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丽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提高血常规检测的精确度。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4月-2014年8月的健康体检人数120例,分别取不同部位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末梢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血(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时检验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大于2h、4h 送检的白细胞计数(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小于2h、4h 送检的结果(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冷冻保存和室温保存下的标本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数有很多,比如选用不同部位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的结果不一样,应选用静脉血并及时送检,以提高血常规检查的精确度。
作者:芮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轻接种 DPT 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9月768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接种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 DPT 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3%(P <0.05),而不良反应程度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降低儿童接种 DPT 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不良反应程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郑新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通过实验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差异较为的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而言,治疗组的近1、2年生存率为80.0%和50.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的明显(P <0.05)。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联合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使用。
作者:郭玉仁;郭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56例,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关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仅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抽搐,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切口出血。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卜宝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对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进行心理"正性暗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性暗示"能有效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胡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肿瘤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观察组34例在住院期间进行整体的疼痛评估、用药的护理干预和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因肿瘤引起的疼痛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除一例转院,一例中途出院 s 失察外,其余疼痛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在肿瘤合并疼痛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不适感,减少疼痛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季志全;王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组(45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下腰痛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术后2周、3、6、12个月早期护理组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康复效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尿蛋白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李元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日服25mg、10mg 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人,试验组64人,对照组每天服用25mg 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每天服用10mg 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负面情绪评分,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4.06%);试验组的 SDS评分(41.41±11.31)分、SAS 评分(40.92±1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SDS 评分(69.21±22.14)分、SAS 评分(63.02±20.51)分。结论:每天服用25mg、10mg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中,米非司酮的剂量为每天10 mg 可以更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并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9例,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用药、饮食、心理调节、运动生活护理等知晓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控制、血压控制达标率方面,从干预前的30.3%提高到60.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妹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平面 CT 重建对体内异物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113例体内异物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多平面 CT 重建在体内异物的诊断中安全有效,对于怀疑体内异物的患者均可进行多平面 CT 重建检查。
作者:金文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产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每种比重布比卡因的麻醉特点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作为临床布比卡因腰麻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式,完成穿刺后,根据布比卡因注射液比重的不同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ml,对照组产妇穿刺成功后注入0.5ml 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ml。观察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平面情况以及血压脉搏变化情况。主要对比两组患者注射药物之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状况以及产妇麻醉效果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效果均比较理想,有效避免了胎儿宫内缺氧的状况。观察组等比重的布比卡因对产妇血压的影响小于重比重布比卡因,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用药之后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产妇使用麻黄碱的频率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接受剖腹产的产妇临床麻醉中,采用等比重的布比卡因注射液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对产妇的血压影响比较小,麻醉后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避免胎儿宫内缺氧,麻醉安全性能极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雷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3至2014年接收的98例耳鼻喉内镜检查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评分结果均要比对照组优秀(P <0.05),两组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一些(P <0.05)。结论: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时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能够避免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必--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体制。公办养老机构在众多的养老组成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够以老年人的感受为首要条件。老年人在休养过程中,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的幸福指数80%来自心理感受,物质与精神双重体恤,才是大型公办养老院的工作宗旨。本文从二个方面阐述了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幸福指数的参考标准。
作者:任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就基层医院的超声科的一些限制因素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医疗事故发生进行分析,将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和仪器影响进行剖析,从事故中分析解决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基层医院超声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作者:徐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适度产程干预对产妇产程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阴道分娩方法治疗,给予常规产程干预,研究组,给予阴道分娩治疗,并进行适度产程干预,对两组产妇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定。结果:研究组产妇经适度产程干预后,影响临床产妇阴道分娩质量,分娩成功率可达96.0%,缩短第二产程(141.6±42.1)min,;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72.0%第二产程(168.6±22.1)min,两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临床产妇进行阴道分娩中,应用适度产程干预,可以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减轻阴道分娩疼痛,提高产妇临床分娩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在实际中应用推广。
作者:严光菊;唐明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总结亚低温状态下大面积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30例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30例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开展亚低温,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对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状况(GCS 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情况。结果:(1)GCS 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第一周、第二周 GCS 评分分别为(11.28±4.57)分、(13.45±5.4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NIHSS 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第一周、第二周 NIHSS 评分分别为(15.53±5.14)分、(11.53±5.7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大面积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意识障碍状况与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
作者:胡建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细化办理入院指引工作进行研究,提出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存在问题,探索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制定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入院服务流程,为有效提高住院病人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供参考。
作者:殷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流感预防二次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流感患儿家属120例,按照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流感二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流感患儿二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流感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对二次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对于提高流感预防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对比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人主要为正常的妊娠患者,而实验组50人主要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验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结果:据调查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而且总胆固醇、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相关性的特点。
作者:罗双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