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分析

梁剑平

关键词: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左旋卡尼汀, 尿激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不加左旋卡尼汀,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左旋卡尼汀的治疗方案,加入时间定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再通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比较两组的胸痛缓解时间、心肌酶谱改变、并发症、心电图以及再通率等发现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期间病死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对于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行经阴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观察两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观察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M 对于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优于 TAM ,且术式简单、快捷,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雪;蔡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进行手术及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0%,而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可有显著的脑功能恢复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亓立英;吕连松;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WHO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骆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围产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围产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共30例,行全面检查及心功能评级后,予以全面饮食、心理等基础护理的同时,分阶段予以优质的分娩期、产褥期护理,分析30例妇女分娩结局。结果:30例产妇均顺利度过围产期,28例顺产(93.3%),2例剖宫产(6.7%);5例产妇分娩后转 IC U 重症监护室监护;23例为足月生产(76.7%),新生儿健康状况正常,体质量3.1~3.8kg。结论:优质、全面基础护理及分阶段规范护理的开展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心衰发生率,有良好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甘家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针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电针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三组各19人,分别为联合治疗组、电针组、复方骨肽注射组。电针组:选用常规针刺法,针刺后留针并且连接电子针疗仪。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而选择不同的电流强度。复方骨肽注射组:根据患者情况找到患者适宜的夹嵴穴,俯卧,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骨肽注射液1ml ,迅速进针后找到适合的深度位置后回抽,若无血则将药物缓慢注入,每次0.5ml。联合治疗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使用。结果:经对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显著大于电针组患者(63.16%)总有效率,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显著大于复方骨肽注射组患者(68.42%)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电针或者复方骨肽注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言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浅谈对于该病治疗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结合对该病的治疗浅谈体会。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2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28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清除 HP ,安全可靠。

    作者:朱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及切入点

    目的:浅析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的特点和切入点。方法:根据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方面的工作经验,临床药师在总结出心血管内科开展要学的方法与内容以及特点。结果: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工作时,可以根据安全使用中药的注射剂、合理使用围术期抗菌药物、教育患者正确用药和非专科用药等几个方面开展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的工作。结论:药师应该要加强临床的工作经验,掌握专科临床药师的特点和切入点,完成临床药师的成才和成长。

    作者:李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检验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以及应对方法,为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质量控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对临床生化检验之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各个过程涉及到的操作,试剂,仪器,样本等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根据笔者以及所在科室医学同仁们的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相对的解决策略。结果及结论:经分析总结,下述过程都可能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与送检、检验室环境因素、仪器因素、分析后核对等,并且笔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李玉兰;袁毕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妇科微波治疗,研究组在妇科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苦参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6%,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率为7.35%;对照组发生率为7.96%,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淑贞;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论析肺癌病患静脉化疗护理策略

    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善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0例肝癌患者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 T 在肝癌的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价值,为肝癌采用C T 诊断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均先行CT 平扫,后进行多期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方式的临床检出率,并分析CT 的整体检出情况,以及三位重建情况。结果:CT 平扫检出率74.0%,C T 多期扫描门静脉期、肝动脉期及平衡期的检出率则分别为88.0%、92.0%和94.0%,与C T 平扫对比后差异性明显(P<0.05);另外,CT 检测的肝癌病灶多数为巨块型病灶,少数呈现为弥漫性与结节型病灶;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病灶与血管结构以及肝实质的空间关系,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解剖信息。结论:CT 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螺旋CT 多期扫描诊断准确率高,同时行三维重建,利于对病灶情况作出更全面的诊断,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钟学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6例妇产科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56例妇产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改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8例患者。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改进组基于常规组护理之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运用 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改进组护理前为84~97分,护理后为(95.5±1.5)分,常规组护理前为62~84分,护理后为(82.5±1.3),改进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以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可获得满意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叶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2010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分别统计患者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组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CN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NP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行为。

    作者:殷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门诊以及出院含中药饮片处方204张为研究对象,分析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结果:各科室正确使用处方为152张,超量用药处方为52张,所有患者均未因超量用药而产生并发症或加重原有病情者。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剂量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原因,确保中药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色谱-质谱联用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色谱-质谱联用是目前药代动力学中较为先进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LC -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本文主要介绍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法的发展现况及其优缺点,阐述其在药代动力学体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易啸;张开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与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和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止痛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大片胶布固定治疗,观察组交替采用黑硬膏贴敷、中药薰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1d、2d、3d、7d之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8±0.55)分、(3.97±0.48)分、(3.67±0.66)分、(3.3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0d后显效1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烫、黑硬膏贴敷交替治疗并辅以规范护理,可显著提升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与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 -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 -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茂娟;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士长对临床护士工作计划的指导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因此,把人作为重要的资源来挖掘、更新和发展,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是企业的重要职能行为,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培训过程中,必须与职业计划紧密结合进行。实践表明,职业计划是促进员工自我成长、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员工满意感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玲玲;仪修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临床治疗

    目的:对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位采取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存活概率以及失败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断指再植术对套状撕脱性断指患者进行治疗,断指的存活概率比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