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笔林
目的:探讨100例除烦宁心汤对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门诊收治的难治性上神经分裂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除烦宁心汤。结果:经过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可以知道,实验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效下降,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为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00%,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除烦宁心汤对于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增加知觉、思维、情感的感知,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孙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在不同临床阶段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值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5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 HBV 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慢性 HBV 携带者(A 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者(B组)97例,乙肝肝硬化者(C 组)73例,原发性肝癌(D 组)38例。定量检测所有患者血清 HBsAg 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从四组患者的 HBsAg 定量值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 A 组、B 组、C 组、D 组;②HBsAg 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s =-0.482,P =0.000)。结论: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延长,其体内的 HBsAg 定量值逐渐下降,HBsAg 定量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性。
作者:阳凤涛;孙良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为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联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协同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和降低血压,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付笔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患者在科学饮食、用药管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引发的主要原因是为下肢浅静脉出现血流障碍所致,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小腿慢性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浅静脉伸长、扩张以及四肢乏力等。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小腿内侧,严重的可向上扩展,直达大腿内侧,甚至全下肢都可看到迂曲成团的曲张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大隐静脉曲张占90%以上。然而,在目前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而来,优质安全的围手术期护理很重要。
作者:刘彩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序贯疗法联合 FESS 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 FESS(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以及鼻粘膜纤毛传输速率。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积分以及鼻粘膜纤毛传输速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联合 FESS 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促进患者鼻窦炎术后粘膜上皮化,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高血压疾病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8例高血压病患,对其危险性实行分层,开展针对性的医治措施,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病患,治疗之前高度危险性组有25例(32.05%),中度危险性有35例(44.87%),低危险组18例(23.08%);通过治疗之后高度危险性组有10例(12.82%),中度危险组有20例(25.64%),低危险组有48例(61.54%)。治疗后危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够有效指导病患的临床治疗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减少感染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390例手术病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50%,护患纠纷发生率0.50%,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50%,护患纠纷发生率4.00%。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心内科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瑾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综合优质服务,从而避免重复流产和非意愿妊娠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候诊大厅做门诊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的原理及方法、人工流产的危害及并发症、避孕方式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在个体宣教室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宣教、交流、知情选择,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放置宫内 IUD 或皮下埋植避孕。并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电话随访和健康宣教。结果:我科自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得到了门诊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好评,大大减少了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和降低了患者再次意外怀孕,更好的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使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得到全面、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3例,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赖凤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时应用加味补络补管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结核科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加味补络补管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2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4%,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加味补络补管汤可有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推广使用。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就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0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达到了10.34%。为主要的中转开腹原因是盆腔粘连,占到了63.89%。无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9.52%,有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2.50%,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以盆腹腔粘连为主,术前加强评估,术中加强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中转开腹,这样能够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唐艳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0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盗汗、头晕、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乏力、月经改变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80例患者控制7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我们收治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60例小儿腹泻患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把1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8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使用临床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家属满意度高;对照组治疗效果稍差,住院时间长、家属满意度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风险,减少儿科护理的风险系数,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方法:讨论儿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风险的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病人的沟通技巧,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结果:减少护理出现差错,加强医患的关系和谐,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盛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俗语讲,是药三分毒。在用药的过程中,药物也存在着些许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儿童这类人群,探讨了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燕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应用在 ICU 重症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ICU 接诊的重症胰腺炎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ICU 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 APACH Ⅱ评分,值得借鉴。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50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 Kamofsky 评分。结果:48例随访成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42%,共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治疗前,患者的平均 Kamofsky 评分为(43.7±8.6)分,治疗后为(71.4±10.2)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显著,结合腹腔镜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生升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