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辛国祥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肿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肿瘤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 =50),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对照组仅进行单纯化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完成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呕吐情况以及进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淋巴结病变,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但以颈部淋巴结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1]。单纯用药不但疗程长,且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淋巴结有完整的包膜,抗结核药物很难进入淋巴结内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2]我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核,与胸外科联合手术,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治愈出院。本文将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肖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灵武市中医医院内一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罗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促进检验与临床良性互动

    本文通过知识宣教、建立考评制度等方式,对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进行强化,以此来促进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之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进而提高医院临床检验的整体质量。经过相关实验显示,加强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提高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

    作者:蒙恺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门诊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自制一份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2份问卷,且收回12份,收回率达100%;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4.41±0.13)分,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4.42±0.14)分,护理安全培训与教育(3.93±0.10)分,上岗前培训(3.82±0.16)分,安全法规常识(3.25±0.09)分,沟通与协调(3.21±0.08)分,药品标识(3.92±0.02)分,急救意识与能力(3.67±0.14)分,护士排班模式(2.51±0.13)分。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学习护理安全法规常识,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尽大可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官晓筠;代伟丽;安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产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剖宫产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在分析产妇临床病情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发生腹胀的总共有42例,发生率为14%。研究中发现引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腹肌无力、术前饮食不当、气体吞咽、长期卧床、胃肠道准备不充足等。结论:临床中,根据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将这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整体护理,可以明显的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银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电解质紊乱机制与临床护理特点

    目的:观察分析颈椎骨折伴随脊髓损伤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基本机制以及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脊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在入院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时间以及具体表现,检测患者血清钠、血清氯、血清钙、以及血清钾的取值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在入院后2~10d 内出现电解质紊乱表现,平均时间为(5.6±0.9)d。电解质紊乱具体表现方面,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钙血症以及低钾血症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以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为常见,掌握电解质紊乱机制发生规律,实施针对性护理,是控制环节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径。

    作者:荣元;孙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临床检验系的认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常规血脂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中常规血脂检查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心血管异常患者80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 -C)、血清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 A1(ApoA1)、总胆固醇(TC)水平,并就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展开对比。结果:心血管疾病组 Lp(a)、TC、LDL -C、ApoB 显著高于对照组,HDL -C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ApoA 无明显差异(P >0.05)。心血管疾病组血清 Lp(a)水平明显增高,对照组在正常参考值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2×2矩阵法对测定值计算,相较其他血脂指标,Lp(a)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居更高水平,其中准确率为76.2%,特异度为89.5%,敏感度为64.2%,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血清 Lp(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需结合其它指标,以明确检出危险状况,指导治疗。

    作者:王品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这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云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佳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析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超声内镜引导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蕊;周波;肖寅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重症监护护理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索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重症监护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计19例(63.3%)患儿基本治愈,2例(6.7%)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3.3%,显著优于对照组43.3%的基本痊愈率和63.3%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实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增强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的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娟;李静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20例(66.7%)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氯唑沙宗片清洁检验方法的验证

    复方氯唑沙宗片清洁检验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参照该品种含量测定项下要求,同时为更简便快捷地判断能否达到清洁效果,清洁检验方法采用限度检查法,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化学残留限度检查。

    作者:霍冬梅;王波;张艳;付金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MPs及其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oproteinases,MMPs)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 EC M)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胖瘤细胞的分化、生长、转移等过程。本文从MMPs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陈真;姚品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名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院前急救培训的探讨

    为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培养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选择标准,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也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措施也不尽相同,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能和各种抢救流程,因此,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崇君;马占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对比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异。方法: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将各种已得到证实的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结果: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患者中探讨及运用,其优势性及临床可行性已甚为成功。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变化巨大,值得推广。

    作者: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