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吉
目的:研究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颅内出血性脑膜炎的新生儿120例,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颅内出血性脑膜炎,将12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头孢三嗪;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美洛培南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调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和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9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0.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62.5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性脑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控制患者高血压病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我市某社区内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同时接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1856例患者,对其习惯、血压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患者通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后,其血压以及相关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采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国内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次重要转变。方法:药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则是培养一流的掌握药物基本规律并能加以运用的医疗领域技术人才。结果: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细化。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承关系。结论:本文意在通过厘定二者的关系,来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并由此获得一个有效的教学效果提升通道,从而让素质教育为药理学教育发展打下深厚基础。
作者:甄睿新;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0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盗汗、头晕、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乏力、月经改变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80例患者控制7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坤宝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病理类型、切口类型等对于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确诊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类型并分为两组,即探查切口患者45例,麦氏切口患者7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试验中探查切口患者感染人数为10例(22.23%),麦氏切口患者的感染人数为2例(2.67%);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类型和病理类型,因此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推荐使用麦氏切口。
作者:王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科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22例腹股沟疝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和临床治愈率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有效术式,具有手术用时短,术后疼痛轻,临床治愈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阿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6例,再将这46名患者再随机地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化疗后用我院常规的西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给药基础上加以中药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对胃肠道反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使用中药的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减少,食欲也增加,这说明中药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反应,临床上可以联合西药或者单独进行使用。
作者:叶荣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创撑;田景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收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口服氯丙嗪予以治疗,经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脏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肝脏的 AST、ACP、ALT、GGT 等指标均出现了变化,对照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稍稍升高(P<0.05),但经8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同时 AST 也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P<0.01),但经8周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伴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治疗中应谨慎用药,及时进行预防及补救,减少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治疗的顺利。
作者:徐亚莉;王妮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评估几种方法在家畜布鲁氏菌鉴定中的作用,也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家畜布鲁氏菌不同菌种在牛、羊间的感染率及在不同家畜间的转移情况,在南北疆3个采样点,共收集病原学组织(牛、羊流产胎儿)病料263份。经细菌分离加凝集试验得到20株可疑布鲁氏菌,对上述可疑菌株经VirB8-PCR 和 AMOS -PCR 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了16个布鲁氏菌株,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另7株为牛种菌。试验结果显示,采样点家畜中,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3.4%,而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2.6%。而没发现不同家畜间菌种转移。上述方法中,AMOS -PCR 方法有特异性高、便利、快速等特点,在布鲁氏病病原学鉴定中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多里坤·努尔沙发;米吉提·莫合他尔汗;阿曼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至2014年在我科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患者总共510例。此次研究选取这4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结果:41例患者中,11例患者是西医方式进行治疗,30例患者实行中医方式进行治疗。结论:中医治疗方式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过程中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由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医生应该采取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方法,灵活治疗,采取适合患者自身的治疗方式,以保证取得佳效果。
作者:王延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起搏器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经验。方法: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对34例埋藏式起搏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结果:34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整体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邢倩;朱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索利那新联合行为疗法在对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20例患者,对其改用索利那新,并配合行为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改用新的治疗方法后,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尿流动力指标有差异变化(P <0.05)。结论:使用索利那新联合行为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不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较少,可以临床大量应用。
作者:田野;吴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24)和对照组(n =24)。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产前护理,即心理护理、产科知识宣教及支持干预等。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 <0.05)。结论:系统化产前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单一化疗对照组和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血清 CA19-9及 CEA、T 淋巴细胞及亚群、生活质量等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证候表现:治疗组总有效率88.21%,对照组57.89%,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 CA19-9、CEA 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 <0.05),经治疗后两组比较有差异(P <0.0);两组 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 CD4/CD8值无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钟璧瞡;奚颖;党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微生物检验情况作为对照组,而2013-2014年作为研究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标本数10000份,回顾性分析两组期间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0000份标本数检出阳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研究分析,探查其流行病学情况,不断提高检验与诊断水平,可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提供借鉴,值得重视。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尿路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分为上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两种类型,有资料表明,上尿路结石患病率高于下尿路结石。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中,效果与以往相较有很大提升。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接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对其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利。本文主要介绍尿路结石治疗的方法及其进展。
作者:王梅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了预防与控制五官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五官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能力,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全、完善和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责任到人等措施。
作者:申勇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