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分析

宋林

关键词:混合痔, 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治疗, 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局部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有效率为100%,切口愈合时间11-28天,平均14.1天,其中200例患者出现了肛缘水肿,使用中药局部治疗后逐渐恢复,没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肛门狭窄,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了迅速缓解。结论: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VSD 引流术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探析

    解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特点及其在Ⅲ度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在骨科创面修复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作者:叶小梅;管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临床探析

    目的:探究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未做新生儿筛查发病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给予有效的诊断,并对其给予饮食等方面的相关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在体格和智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能够减少相应的缺陷,预防残疾。给予漏筛出现的延迟诊断、延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患儿采用相应的治疗,能够使智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病症减轻。

    作者:徐要选;马德军;杨萌萌;张杨;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20例,在所有患者中采用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70例,将其设为 A 组;采用臂丛麻醉的患者50例,将其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 HR以及 MAP等指标的水平以及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表现。结果:在 A 组中,HR水平平均为(95.9±8.2)次,MAP水平为(89.3±21.6),与B组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差异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麻醉效果方面,A 组优于B组明显(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方法选择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获得的麻醉效果非常好。

    作者:安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之争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作者:卢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发病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收治的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部位为脐周痛(67.45%)和右下腹痛(26.7%),多为阵发性腹痛,间歇期如常。男性患儿略多与女性,年龄以4-7岁为主,多数患儿腹痛前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并发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热、脐周及右下腹痛是其常见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诊,预后良好,但应与阑尾炎鉴别。

    作者:陈峻;杨建;李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01例慢性咳嗽患者,回顾性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慢性咳嗽症状的致病因素包括:胃食管返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不明原因等。10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是94.06%(95/101)。结论:在临床治疗前,应明确慢性咳嗽患者的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之力啊,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使治疗效果达到佳。

    作者:赵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2012年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并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 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E -钙粘素和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结论:E -cadherin和 ER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考虑联合应用 E -cadherin 和 ER作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指标。

    作者:匡维新;何涛;段承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谈主观能动性在中风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患中风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对中风病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致残率却在逐渐增加。为降低致残率,康复已成为医学体系(预防、治疗、康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虽经综合治疗,一部分病人恢复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因病致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为主,配合气功导引、针灸、按摩、心理治疗等方法,能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吕成基;薛志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冠心病在中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56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显效22例,占总数的78.57%,有效5例,占总数的17.8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8例患者显效17例,占总数的60.71%,有效5例,占总数的17.86%,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石亚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社区传染病的种类以及特点分析,研究出有效的社区传染病预防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436例传染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传染病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有针对性的总结出预防社区传染病的有效方法。结果:社区传染病以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为主,此外流行性腮腺炎也是主要的流行病,儿童是各种社区传染病的主发人群。结论:要实现对与社区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必须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以及免疫接种看做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应当是各项工作的核心。

    作者:何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应激性溃疡是严重烧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面积40%以上Ⅱ°~Ⅲ°严重烧伤病人106例中,我们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有效防治感染、常规应用抗酸剂、心理支持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是有效的。

    作者:肖榕婵;黄守春;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前期的中医病机及经方治疗的临床体会

    初步论述了高血压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关系,并根据笔者的临床研究,陈述高血压前期的中医病机与经方治疗心得体会。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3例颅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对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临床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出现脑出血患者,在CT 检查并确诊病情的情况下,为其施以局部麻醉和颅骨钻孔治疗,并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所选取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有43例得到治愈,4例死亡,3例再出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颅内感染及张力性气颅病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颅骨钻孔引流属于一种安全系数和有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回顾分析泸州医学院2012~2013年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颅骨钻孔冲洗引流73例,开颅骨瓣成型血肿清除12例,穿颅冲洗引流8例,神经内镜下手术5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4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积液3例,少量硬膜下积气2例。上诉4种术式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案,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颅骨钻孔引流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常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小林;顾应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根管治疗仪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超声根管治疗仪与常规的人工根管预备治疗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选出较好的根管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到患牙117颗,随机分为对照组(55颗)和超声组(62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工机械操作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超声根管治疗仪预备根管,预备好根管后进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术后观察根管治疗的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人工机械操作治疗,使用超声根管治疗仪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操作简便实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曲会娟;王香兰;朱立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外伤30例临床麻醉分析

    目的: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口腔颌面部外伤手术中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在我院随机的抽取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30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舒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根据得到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麻醉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麻醉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两组患者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麻醉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生少,且治疗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以及气管导管拔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比较可以看出,采用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下睑凹陷畸形

    目的:总结36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及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患者腹部脂肪颗粒,经清洗、离心后,将纯化的脂肪颗粒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下睑凹陷处。结果:36例,32例一次治疗之后形态满意,另4例在半年内经二次注射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成活率高、无排异性等优点,是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炬;吴蒙;陈碾;仇侃敏;罗婕姝;李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产后访视对促进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2月863例产后母婴进行及时的家庭产后访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结果:大部分母亲住院时能坚持母乳喂养,但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而改为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通过及时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指导,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由第一次访视时的78%提高到第二次访视的93%。结论:重视产后家庭访视促进母乳喂养的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产妇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关键。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胃溃疡方法的选择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过去一年(2012年)我院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观察不同中医手段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随机选取的88例胃溃疡患者均分到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普通胃药治胃必治(辅以消炎药阿莫西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给予患者芪芍芨草汤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治疗组,而且易复发,而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率高达95.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中医更具疗效,尤其是芪芍芨草汤等中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替硝唑栓剂、片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替硝唑片剂和栓剂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接收的78例妇科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使用替硝唑片剂和栓剂的两组患者7天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口服片剂组和外用栓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5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片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外用栓剂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替硝唑能够有效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尽管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使用栓剂治疗,不良反应小,但是效果不理想,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口服替硝唑片来进行滴虫性阴道炎治疗。

    作者:刘纯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