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功能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陈昆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胃肠道功能, 中医证型
摘要:目的:对不同胃肠功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影响关心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至2012年7月间成功救治的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应激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II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以及CT 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r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 ,CTSI)进行评分,分析各其余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APACHEII评分方面,高分主要为以胃肠结症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结症的患者,与重症判定标准相接近,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肝胆湿热证的 APACHEII评分值虽然比肝郁气滞证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CTSI评分值方面,高分主要为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的患者,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肝胆湿热证的CT 评分又显著高于肝胆气滞证。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按中医辨证主要为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结症,说明胃肠道功能可以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目的:探讨对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随机的抽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400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并进行筛选,然后对所取得的检查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4000例患者中筛选出阳性者30例,其阳性率为0.75%,其中女20例,男10例,女性多于男性,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在临床上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检查,使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输血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并且能很好的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李锡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2010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分别统计患者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组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CN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NP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行为。

    作者:殷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6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抑郁、焦虑心理明显较轻,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满意度也明显较高。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腹痛在临床中是常见的症状症候群,大部分为急腹症,病因多,有的复杂且危重,常在临床上误诊。进行对腹痛病因和诊治的分析,来启示我们对腹痛的病因、病情经过、主要症状及体征、化验及功能检查等内容的探讨分析。

    作者:王云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孕症患者心理药物治疗思路

    不孕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妇感情破裂,并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从而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问题、。医学科学在生殖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一发展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上,只注重药物以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但对于心理因素却关注较少,在漫长的就诊过程中,对于不孕症患者心理的治疗应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几乎每一个不孕症患者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不孕症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不孕症受孕率。

    作者:党慧娟;张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急诊科所面对的危重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社会矛盾集中,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护士自我保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多发病,是由于胎儿孕期感受湿浊瘀阻所致,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就得及早接受治疗;光疗可形成诱导结构和未结合胆红素结构异构体;妈咪爱可减少患儿胆红素肠肝循环、酸化患儿肠道,促进患儿肠蠕动。加之中药“清热利湿、行瘀活血、利胆保肝”的作用,副反应小,疗效确切。

    作者:侯春蕾;李学农;王瑞芹;朱晓莉;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浅谈对于该病治疗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结合对该病的治疗浅谈体会。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2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28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清除 HP ,安全可靠。

    作者:朱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50例患者清石率高达96.0%。结论:加强对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应用探讨

    探讨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随机选择无痛肠镜200例,普通肠镜200例进行检查。结论无痛肠镜安全可靠,患者在无疼痛的全麻状态下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大肠疾病检出率,无痛肠镜在诊断大肠疾病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临床诊治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纳治疗,并加强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采用孟鲁斯特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莉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8月-2012年08月小儿肺炎患者1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儿进行平均分组,设为 A 组与B组。针对B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 A 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小儿肺炎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患儿病情好转的情况。结果:比较 A 组患儿与B组患儿诸多的情况发现,在患儿退热的时间以及咳喘好转的时间等诸多情况均为 A 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A 组也高于B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充分发挥出抗炎以及补液等多种作用,并且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雷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新生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而常规护理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及新生儿护理后脐部情况、脐部感染率。结果:优质护理组脐带脱落3天~5天有51例,占总人数的72.86%;5天~7天14例占总人数的20.00%;≥7天5例,占总人数的7.14%。而对照组3天~5天有31例,占总人数的44.29%;5天~7天7例,占总人数的10.00%;≥7天32例,占总人数的45.71%。 P<0.05,有统计学差异;优质护理组出现脐窝潮湿6例,脐部红肿2例,脐部渗血2例,共10例,占总数14.28%;而常规护理组发生脐窝潮湿9例,脐部红肿6例,脐部渗血4例,共19例,占总数27.14%。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发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

    目的:探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进行康复理疗之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采用康复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后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及安全教育。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之后,在全部的患者中均显示了一定的效果,终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非常高。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患者获益非常多,治疗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

    作者:李尚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分析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使用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这基础上进行慢病管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显著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管理能够增加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韦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致肋骨骨折38例的护理体会

    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骨折断端刺破胸膜、血管、肺组织可使患者产生气胸、血胸、皮下气肿、咳血,而骨折产生的胸痛使患者呼吸变浅、咳嗽无力易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及时发现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将我院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外伤致肋骨骨折3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潘生丁用于轻中型高血压病的意义

    目的:对使用潘生丁质量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质量的90例轻、中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药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潘生丁进行治疗,其中 A组患者每次服用25mg、B组患者每次服用50mg、C组患者每次服用75mg ,每日3次,每周2次在同一时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28天为一个疗程,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0.0%、63.3%、66.7%,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组及C组,且降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患者与 C 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除心电图外其余各检查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C组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时间后未经治疗,自行好转。结论:潘生丁的降压作用与其用量有量效相关关系,即所用剂量越大降压作用越明显,潘生丁对于治疗轻、中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时没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的患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综合对比来说每日3次,每次服用50mg时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泓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药证直诀》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

    将《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脘腹痛病症的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阐释了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索的机会,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安眠药中毒的急救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安眠药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优质护理在安眠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1月与我院进行急救的68例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症状消失时间、脑电波、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及时救治和优质护理,察组症状消失时间(38.9±5.6)h、24h、48h 脑电波异常情况(14.71%、0%)、并发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络酮并及时彻底洗胃、补液、利尿是临床急救安眠药中毒的重要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配合临床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