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外阴阴道炎的护理

金健

关键词:儿童, 外阴阴道炎,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情的护理和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共接收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415例,采用了局部用药、红光照射及精心护理等方法。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被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的外阴护理是预防小儿外阴炎发生的重点工作,在治疗的同时,护理同样是治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邵氏易筋功十八式(医疗养生架)

    易筋功十八式是传统山西太极内家功法与中医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功法,以经筋论和平衡论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抻筋拔骨,调息吐纳,达到对颈、肩、腰、腿痛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一、一鹤冲天身体直立,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头正直,眼前视,身体放松,自然呼吸,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双手自身体两侧缓缓上举,掌心相对,两肩相合,举至与肩平,手与背拔长。放松,双手内旋,掌心向下,同时身体松腰松胯下蹲,掌心随身体下沉按至胯前,坐腕,双掌指尖相对。双掌向身体两侧抹开,同时双掌下按,身体直立,百会穴上顶把脊柱拔长。

    作者:邵继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性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老年性哮喘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护理满意率也显著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不仅可提高患者各个方面的舒适度,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冀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胃溃疡穿孔的治疗中其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急诊的70例我胃溃疡穿孔患者,对照组接受胃溃疡穿孔手术及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并接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7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中,观察组有33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其治愈率为94.2%;对照组有25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10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其治愈率为71.4%。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较,其观察组患者心理素质要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患者中具有有效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辅助能促使胃溃疡穿孔患者自身对其病症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熟知及术后注意事项,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进一步预防复发。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上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关临床经验,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肝叶切除手术,观察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①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2.22%,胆瘘感染率为16.66%,肝断面局部积液发生率16.66%,术后胆道出血率为5.55%,上述患者及其它无并发症患者均于(14.2±2.4)天后痊愈出院。②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结石残留率为11.11%,行排石治疗后痊愈,疾病复发率为16.66%,另3例合并肝内胆管腺癌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目前生存状态尚好。结论: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上的应用,安全有效,但是因肝内胆管结石病症的复杂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也存在复发风险,故而,单行该项手术虽为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术式之一,但是仍不可忽视其它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胆石症的相关因素研究与治疗进展

    胆石症通常是由于胆汗分泌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一种常见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单一,疗效不佳,中医有汤药,针炙等几种方法,因此临床可用多种方法共同治疗。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微波辅助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微波治疗仪双肺照射治疗与护理,同时对患儿进行专业的陪护,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对照组为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经统计学处理 P <0.01,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罗婷;顾绍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泌乳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50例初产妇,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7d 后泌乳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缺乳、乳汁不足例数更少,乳汁足够量例数更多(X2分别为4.348、6.640、5.333,P <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满足产妇哺乳知识需求,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泌乳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紫杉醇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疗效显著,但其有导致外周神经病变的副作用,本篇对紫杉醇导致神经病变的机制和中西药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高为;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方法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胆结石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胆结石患者160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80例,中医组患者采取中药利胆排石汤治疗,西医组患者采取鹅去氧胆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西医组(67.5%),P <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中医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小于西医组,P <0.05。结论:在胆结石治疗中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不良反应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蔡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口腔粘膜白斑的研究进展

    白斑(Oral leukoplakia ,O LK)是由匈牙利皮肤科医生 Er no Sohuimmer 于1887年首先命名。口腔白斑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异常性病变。WHO 已认定其属于癌前病变,被公认为口腔斑纹疾病中典型的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率为0.19%~19.18%[1]。口腔白斑从癌前期到真正变为癌可以经历几年到十几年,而且大部分口腔白斑可长期处于良性状态不发生癌变,只有少部分会发展成癌。病因至今不明,但有研究认为其跟口腔的局部长期刺激有关,例如:吸烟、咀嚼槟榔、破碎的牙冠和不良修复体的长期刺[2]。口腔白斑是常见的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粘膜病之一。国内外对其发病率和癌变率的报道高低不一。本文根据近期国内外文献研究白斑的相关进展。

    作者:袁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细节护理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14d NIHSS 评分(19.52±4.13)、(25.29±4.08)显著优于治疗前(36.48±6.12)、(35.62±6.04),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宣教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综合优质服务,从而避免重复流产和非意愿妊娠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候诊大厅做门诊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的原理及方法、人工流产的危害及并发症、避孕方式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在个体宣教室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宣教、交流、知情选择,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放置宫内 IUD 或皮下埋植避孕。并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电话随访和健康宣教。结果:我科自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得到了门诊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好评,大大减少了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和降低了患者再次意外怀孕,更好的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使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得到全面、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吐鲁番地区艾丁湖乡干店村2014年10~12月发病并经实验室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48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附近范围内无胃肠炎症状的6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15例,占31.25%;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21例,占43.75%;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43例,占89.58%;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27例,占56.25%。对照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 5例,占7.69%;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 7例,占10.77%;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35例,占53.85%;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11例,占16.92%。两组以上4个因素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纠正婴幼儿的吮指习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 RV 腹泻高发季节减少外出和与其他儿童接触可降低婴幼儿 RV 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3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加强救治过程中的急诊护理,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例,经急诊整体全面的护理后,治愈29例,占96.7%,1例死亡。患者护理度为96.7%。相较干预前 SAS、SDS 评分,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这意义(P <0.05)。结论:急诊救治镇静安眠类药物引发的中毒患者中,需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医生救治配合,重视开展心理干预,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董顺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孕妇与新生儿脐血及对应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比对分析

    目的:研究孕妇与新生儿脐带血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比对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新生儿脐血以及对应儿童静脉血,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及人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56.7%、53.3%、3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eAg 阳性率分别为38.3%、31.7%、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与新生儿的乙型肝炎阳性率较为接近,母婴传播明显,经对新生儿治疗干预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阳性率显著降低,因此应及时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治疗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作者:朱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膝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膝盖骨的关节炎、腰椎间盘的突出症是当前较为常见的关节类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人、骨膝关节与腰间盘受损的问题,常见的病理表现是膝盖关节疼痛,活动受损,膝盖骨疼痛,收到严重的运动限制,而膝盖骨关节炎的发生于腰椎间盘的病症有一定的关系,方法:通过合理的认识膝盖骨关节炎问题、腰椎键盘突出病症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临床实验表现中合理的认识病情问题,有效的控制膝盖骨关节炎问题、腰椎键盘突出症的发生或增重。结果:临床实验方法认识膝盖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的实验与研究,对于腰椎间盘产生病症的原因,与膝盖骨关节炎之间发生病症的关系。结论:确定膝盖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炎症之间的病症相似程度,合理的认识关节炎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病症关系。

    作者:祝根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 philips64排螺旋 CT 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韧带损伤6例,半月板损伤8例,关节腔积液13例,骨质改变 3例,确诊率为100%;对照组采用 CT 检查韧带损伤5例,半月板损伤4例,关节腔积液10例,骨质改变2例,确诊率为70%。讨论:核磁共振应用与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有着较强的评估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54例病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 BRMS 评分分别为(29.1±4.4)分、(17.7±3.8)分、(12.0±2.1)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有效率依次为73.9%,91.3%,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62.9%,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爱民;安善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为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协同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和降低血压,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付笔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误诊漏诊31例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常见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1例成人先心病确诊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31例成人先心病患者中曾被误诊28例,漏诊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成人心脏病,懂得心脏超声知识的临床医师和懂得临床知识的超声医师是减少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误诊漏诊的保障。

    作者:杨艳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