的损伤,部分观察到病灶形态轮廓,是损伤外物的周边轮廓挤压严重的结果,可直接判断为以往的损伤;跟踪观察不同时间的闭合性软组织挤压损伤(简称损伤,下同),也都存在损伤病灶,且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完全相同,说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为损伤病灶。结果:845例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慢性疼痛病例,全部有损伤病灶,病灶趋表减轻,疼痛解除或缓解,病灶消除疾病治愈。结论: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症状。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与分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观察护理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加强护理后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和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及口腔黏膜炎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孟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4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切除率优于对照组(91.25%/8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优于高频电凝切除法,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78例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56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药物电导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超声药物电导组的总有效率为67.9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46%,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超声药物电导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药物电导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生素和常规的扩张支气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进行疏通祛痰化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状况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中,痊愈23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儿中,痊愈9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总体疗效显著,患儿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强,同时中药治疗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上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病的护理进行探讨。护理一个月后,将护理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护理之前相比,得出结论。结果: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1例患者停止了出血,血压得到稳定,胸痛和腹痛情况消失,心肌酶谱恢复到正常水平,心电图显示正常,总体来说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稳定,可以出院,治愈率为52%。此外,有1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终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需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护理对抑制和扭转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恶化,效果显著,患者们恢复的速度也更快,康复情况也更好,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护理措施非常满意。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治疗,研究组使用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德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对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经过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30例,通过在近肿瘤侧乳晕区以及皮下注射造影剂,对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增强情况予以观察,并对患者的前哨淋巴结的增强模式、增强时间、纵横比、淋巴结门、淋巴结个数等予以记录,同时在超声引导下,将亚甲蓝注射到前哨淋巴结中,对其实施定位,在手术过程中,将已经应用亚甲蓝标记的前哨淋巴结取出,将其送至病理检查,对活检结果中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通过术前超声造影,发现2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检出率为90%,通过手术之后的病理学证实,超声造影所检出的51个前哨淋巴结中,有30个为阴性,另外21个为阳性,其中阳性与阴性的增强模式、增强时间及纵横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检查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并且能够对其准确定位,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永鸽;贾元琛;史红菊;吴秀娟;王丽梅;刘雪蕾;陈立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胎儿肾脏囊性疾病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胎儿肾脏囊性疾病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常规产前超声诊断孕妇40例,40例孕妇均诊断为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40例孕妇检查期间发现早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孕周为13周,其中,15例羊水少;囊性发育不良肾12例,成人型多囊肾10例,婴儿型多囊肾18例。结论:给予孕妇早期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并根据肾脏囊性现状进行疾病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来说意义重大,可推广。

    作者:张立琼;娄晓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慢性胰腺炎临床病因进行研究,提供积极的治疗。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9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他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研究发现,慢性酒精中毒、胆源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胰腺外伤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病因,且酒精中毒和胆源性疾病是主要的原因。临床中患者会出现腹部反复性的疼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对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多使用内镜介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这几类。结论:慢性胰腺炎患者多数都是因饮酒过度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根据患者的影像诊断来确诊,采取非手术方式是现在应用较多的方式。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义眼佩戴的护理,为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眼球摘除的60例14岁以下儿童的义眼佩戴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与儿童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对后期整形手术的意义,从而关心照顾患儿,手术后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及按时到院安放义眼。结论:通过义眼佩戴的护理可以提高眼球摘除儿童家长的依从性,为眼球摘除儿童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饶义;杨红云;胡力生;周丽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衰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PaO2和 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9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呼吸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赵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谈医院临床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达到以小的投入,取得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毒性、过敏、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新龄;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近年来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肿瘤随处可见的年代,甲状腺肿瘤亦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现将我院2012-9~~2014-9的178例 B 超对甲状腺进行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卿;张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分别采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0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46例。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黄体酮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略高于对照组患者(73.91%),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4.35%)略低于对照组患者(8.70%),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

    作者:沈冰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大专护生,随机将两个班级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实训后对操作进行考核,并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认可度均有明显差异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也有显著性差异性(p <0.01),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角色扮演法能激发护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雪冰;王学峰;阳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

    目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诊治。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重症肝炎组和非重症肝炎组,对两组分别依据肝炎严重程度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娩结局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肝炎组中有8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4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50.00%和25.00%;非重症肝炎组中有0例孕妇在分娩过程出现死亡,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有0例出现死亡,其孕妇分娩死亡率和新生儿分娩死亡率分别是0.00%和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妊娠结局中死亡率非常高,其预后处理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认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戈宏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的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以此来证明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实施血液透析质量评价指标之后,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即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文书的真实完整性都比之前有所优化。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使血液透析护理过程更加安全,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胜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彝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病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各民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情况都有着各自特点,作者通过对437例临床病例的观察、整理,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刘云波;韦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应用于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40例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眼压。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眼压为(22.41±1.82)毫米汞柱,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和(35.58±2.86)毫米汞柱,且差异较大,P <0.05。结论: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几率,降低眼压,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