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冬梅

关键词:基层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予以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基层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曲安奈德痛点注射治疗骨科软组织慢性损伤探究

    目的:针对在骨科临床当中出现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情况行以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的方法效果,以及其所具备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当中的60例骨科患者,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完成痛点注射,观察效果。结果:在选取的60例患者经过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之后,有3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有2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总体有效概率为93.33%。并且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骨科临床当中,针对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情况行以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注射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安全稳定,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陈江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32/3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26/3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促进尽早康复,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所有患者的信息录入系统里,从信息的登记、修改、查询、审核、反馈、汇总等方面进行,在护理时按妇产科具体情况合理操作。为了提高护理效果,将妇产科信息管理分为护理、治疗、生产、康复、婴儿发展、查询、互助交流等区域。结果:为了保证信息完整,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记录资料,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妇产科护理信息化管理有效性提高,提高护理效率,让妇产科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作者:施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急诊分诊的正确率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前线,其特点是患者多、起病急、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等。分诊是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口,分诊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能否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急诊分诊的正确率,确保让每位急诊患者都能尽快得到救治。

    作者:李秀英;麦吕芬;冯秀燕;庞飞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的探索

    病种成本核算是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延伸,将为医院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以病种成本核算为指导,科学开展病种核算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将会分析病种成本核算的概念,病种成本核算运用的存在问题,为推进病种成本核算的应用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作者:王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接尿器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对接尿器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患者阴部皮肤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糜烂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其中有28例患者能够自主控制排尿,8例患者好转,另有3例患者经过康复训练之后,病情改善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对接尿器致阴部皮肤糜烂老年尿失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处愈合,改善因尿失禁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艳;刘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0例体检人员。给予对照组末梢采血,观察组肘前静脉采血,比较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 RBC 为3.69±0.82(×1012/L)、WBC 为5.3±1.2(×109/L)、PLT 为212.9±82.1(×109/L)、Hct 为0.38±0.05(l /L)、Hb 为120.1±16.1(g/L);对照组 RBC 为3.77±0.64(×1012/L)、WBC 为6.2±3.4(×109/L)、PLT 为226.2±29.06(×109/L)、Hct 为0.44±0.12(l /L)、Hb 为130.1±12.7(g/L)。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肘前静脉采血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检验准确性高,可推广运用。

    作者:顾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将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应用于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的患者100例,并随机的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有52人,参照组有48人。对参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乳酸杆菌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经过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5.00%,参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74.29%,研究组应用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仅应用乳酸杆菌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治疗采用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共同治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将阴道内的微生物分布有效的改善,同时清洁阴道,具有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的意义。

    作者:施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转移性肝癌72例患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癌灶行手术切除者34例,未手术切除原发灶者38例;通过 DSA 造影证实72例患者中,病灶为乏血供患者30例,富血供患者27例,中等血供15例,对于肿瘤病灶为富血供、中等血供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乏血供病灶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原发癌灶手术切除组半年生存率(76.5%),较未手术切除者(36.8%)具有明显性差异(P <0.05)。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患者半年生存率(78.9%),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患者(29.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如果患者情况良好,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辅以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根据其血供不同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景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63.0%,两组差异性比较明显,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疮护理及进展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对于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冠心病伴心理障碍的患者一共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观察组A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米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B组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率以及焦虑抑郁的状态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两组患者疾病的症状也有了显著改善。结论: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在疾病的早期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伍永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症状施药,存在腹痛。反酸的患者服用20mg 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存在腹胀、嗳气的患者每次给予10mg 的潘立酮治疗,每天2-3次,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症施药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理论在肿瘤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医理论在肿瘤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于我科进行顺铂化疗的肿瘤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所有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理论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研究组42例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强度要显著弱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实施中医理论的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熙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2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记录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仅获得75.00%的临床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6%)(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氯沙坦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氯沙坦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qd)+氯沙坦片(50mg bid)治疗12周;入选健康人97例作为对照,测定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治疗前联合组的肾功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进行比较,差异都明显为(P <0.05)。结论;在对患者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与氯沙坦片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王巨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癌痛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效果,为本领域规范癌痛护理常规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将40例癌痛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分别对疼痛、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便秘的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宏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一例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接触者的影响

    介绍系统护理干预对乙肝大三阳患者接触者的影响,为阻断家族性传染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家族中发现有乙肝大三阳患者,即对可能的接触者进行评估,排序解除密度程度,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从密切接触、一般接触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阻断了乙肝的传染。

    作者:虞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以胃镜检查病患为对象,总结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胃肠科2014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胃镜检查的72例病患,同时将其分成2个小组。实验组检查程序中接受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而对照组则仅接受丙泊酚。结果:2组病患在失去意识的时间、用药剂量、麻醉分级以及呼吸抑制状况等方面均有差异 P <0.05)。结论:在无痛胃镜中,选择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有助于控制丙泊酚整体使用剂量,在缩短病患苏醒时间的基础上,还能控制呼吸抑制状况的出现,可推广。

    作者:卢政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粘性弹力绷带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粘性弹力绷带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对相关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和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本院行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54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发生囊袋出血1例,腰背痛9例,切口痛11例,失眠8例;平均住院日8.9±2.3天;观察组发生腰背痛2例,切口痛4例,失眠2例两组患者比较,平均住院日6.2±1.9天。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舒适度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用粘性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不用沙袋压迫,不增加囊袋出血的风险,但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敏娟;沈振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