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林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对比分析X线和C T 对胸部创伤带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接受的胸部创伤病患238例,对这些病患使用的X线和C T 诊断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肋骨骨折63例、气胸31例、肺挫伤48例、血胸25例、创伤性膈疝12例、肺不张19例、肺撕裂17例、纵隔与皮下气肿13例。结论:X线在检查胸部创伤时,简单、容易操作,是常规检查中的必须方法;C T 技术通常是复合型损伤病患以及严重病患的首要选择,它能够使创伤程度、性质、部位更明确,具有高准确性以及高敏感性。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53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现象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总结导致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相应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53例自然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现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中,其中有49例患者实施了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治疗,4例患者采用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治疗,1.89%的出血率,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针对性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及时实施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自然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状况的发生,促进患者良好恢复。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13例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取3ml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并将其分别注入普通干燥管和肝素钠抗凝血管中,随后对两种试管中的标本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各项标本,检查所有仪器为同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以上两种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肝素钠抗凝血浆和血清在DBIL、UA、HDL -C、TG、TBIL等相关指标上并未产生明显差异性,通过相关统计学处理,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两者在 GGT 、TP、Glu等相关检测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深化分析检验时,大部分的检查项目检测指标上,可以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都能代替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分析检验,而对于有些生化检验项目,如 GGT 、TP、Glu等相关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性的指标,应该在报道中注明选择标本类型,以便相关医师进行参考和分析。
作者:李龙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脘腹痛病症的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阐释了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这一疾病治疗法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46例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46例患者中有44例经过≤3次联合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2例3次以上联合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新发皮损。结论:ALA -PDT 联合高频电刀疗法具有清除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好方法。
作者:傅仰参;黄小兵;江连枝;王家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在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对产妇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科中,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产妇带来的是优质和体贴和细致等服务,提高其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保肝、对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3次/d ,3粒/次,疗程23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 -pugh评分下降,肝功能改善,HBV DNA载量下降,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的下降值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 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袁伟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行保留乳腺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入治疗组,采用1:1配比的方式选择同期于我院就诊的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乳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或可成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佳术式。
作者:杨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某小区内随机抽取1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服药遵行行为概况。并同时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患者的遵从概况。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比较低,平均分数仅为2.14±0.45。对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自我感觉(感受药效)、经济条件、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等。结论:当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分还是比较低,无法很好满足疾病治疗要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服药遵从认识水平和遵从率。
作者:夏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疾病出现误诊的情况,为妇产科疾病诊断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2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者的误诊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是在阑尾炎手术中被确诊为相应的妇产科疾病,确诊为妇产科疾病后我科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妥善处理和治疗。其中进行右侧卵巢切除术者10例,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术者8例,进行盆腔脓肿引流术者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以及感染。24例患者经过住院观察和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疾病和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在临床上常会出现误诊情况。所以,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诊断时,要充分进行各项检查,做好记录,总结诊治经验,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黄建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100患者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辅助下(开放性手术)实施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媛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给予患者整体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对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达73.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改善等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整体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在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术后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及放射线治疗并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随访2~10年。结果:1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次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112例,不完全清除34例。8例治疗后发现新的转移灶。131碘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80处转移灶,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74处。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对于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降低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早期诊断隐匿性的转移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闫向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能够积极配合诊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回归社会的愿望。
作者:刘荣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该病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功能性高雄激素血征和持续不排卵,部分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该疾病具有病理改变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以及病因复杂等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月经紊乱的主要原因,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其生殖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措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作者: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儿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我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实施PDCA 循环管理,调查统计PDCA 循环法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PDCA 循环法施行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士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门急诊输液患儿实施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减少情况、胃肠减压量、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其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增加腹围减少量以及减压量,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疗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 术)由意大利 Longo 根据肛垫下移理论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1],因其具有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学同道的欢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成为比较成熟及常用的肛肠手术方式得以普遍推广的同时,也伴随着PPH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马波;李东平;雷彪;原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我科于2012年11月19日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例,护理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尿潴留、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注意体位、膀胱冲洗护理、疼痛的护理、基础、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法。
作者:胡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