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彦
目的:观察秋泻灵、妈咪爱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抽取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妈咪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79%,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秋泻灵联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并肺部疾病临床防治。方法:本次选取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的患者40例,均为我院神经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 =20)与加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n =2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选取的4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患者,治疗后肢体肌力恢复至Ⅲ-Ⅳ级,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偏瘫30例,植物生存1例,失语5例,康复4例。观察组无肺部感染情况发生,对照组9例,占45%;观察组自主咳痰率为100%,对照组为65%,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术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取沐舒坦加用对并发肺部疾病情况进行预防,明显降低了不良事件率,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对加快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方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62例,慢性58例)、正常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组设为观察组和正常人组设为对照组,应用 UBM对其进行检查并记录各项测量指标。结果:利用 UBM显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角膜小、相对晶体位置偏前、晶体厚、前房浅、眼轴短、睫状突肿胀、睫状体前置等症状。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 UBM下的解剖特点与临床理论一致,UBM在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上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通过实验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差异较为的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而言,治疗组的近1、2年生存率为80.0%和50.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的明显(P <0.05)。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联合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使用。
作者:郭玉仁;郭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医院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是医院工作管理的一个新视角。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在医院的工作方面也是重点,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在医院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得到了极其优异的成绩,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有极大地提高作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对待患者的态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增进了医院各个层次的竞争态度,彻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值得广大医院的推广,为新医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孙长安;刘珊;许岩岩;白雪;杨斌;路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放射科作为医院内部一个极为关键且不可忽视的检查科室,其中设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相关检查的结果,继而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影响。所以,切实保证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作,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维护,是十分有必要的。鉴于此,文章将对放射科设备经常出现的六大类故障进行说明且分析其发生原因,同时提出有效对策,以降低或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作者:王圭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对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进行心理"正性暗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性暗示"能有效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胡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2013年9月丁青县甘岩乡窘热寺发生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疫情,加深专业人员对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防控能力。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终实验室检测发现 A、B、E 型肉毒毒素。结论:该疫情为一起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钦艳;多布杰;刘光敏;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重点探索老年疝气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1月初至2014年12月末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观察这些老年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男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3.75%,女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2.86%。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差异(P >0.05)。男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15±10.52)分钟,住院时间为(5.86±1.18)天,女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98±10.85)分钟,住院时间为(5.84±1.24)天,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疝气手术不管是应用于老年女性患者还是老年男性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并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孙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38例,轻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10例,采用系统护理措施,改善呼吸抑制。结果:38例轻、重度窒息患儿,5、10min 复苏成功率均达到100%。结论:采用科学系统的复苏措施,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董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哮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7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进行1年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4.9%,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75.9%,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且对患者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 HSS 膝关节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时,温针灸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广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疝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8.46%/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底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完成此次研究,报名区民为120人,把120位居民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经过6个月的管理,对比两组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居民血压、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过群组管理,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体重等指标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开展群组管理的应用模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居民血压、体重等数值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谢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护理要点。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62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与基础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4%(30/32),满意度为96.9%(31/32),P <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金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提高血常规检测的精确度。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4月-2014年8月的健康体检人数120例,分别取不同部位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末梢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血(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时检验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大于2h、4h 送检的白细胞计数(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小于2h、4h 送检的结果(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冷冻保存和室温保存下的标本检测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数有很多,比如选用不同部位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的结果不一样,应选用静脉血并及时送检,以提高血常规检查的精确度。
作者:芮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B 组应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与 B 组的93.94%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 <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不良反应率为6.06%,显著低于 B 组的21.21%(P <0.05)。结论: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月萍;孟祥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协同模式在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经我科收治的肺癌晚期疼痛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平均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试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使用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的缓解率(95.45%)、生理领域(14.69±3.34)分、环境领域(13.78±3.42)分、社会领域(13.66±1.47)分、心理领域(15.16±0.49)分等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疼痛的缓解率(68.18%)、生理领域(12.18±3.06)分、环境领域(12.09±3.25)分、社会领域(11.56±1.29)分、心理领域(11.03±0.81)分等的评分。结论:对肺癌晚期的疼痛患者来说,采用协同模式后,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疼痛缓解作用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明显上升,患者较为满意。
作者:吴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药属于我国传统产业之一,中药的品质是其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政府正着手将 GMP、GAP、GSP 管理运用于中药行业,进而为中药材质量提供稳定且有效的安全保障。并伴随临床医师对中药材毒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并凭借我国中药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本文首先对毒性中药进行了分类,随后深入分析了毒性中药的相关鉴别方法,以期为提升中药品质服务。
作者:王慧;杜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采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肺癌晚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40/4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8%(36/4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讲,对其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潘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