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研究

孙硕;邱祥春;张晓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病率更是出现明显上升,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逐渐上升。在常见和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当前为严重的疾病,而且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就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和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一年时间内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药学心理学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所得的资料和该病患未进行药学心理学治疗时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总结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结果:通过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我院130例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身体健康指数上升,幸福指数上升。结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佳的药效效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

    作者:苏蕾;白中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期间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期间的应用情况,分析护理效果,为该项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92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选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4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在护理服务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患儿在皮肤损伤、每日睡眠时间上的不同,并观察疗后3天患儿体重增幅与黄疸指数的变化,对比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每日睡眠时间上,观察组患儿显著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皮肤损伤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后3天,测量患儿的黄疸指数与体重,观察组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得到治愈,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预后效果十分良好;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全面性的细致护理,可以有效增强光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减少皮肤损伤,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热射病的防治

    目的:研究10例患者热射病的急救及激素,改善机体应激状态,纠护理体会。方法:全面有效的降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保护及改善重要脏器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加强脏器功能障碍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0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7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降温、快速补足液体、纠正缺氧和稳定循环,是抢救热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

    作者:张利敏;王莹;陈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巴氏指数和NIH-S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降低,NIHSS评分降低,BI升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邓慧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5例妊娠期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目的:探究与分析妊娠期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妊娠期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进行积极的治疗。结果:为10例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为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临床积极治疗后,本研究中的15例的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13例恢复良好(占86.67%),2例(占13.33%)产妇出现流产、早产、切口感染等情况。结论:妊娠期合并肠梗阻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可以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付饶;徐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心血管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辅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心血管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辅导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接诊的2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辅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门诊随访、服药、生活方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临床心血管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尚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例席汗氏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0例席汗氏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的配合抢救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病死率。方法: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结果:10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垂体危象关键在于预防,避免多种诱发因素,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作者:肖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耳鼻喉手术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手术患者280例,术前两周调查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在之后的一周内,除了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每个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记录患者手术前一周的心理状况,总结分析,并与护理前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前两周患者不配合占总数16.07%,其中有紧张焦虑感占总数96.43%;对疾病不了解占总数61.43%;担心自己生命安全占总数43.93%;担心面部损害占总数50.71%;对医生不信任占总数14.64%;经过心理护理后,术前一周患者不配合占总人数1.78%,其中有紧张焦虑感占总数84.64%;对疾病不了解占总数17.50%;担心自己生命安全占总数17.86%;担心面部损害占总数28.21%;对医生不信任占总数5.00%。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不配合人数明显降低,各种心理担忧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患者在手术前存在紧张焦虑、担心安全以及颜面部受损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素莲;潘顺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108例

    目的:探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3.0%、96.3%,对照组的分别为40.7%、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盛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耳炎鼓室形成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进性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后对病人听力恢复情况以及鼓膜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耳炎鼓室形成术的146例患者(172耳),对患者术后鼓膜愈合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7例患者术后2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87.0%,139例患者术后3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5.2%,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2.12±6.23dB ,术后气骨导差47.32±11.21dB ,鼓室形成术后气骨导差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的病人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146例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研究。方法:对在我院临床患者进行搜集研究标本,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并针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我们队影响检测见过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实现了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充分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并实现了临床检测中自身的价值。结果:在微生物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人员应该加大质量认证的力度,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以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十二师五一农场男性健康体检分析评估报告

    1体检情况说明(1)体检范围:五一农场辖区35岁至60岁男性职工。(2)体检项目:1)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腹围、血压)2)检验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3)泌尿生殖系统B超4)甲状腺B超5)心电图。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综述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4%,国外报道为7%~12%。为了降低妊娠期的疾病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进行了分析。方法:我们分别对住院分娩诊断有孕妇年龄、高血压病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围生儿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住院孕妇总数为3086例,其中高血压疾病患者103例,发生率为3.34%。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29.97%、64.60%、2.39%、2.39%、0.65%,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50.00%、44.00%。我们将孕妇年龄分为六个年龄段,她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们分别为6.73%、28.23%、28.66%、21.82%、11.62%、2.93%;在17~20岁年龄段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显著增高(P<0.05),孕妇合并严重并发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重要内容。结论:多数病例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仍是许多孕妇和围生儿主要的并发症。年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初中、无系统产检是高血压疾病孕妇严重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危害因素,我们应引起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共同为妊娠期的孕妇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作者:陈丽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法在剖腹产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法在剖腹产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以及感染情况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法是临床中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无损伤、易恢复等优势,不会破坏子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左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与干预方法研究

    为了缩短脑卒中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作者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医院接受的患者治疗情况从情志护理、体位护理、康复护理三个方面介绍护理与干预的方法,为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有效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

    作者:汤宇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诊的60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分为 A、B两组,A 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B组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针对性教育,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对病情的控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各项新陈代谢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的明显下降(P<0.05),表明针对性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辅助治疗作用。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饮食治疗依从度和配合度。制定饮食计划、利用食物模型、掌握一定的饮食控制方法如:估算食物重量,能够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程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影响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访谈方式对产妇及主治医师沟通,了解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具体原因。结果:经调查分析,产妇要求为选择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其余依次为胎儿窘迫、难产、回避医疗风险、胎位异常和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术认识不足及手术指征放宽是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进一步控制手术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伍献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老年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措施。结果:6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28例,消瘦12例,食欲不振20例;检查结果以中晚期胃癌多见,共48例。6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20例(58.82%),其余患者使用姑息性切除手术。结论: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以中晚期多见,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需要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避免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临床探析

    目的:探究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未做新生儿筛查发病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给予有效的诊断,并对其给予饮食等方面的相关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在体格和智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能够减少相应的缺陷,预防残疾。给予漏筛出现的延迟诊断、延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患儿采用相应的治疗,能够使智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病症减轻。

    作者:徐要选;马德军;杨萌萌;张杨;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众所周知,肾脏器官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在人体内部环境中起到重要的维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正在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那么在目前,对于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血液净化形式就是血液透析,然而由于此类病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甚至患者出现治疗绝望的心理,直接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对此,作为专业护理工作人员,怎样提高透析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就是我们首要完成的任务。下面将患者护理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希望可以为同行业的护理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作者:何英;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