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分打结评价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陈郑礼;杨长伟;吴曦;刘佳;孙瑜;吕开阳;栗景峰

关键词:
摘要:目的:如何利用"十分打结评价法"对学生课堂学习打结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自创的"10分打结评价法"对191名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员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即时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十分打结评价法"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能够客观量化的评估打结操作的结果,而且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护理支持中心的管理与应用

    医院的后勤护理支持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快捷、有序的后勤保障系统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强有力的保障系统,现代化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后勤在职能分工上有很大不同,其工作性质与医疗、护理工作密不可分,其工作性质的目的就是将医生和护士从繁杂的护理辅助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为病人服务。

    作者:李珊珊;张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产的疗效

    目的:探析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疗行中期引产的孕产妇1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0例,观察组采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凡诺,从胎盘排出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妇出血量三个方面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胎盘排出时间为(8.55±5.85)h,总产程(18.50±5.50)h,产妇出血(200.50±75.30)ml。对照组胎盘排出时间为(14.55±6.35)h,总产程(28.50±7.45)h,产妇出血(358.50±75.32)ml,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优良,可以降低产妇引产中出血及缩短引产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程书书;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应用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为传统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组间护理后在 SDS 评分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药物治疗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仁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症状之一

    目的:找出慢性疼痛的病因,认识验证发生慢性疼痛的疾病,用医治疾病来解除疼痛,让患者告别疼痛。方法:在慢性疼痛所在病位皮肤上进行观察。用药物喷洒在病位上,然后用揉摩方法,揉摩至皮肤上逐渐现出特异的病灶形态。为保证揉摩出现在皮肤上的形态不受揉摩操作本身影响,在揉摩经过的无病灶皮肤,不充血发红而保持正常状态。直接观察病灶范围、轻重、形态。继续在病灶上揉摩,让病灶充分显现,达到病症解除或缓解。部分患者记忆病灶为以往的损伤,部分观察到病灶形态轮廓,是损伤外物的周边轮廓挤压严重的结果,可直接判断为以往的损伤;跟踪观察不同时间的闭合性软组织挤压损伤(简称损伤,下同),也都存在损伤病灶,且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完全相同,说明慢性疼痛病位上的病灶为损伤病灶。结果:845例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上的慢性疼痛病例,全部有损伤病灶,病灶趋表减轻,疼痛解除或缓解,病灶消除疾病治愈。结论:疼痛是损伤继发疾病(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症状。

    作者:张怡曹;周瑞君;张蜀湘;曾保章;张辰;葛立新;方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5d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排气率、排便率、腹痛腹胀改善率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的排气率、排便率,有效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汶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47例临床观察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其中门诊诊断为乳腺增生病34例,住院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并存乳腺增生病13例,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作者: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门诊癌痛患者镇痛的麻醉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门诊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状况。方法:调查近2年我院门急诊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使用金额、使用频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频数(DDDs)多的是阿司匹林,少的是吗啡。费用高的是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低的是吗啡。结论:我院癌痛患者的镇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规范,符合肿瘤止痛的三阶段用药原则。

    作者:高连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小儿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40例)和个性化护理组(140例),探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小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个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29%(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患者,满意度较高,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倪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84例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处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腹腔脓肿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的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4例患者均经 B 超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腹腔脓肿,其中接受手术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8例,接受脓肿穿刺治疗的患者有13例,接受脓肿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有12例,患者脓肿症状均明显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结论:腹腔脓肿是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在临床上实施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脓肿症状,提高腹部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巴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舍曲林联合舒必利治疗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仔细观察并总结分析舍曲林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舒必利单独治疗法,观察组采取舍曲林联合舒必利治疗法。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96%VS78%),存显著差异(P <0.01);术后并发症率比较(24%VS44%),存显著差异(p <0.05),PANSS 总分及因子明显降低,但是两组无差异性(P >0.05);两组 TESS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随着治疗的深入,TESS 评分逐渐降低,呈现出无差异趋势。结论:结合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文献,舍曲林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病者效果更加明显,使得患者早日康保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8例胸外科病人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胸部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对于该病症应用护理以后的体会。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作考察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为49例,考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考察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7.96%,明显比考察组的77.55%高(P <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考察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因此人性化护理对胸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做好对胸外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选取葛根粉5kg,应用水煎法进行提取,分析主要成分的出膏率、提取率;通过 L9(34)正交实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结果:10倍葛根素水量、1.5h 微沸回流、3次提取是葛根素的佳提取方案。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工艺制备中药配方颗粒,有利于良好掌控质量。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与分析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观察护理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加强护理后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和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及口腔黏膜炎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孟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2例,对其实施剖宫产手术之后出现粘现象的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组的粘连情况与正常组相比,前者比较严重,比较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施手术之后,感染组的粘连发生情况比未感染组严重,两组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感染、子宫切口的位置异常是剖宫产手术之后引起粘连症状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进而才可以有效防止粘连的发生,增强手术的整体效果及质量。

    作者:古丽尼沙·吐尔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观察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83.33%。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22%。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康复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非常高,患儿的康复速度较快,值得推荐。

    作者:袁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人常规测量血压适宜护理时间的探讨

    本文为探讨高血压病人常规测量血压的适宜护理时间,通过对我院2013年6月9日-6月18日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3~55岁的高血压患者18人实施相同的降压治疗方案,结果证明上午测量血压应严格选择病人起床活动前,以便准确监测降压药物的疗效;下午可根据病人需要及工作特点固定一时间即可,无需严格控制。具体如下:

    作者:刘丹;魏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在以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实施治疗后,显效5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显著,并且费用较低,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丘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2例中医内服外洗治疗复发性湿疹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中医内服联合外洗应用于复发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复发性湿疹患者,将复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中药内服应用于92例对照组,中医内服联合外洗应用于92例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6.0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8.91%。观察组的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复发情况的总共有10例,复发率高达10.87%。观察组出现复发情况的总共有1例,复发率1.09%。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服联合外洗应用于复发性湿疹的疗效较好,没有复发的迹象,值得推荐。

    作者: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敏感度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4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5例斜视性弱视患者和35例正常儿童进行灵敏度对比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斜视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斜视性弱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视患儿弱视眼较非弱视眼灵敏度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灵敏度较斜视性弱视患儿低。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