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吉乐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综述);束晓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行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术9例,选择性清扫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12%)。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规范化手术的同时,注重治疗措施的个体化。
作者:吴志红;骆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收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共80例,其中35例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为对照组;其余4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随访观察组1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P >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患者的创口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艾尼瓦尔·买提尼亚孜;买买提阿布拉·亚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院的后勤护理支持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快捷、有序的后勤保障系统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强有力的保障系统,现代化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后勤在职能分工上有很大不同,其工作性质与医疗、护理工作密不可分,其工作性质的目的就是将医生和护士从繁杂的护理辅助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为病人服务。
作者:李珊珊;张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2月集中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40份,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血清标本未溶血,实验组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在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清蛋白、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及钾等指标上,经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检验等工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朴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 ICU 病房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 ICU 病房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相关资料。结果: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与 ICU 病房伤口感染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六个,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了手术时程(OR =4.13)、手术切口(OR =6.98)、ICU(OR =12.35)和预防性抗生素(OR =3.50)是伤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影响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护有利于降低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仕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小儿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40例)和个性化护理组(140例),探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小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个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29%(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患者,满意度较高,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倪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病率以及胎儿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高症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子痫发病率,提高胎儿的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莉芳;卫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有17例肢体瘫痪,有9例中枢性面瘫,有6例惊厥,有3例意识障碍,有2例语言障碍,有2例头痛,有1例感觉障碍。对患儿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16例、外伤6例、烟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HIV 感染2例、原因不明7例。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0例患儿的梗死灶位于基底的节区,有4例多脑叶梗死,有2例半球梗死,有1例顶叶梗死、有1例额叶梗死、有1例叶梗死、有1例丘脑梗死。结论: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为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常表现出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神经影像学表明基底节区的梗死比较常见。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临床护理期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8.0%。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4天后的疼痛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作者:蒋亚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诊治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临床诊断特点。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后,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多伴有吸烟史,或合并肺部感染等;所有患者痰标本送检实验室,经培养后检测结果显示较高的结核杆菌阳性率;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可知出现肺气肿表现,约80.90%(72/89),胸部 X 片并未发现典型肺结核影像学改变。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结核疾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后,可显现出病情复杂多变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表现,误诊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时注意诊断与鉴别,降低误诊率。
作者:沈克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成药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49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26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23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2组在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2组患者的 HBeAg 阴转率与抗 HBe 阳转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 HBeAg 阴转率和抗 HBe 阳转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成药的治疗方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护理人员应对该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作者:傅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将88例 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应用诺和锐30每日3餐前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 FPG、2hPG 及 HbAlc 均显著降低(P <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的胰岛素平均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T2DM疗效与直接注射给药疗效相当,但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且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更为简便,效价比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针对中药处方调剂中存在的处方书写不规范、分剂量不准确、服务水平较低的等问题,要努力提高中药调剂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制度,切实加强医院中药服务工作,
作者:高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态、心率情况、血压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季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43±1.03)mmol /L,餐后2h 血糖(9.34±1.8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86±1.55)%,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俞惠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胫骨骨折内固定采取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 ASA I 至 III 级胫骨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 I、II 两组,I 组15例患者使用股神经阻滞麻醉,II 组患者使用了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疼痛情况、平均动脉压(MAP)、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并发症。结果:I 组麻醉操作引起的肢体疼痛、MAP 的变化程度、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 II组;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接受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比较高,患者的痛苦小,生命体征稳定,因此在该手术中可以选择股神经阻滞麻醉治疗。
作者:汤殿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敏感度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4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5例斜视性弱视患者和35例正常儿童进行灵敏度对比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斜视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斜视性弱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视患儿弱视眼较非弱视眼灵敏度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灵敏度较斜视性弱视患儿低。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外渗致局部皮肤肿胀及皮肤坏死的护理。方法:对32例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出现外渗的患者临床预防和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无液体渗出,2例少量渗出,无1例发生大量外渗。结论:严格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可避免或减轻药液外渗的发生,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邵献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内科护理工作的健康教育的总结分析,研究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式。方法:以2013-2014年我院内科收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等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之前通过200例患者的调查,护理工作得到75%满意度,投诉率为25%,健康教育实施后,满意度提升至96%,投诉率仅为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还存在问题,但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策略,定能实现护理工作的更大进步。
作者:安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