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庆;王静娴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消极情感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273名农村留守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留守妇女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满意度问卷(LSIB)进行评估.结果:①农村留守妇女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同地域已婚农村妇女,焦虑水平与之持平,留守妇女的生活满意度低于普通人;②家庭关系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也可通过焦虑、抑郁等消极情感进行负向预测,丈夫回家频率作为调节变量,能缓冲消极情感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结论:抑郁与焦虑等不良情感在家庭关系与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丈夫回家频率的调节.
作者:曲苒;倪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喜好度评定任务,考察情绪性背景对情绪人脸评价的影响.方法:以26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描述积极和消极情景的语句为启动刺激,快乐和悲伤的人脸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人脸的喜好度进行主观评定.结果:当情绪语句和人脸的情绪价一致时,被试对人脸的喜好度评分更高,即出现了语句-人脸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对消极语句背景下的积极人脸的喜好度显著低于积极背景下的消极人脸.结论:对人脸的喜好度评估不仅取决于人脸的情绪类型,还受到了背景信息的影响.
作者:刘宏艳;赵小俊;蔡佳烨;胡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辽宁某高校105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4.7%,不同性别睡眠障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②孤独感与日常生活干扰、戒断症状、网络关系、过度使用、耐受性及智能手机成瘾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总分与睡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③回归分析可见智能手机成瘾在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④多组群分析性别在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减少孤独感,降低智能手机成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作者:李丽;梅松丽;牛志民;宋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验认知应对在女性乳腺癌患者神经质人格与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取638名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用大五人格问卷简版神经质分量表(FFI-N)、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进行调查.结果:①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神经质人格、非适应性认知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性认知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②适应性认知应对在女性乳腺癌患者神经质人格和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55%,非适应性认知应对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32%.结论:认知应对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神经质人格和生活质量关系中的重要中介变量.
作者:李玲艳;李诗晨;王瑜萍;杨玉玲;朱熊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学生外倾性、自尊、积极应对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小五人格量表的外倾性分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的积极应对分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23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外倾性、自尊、积极应对和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外倾性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自尊和应对方式在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自尊-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外倾性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自尊、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等间接路径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牟晓红;刘儒德;庄鸿娟;王佳;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验感恩干预对正在服刑的暴力型犯罪者的攻击性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北京某男子监狱65名暴力型犯罪者,其中干预组36人,每晚接受细数感恩干预,为期5周;对照组29人,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两个阶段,对所有被试使用感恩量表、攻击性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施测.结果:控制基线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干预组后测阶段的感恩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攻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干预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中,干预后的感恩水平提高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基于感恩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暴力型犯罪服刑人员的主观幸福感,降低攻击性,而且干预完全是通过提升感恩水平进而对提高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
作者:邓衍鹤;朱一杰;李毅;刘翔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的异常,为寻找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异常内表型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对27例精神分裂症、26例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以及27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结构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的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健康同胞存在左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以及右侧丘脑的体积增大,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下降以及右侧丘脑体积的增大;与其健康同胞相比,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其中,左侧额上回的灰质损失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总分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呈显著相关.结论: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脑灰质体积下降,而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则存在脑灰质体积增大.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增大可能是使其免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代偿性改变,这些异常的改变可能反映了健康同胞对其遗传易感性相关的脑区灰质异常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作者:黄存良;刘畅;薛志敏;蒲唯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对青少年自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传统受欺负问卷、抑郁量表和自杀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3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13.4%、5.4%、2.2%.②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与抑郁、自杀显著正相关(r=0.15~0.29,Ps<0.01).③总体上,网络受欺负、传统受欺负对自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30.6%),抑郁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ZSobel=3.35、4.48,Ps<0.01).④在男生群体中,抑郁能够部分中介网络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完全中介传统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而在女生群体中,抑郁能够完全中介网络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部分中介传统受欺负对自杀的预测.结论:青少年受欺负对自杀有显著影响,抑郁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并且中介作用模型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黎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源记忆监控能力,并研究患者源记忆监控能力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部源记忆监控范式对47例处于疾病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9名正常人的源记忆监控能力进行测试.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项目记忆和源记忆正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总体源记忆监控准确性和旧词源记忆监控准确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总体源记忆监控准确性和旧词源记忆监控准确性均与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源记忆监控能力受损,源记忆监控能力与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
作者:朱勇;谢雯;陈新贵;靳胜春;张蕾;余凤琼;朱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不同的购买类型即体验购买、实物购买与幸福感的关系,同时考察物质主义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方法:研究1采用回忆范式,让被试自由回忆一次印象深刻的购买,研究2采用启动范式,以某一物品启动被试的体验购买或实物购买,之后被试完成购买幸福感问卷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结果:体验购买消费者的幸福感程度显著高于实物购买,且这种关系不受消费者物质主义水平的调节.结论:相比于实物购买,体验购买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作者:曾陶然;徐凤;蒋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HIV/AIDS压力量表(SS-HIV)进行初步修订并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探讨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将在中南地区某市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受治疗管理服务的PLWHA作为连续样本招募人组,共得到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样本376人,采用中文版HIV/AIDS压力量表(CSS-HIV)、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等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项目分析进行条目筛选,采用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区分效度进行效度评价,采用分半信度、重测信度、Cronbach仅系数进行信度评价.结果:①项目分析显示在原始量表的基础上剔除1个条目,保留22个条目;②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示CSS-HIV共提取3个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359%,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22条目的中文版量表模型拟合数据优,各指标为x2/df=3.066,CFI=0.892,GFI=0.866,NFI=0.849,IFI=0.893,RMSEA=0.074;有HIV相关症状的患者压力得分明显高于无症状者;CSS-HIV压力总分与抑郁得分、焦虑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0.703.③量表分半信度为0.884,重测信度为0.84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2.结论:HIV/AIDS压力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研究我国PLWHA人群的压力状况.
作者:邱阳阳;罗丹;牛璐;彭碧华;王敏;陈曦;肖水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编制成人依恋内部工作模型问卷,初步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施测854名大学生,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其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依恋内部工作模型问卷共包含22个题项,包含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两个高阶因子,自我模型分为一般自我和人际自我,他人模型分为他人善意、他人可得和他人支持,拟合指标较好(x2/df=3.873,GFI=0.925,AGFI=0.907,NFI=0.899,CFI=0.923,RMSEA=0.058),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3~0.922之间,问卷各子维度间均显著相关(Ps=0.357~0.881),与自尊(Ps=0.325~0.635),信任(Ps=0.369~0.683),依恋回避(Ps=-0.198~-0.424),依恋焦虑(Ps=-0.170~-0.322)显著相关.结论:依恋内部工作模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对成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进行测量.
作者:王斐;苗冬青;许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叙事观点为人格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叙事认同是近来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研究者已对叙事认同的理论、影响因素及叙事认同的发展进行了诸多探讨.当前叙事认同研究的大挑战来自认同构建的稳定性及叙事认同与虚构记忆的关系.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生命故事的特征与积极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及文化背景在叙事认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叙事认同的理论,注重叙事认同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
作者:何承林;郑剑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汉语听写困难儿童在处理一般图形时视觉的整体和部分加工特点.方法:从三、四、五年级的儿童中,筛选出听写困难儿童22名,同时选择年龄、智力水平相当的对照组儿童24名.实验l采用形状变化探测任务,以由小图形构成的大图形为视觉材料(所有大、小图形均为三角形、圆形、方形或菱形四种形状),要求被试在大图形发生整体变化、部分变化两种条件下作出判断,记录正确率和反应时;实验2采用整体部分同时加工任务,以与实验1类似的视觉材料作为刺激(区别在于所有大图形由与之形状不同的一种小图形构成),要求被试判断大、小图形中是否包含圆形和三角形,记录被试在整体判断和部分判断两种条件下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在实验l中,整体变化条件下,听写困难组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落后于对照组儿童,部分变化条件下两组被试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2中,整体判断条件下,听写困难组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显著低于对照组,部分判断条件下,两组被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写困难儿童在一般视觉材料的处理中表现出整体加工落后、部分加工良好的特点,这与听写困难儿童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一笔一划地书写、无法写出完整字形的表现相符合.
作者:谭雅倩;刘翔平;齐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修订适合我国中高年级小学生使用的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ERQ-CA-C),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三个城市三所小学的1103名小学生,对儿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聚合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结果:问卷的10个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认知重评分量表各项目校正后的题总相关为0.36~ 0.62,表达抑制分量表各项目校正后的题总相关为0.52 ~ 0.57.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9、0.75,间隔8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3、0.70.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修订后的量表结构和项目与原量表相同.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情绪调节具有跨性别和跨年龄的测量等值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儿童人格特质各维度、抑郁情绪之间相关显著,显示较好的聚合效度.结论:修订的中文版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中高年级小学生情绪调节的测量工具.
作者:陈亮;刘文;张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不同的话题提出者以及情境效应对夫妻互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对106对新婚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录像,并采用爱荷华家庭互动编码体系(IFIRS中文版)对行为编码.结果:①从总体上看,妻子比丈夫有更多消极行为,丈夫比妻子有更少的积极卷入行为.②丈夫在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话题中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多的积极卷入;而在对方的社会支持情境中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妻子都是在对方的话题比在自己的话题中有更多积极情绪,更多积极卷入行为.结论:夫妻互动模式受到话题提出人和情境的交互影响.
作者:琚晓燕;方晓义;李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工作重塑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北京多所中学的384位教师为调查对象,探究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以及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结果:①工作重塑、工作投入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均呈正相关;②工作重塑可以正向而且显著直接预测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同时又通过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预测作用.结论:教师工作投入在工作重塑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有中介效应.
作者:耿庆岭;韦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社会资本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566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①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线上社会资本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线上社会资本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②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会通过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线上社会资本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闫景蕾;武俐;孙萌;崔娟;梁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影响网络成瘾的路径有三条,自我隐瞒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影响网络成瘾.结论: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在自我隐瞒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作者:丁倩;魏华;张永欣;周宗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单、双相抑郁组、健康对照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为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提供参考.方法:人组单相抑郁患者17例、双相抑郁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28例,以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对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进行预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单、双相抑郁障碍显示了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显著减少;与另两组被试比较,单相抑郁障碍显示右颞上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少;相关分析显示双相抑郁障碍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单、双相抑郁障碍以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下降为共同特征,而右颞上回灰质体积差异显示了两种疾病神经解剖结构差异.
作者:胡爱民;薛志敏;刘哲宁;王鹏;贺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