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保健方法分析

叶玉明;冯莉娜

关键词:小儿, 营养不良, 健康保健教育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方法:本组抽取门诊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干预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13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健康保健教育,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营养不良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营养不良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保健教育,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局部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有效率为100%,切口愈合时间11-28天,平均14.1天,其中200例患者出现了肛缘水肿,使用中药局部治疗后逐渐恢复,没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肛门狭窄,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了迅速缓解。结论: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医院做好传染病防控报告的几点思考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防止传染病院内暴发流行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根据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原理对我院传染病报告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月一2013年6月传染病报告人数分别占28.15%、44.44%和50.12%,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居首位,占报告发病例数的73.70%;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和结核性胸膜炎、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33%。结论:感染管理控制科对急诊住院患者及住院首次确诊传染病患者作为重点监测,针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加强了预防消毒与隔离防控,3年期间分析定传染病的报告、落实防控措施,无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对法定传染病的督查与防控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价值。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40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可以通过对其听力的筛查的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来实现。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还没有通过的患者要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42天后,复筛还是不通过的患者,将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大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共40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3500例,新生儿科500例,以上新生儿均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初筛未通过的有1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46例,新生儿科64例。复筛正常新生儿46例中有1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8‰;新生儿科64例中有8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存在高危因素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危新生儿听力异常明显高于正常儿,应加强对高危儿的听力监测。

    作者:段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8例牙齿纵裂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牙根纵裂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和诊断要点。方法:对38例磨牙根折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过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病例中,2例牙龈反复脓肿保留失败后给予拔出外,其余病例经1~2年临床随访观察达到成功。结论:牙根纵裂的临床表现多样;X线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增加患牙保存率。

    作者:甘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采气保守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满意度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选取对象中,35例治愈,治愈率为58.33%;22例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8.3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2012年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并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 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结论:E -cadherin和 ER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考虑联合应用 E -cadherin 和 ER作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指标。

    作者:匡维新;何涛;段承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找出相应的对策来防范护理中存在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20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而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出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100%的护士认为是护士心理压力大,55%的护士认为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45%的护士认为护士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全面是一项影响因素,其余还有部分护士认为影响因素是:护理记录的记录问题、护士的急诊护理动手能力差、院前的急救疏忽大意等。结论:要有效避免急诊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应该对患者的心里承压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加强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作者:黄方;李欣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研究

    通过了解经皮穿刺气管穿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比传统气管切开的优势,根据近几年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研究和进展,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三方面综合阐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与方法,以达到降低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及肺部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的目的。

    作者:吴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由于多种心脏功能和结构性疾病导致心室射血能力或(及)心室充盈受到损伤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常见于老年人群。由于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加之患者集中在老年人群,机体功能衰退明显,因此CHF的治疗始终是一个难题。原先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以减轻患者病症和体征为主,但无法起到改善患者心肌收缩能力的作用[1]。随着对 CHF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逐渐转变为缓解患者的病程发展,预防心室肥厚,减少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的药物治疗也从利尿药、强心药、扩血管药等常规药物转向内分泌拮抗剂治疗为主的新阶段。

    作者:王秋实;邱祥春;张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纤四项,并按肝穿刺活检进行组织纤维化分期,对这些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的血清 HA、LN、PCⅢ及IV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 HA、LN、PC Ⅲ及 IV -C 水平呈正相关(γ=0.632,P<0.01;γ=0.432,P<0.05;γ=0.398,P<0.05;γ=0.456,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四项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对ICU 护士物理性损害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综述。其影响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噪音污染、利器损伤、电离辐射等。提出 ICU 护士需提高对职业性危害的认识,从已知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积极综合防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降低职业性疾患的发生。

    作者:赵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与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中临床控制25例,好转8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临床控制12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无任何严重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正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颈脊髓损伤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颈脊位损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在骨科临床较为常见,颈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人体正常感觉、运动、括约肌及有关植物神经功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面瘫,后果极为严重。现就护理过的7例病人,结合有关资料谈谈颈脊髓损伤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位回肠膀胱术与 Indiana 膀胱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宜第第一人民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在出血量为(750±25)ml、手术时间为(380±30)min、住院时间为(3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各项指标均低于Indiana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脆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

    作者:杨世斌;王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根管治疗仪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超声根管治疗仪与常规的人工根管预备治疗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选出较好的根管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到患牙117颗,随机分为对照组(55颗)和超声组(62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工机械操作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超声根管治疗仪预备根管,预备好根管后进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术后观察根管治疗的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人工机械操作治疗,使用超声根管治疗仪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操作简便实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曲会娟;王香兰;朱立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应激性溃疡是严重烧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面积40%以上Ⅱ°~Ⅲ°严重烧伤病人106例中,我们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有效防治感染、常规应用抗酸剂、心理支持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是有效的。

    作者:肖榕婵;黄守春;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因盆腔炎性包块而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腹腔镜手术,3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所用抗生素种类、剂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分析

    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结石、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肿瘤等,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手术中的麻醉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从而致使病人死亡。所以,在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要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68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有1例(2.9%)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5例发生感染(切口感染、尿道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3例),感染率14.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管裂孔疝影像学诊断学分析

    本文收集了2003-2013年间17例经我院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C T检查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及 X 线、上消化道造影、CT 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