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笔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成为医院就诊人群中的主流。静脉穿刺是老年护理中的一项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能有效减少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和急诊时争取治疗和抢救机会。
作者:谢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原高血压患者管理办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血压控制率以及规范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管理之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也是实验组患者较高。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者痛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宗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而对照组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 <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纪玮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7.14%)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期间急性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持续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统计发生率,与干预前6个月间的发生率进行对比,找出有效的护理策略。结果:干预前后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下降。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期间予以积极的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蔡佩璇;曹红丹;唐雪雁;张朝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换在采取中医辨证治疗上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与2013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86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在西药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对照组患者经采取西药传统疗法,总有效率为76.74%,43例观察组患者经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总有效率为95.3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向英雄;陈顺洪;卿先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 Wernicke 脑病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例 Wer-nicke 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6例 Wernicke 脑病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通过全方位精心的护理,及时补充维生素 B1是治愈并改善 Wernicke 脑病的关键。
作者:潘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作者:唐刚;徐强;郜攀;王笑梅;王剑;司良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为干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测和评定出院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知 p <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治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孙二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痉挛发生率及痉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与 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膀胱冲洗时间,降低痉挛发生率,进一步为术后膀胱痉挛症状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据。
作者: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改善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在护理时应注意患者的戴机指征、保持气道的湿化和呼吸道的畅通,并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针对性调节。结论:在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同时要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天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微生物检验情况作为对照组,而2013-2014年作为研究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标本数10000份,回顾性分析两组期间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0000份标本数检出阳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研究分析,探查其流行病学情况,不断提高检验与诊断水平,可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提供借鉴,值得重视。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踝关节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刘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总结和分析了1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院内毛霉菌属感染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18例患者中肢端感染6例,腹部切口感染12例,经过递增法注射静脉用药脂质体两性霉素 B(Amb)治疗之后,死亡 8例,死亡率为44.44%。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毛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严密的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马锡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示轻度疼痛,对照组则为中度疼痛,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则为88.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华;于春锐;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求分析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名冠心病患者,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采用行为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行为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患者也对行为护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说明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相潇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只有权力公开、透明才是沟通的起始,自媒体为权力运行公开化提供了监督力量。自媒体中微博是其中间力量,我们以微博为主线研究自媒体对政府沟通的影响。
作者: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与焦虑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评分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焦虑评分均有一定改善(P <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疼痛与焦虑等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疼痛与焦虑,值得借鉴。
作者:杜红玲;冯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 B 超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主要的方法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11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其 B 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的 B 超诊断价值实施总结与分析。在114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实施分析比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 B 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其诊断符合率是90.35%,而发生误诊情况的患者为11例,其误诊率是9.65%。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超声检查既操作简便快捷,且具备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急腹症检查方法,但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严密的对声像图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以此降低误诊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挫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试验组50例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做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试验组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溃疡有效率位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试验组 HP根除率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具有更明显的疗效,临床不良反应小,HP 根除率高,较适合临床普及运用。
作者:张经波;汪荣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