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梅;管利
静脉输液现在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巡视不及时,穿刺技术不成熟,药理知识的缺乏,以及未详细告诉病人输液的注意事项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
作者:付晓艳;代卫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80例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并且纳入实验研究对象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服用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记录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状况。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通心络胶囊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对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作用、平均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通心络胶囊对照组(P<0.05)。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对比西药,补阳还五汤对处于病情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
作者:黄明;喻水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主要靠手工完成。其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肉体伤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生化分析仪技术发展很快,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基层,临床检验基本上实现了常规检验自动化,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已成为现代临床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担负着越来越繁重的常规检验任务。
作者:彭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矽肺是我国目前患者数量多的职业病,由于矽肺的病理特点,患者更易发生肺结核不变且难治愈,矽肺合并结核,不仅肺何况进展,结核病也易恶化,促使病情建筑、恶化,影响预后,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2]两者相互影响,给临床带来一定困难,介绍我院134例矽肺合并结核住院患者护理指导。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于2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不适,疼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腹泻及黑便,未诉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一小时前患者腹痛加重,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急诊拟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略差,少量进食,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时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浅静脉曲张,腹肌柔软,右下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轻微反跳痛,肝区和双肾区无叩击痛,无肌肉强直,未触及液体震颤,未触及包块,肝肋下未触及,M urphy 征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 WBC12.4*109/L ,N :0.80。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内未探及明显积液,未见明确包块。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准备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可见少许淡黄色渗液,大约50ml ,见阑尾粗长,伴有轻度充血水肿,表面有少许脓苔,无穿孔,与周围无粘连,末端肿大,质较硬,遂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患者术后上腹部疼痛仍时有发作,未重视,一直未缓解,出院后病理(2007、08、12):阑尾腺癌。于2007年08月17日再次入院,查B超及上腹部CT 示左上腹部占位,位于胰腺前缘,约4*5CM 大小,密度不均,边缘光整,右上肺占位,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后壁多发性肿块,呈外生行生长,大约6*6*6CM ,考虑胃转移癌可能,遂行胃大部切除术、右半结肠+回盲部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仲为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积极有效地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咳嗽等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间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访谈方式对产妇及主治医师沟通,了解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具体原因。结果:经调查分析,产妇要求为选择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其余依次为胎儿窘迫、难产、回避医疗风险、胎位异常和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术认识不足及手术指征放宽是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进一步控制手术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伍献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病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这种疾病病死率约10%,致残率达50%,存活着中40%以上可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1],而且现在的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研究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生成机理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初几家不同的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加拿大、瑞典、德国以及英国等,在2002年秋同时都提出了由天门冬酰胺参与丙烯酰胺的形成反应的理论思想。从这以后英国和瑞士的食品专家经过实验证实由在美拉徳反应中天门冬酰胺参与反应其中是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反应机理被称作天门冬酰胺途径。美拉徳反应的初始阶段是天门冬酰胺途。美拉德反应也常常被称为非酶褐变反应,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除了天门冬酰胺之外还必须有还原性糖参与,否则不能形成丙烯酰胺。Schiff 碱的形成是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会有可能形成丙烯酰胺的两种途径:一,是在上述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美拉徳反应,Schiff 碱经过 Amadori重排之后,生成了 Amadori产物,之后有继脱水脱氢生成了羰基产物。在有些含羰基分子存在下,天门冬酰胺通过 Strecker 降解机制加热脱酸脱氨降解之后,就生成了丙烯酰胺;二,首先中间产物 Schiff 碱经过分子内环化生成了唑烷酮,然后唑烷酮经过脱羧以后形成中间产物偶氮甲碱叶拉徳内翁盐,此中间产物之后又重心排列形成 Amadori ,它的分子中的 C-N 键,在高温下断裂后生成丙烯酰胺。而这两种途径在高温之下都会存在,这种解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丙烯酰胺的食物生成来源。另外丙烯醛是形成丙烯酰胺的前体化合物,它是由油脂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释放出了丙三醇和甘油三酯。当油脂被加热到冒烟之后就能够分解成为丙三醇和脂肪酸,进而脂肪酸进一步氧化或者是丙三醇进一步脱水都能够可产生丙烯醛。早期主要的研究是集中在对炸薯条、炸薯片及薄脆饼干等富含淀粉的食品的丙烯酰胺的研究上面,经过研究检测发现,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较高。同时在对油炸蛋白质和脂肪类的食品,例如猪肉、羊肉、鸡肉等也采用与淀粉类食物相同方法进行检测之后发现,这些肉类食品中含有很少量的丙烯酰胺。由此可以推出丙烯酰胺在富含蛋白质及脂肪的食物中含量很少,主要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形成。但是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生成,而它主要存在于一些油炸类和(或)烘烤类的食物里。在开始对食品进行加工之前进行丙烯酰胺含量测定,结果检测不到丙烯酰胺,之后在烹饪过程中,低蛋白质、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食物加热到120℃以上逐渐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形成的,在这些食品中丙烯酰胺和成的佳温度为140-180℃,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丙烯酰胺生成量也在逐渐增加,即在一定范围内丙烯酰胺的生成量与温度成正比。如果是在加工过程中控制的温度较低时,食品中丙烯酰胺生成的量很少;食物制作过程中的表面积也会影响的丙烯酰胺的生成,表面积越大在加工过程中就越容易形成丙烯酰胺;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重要因素也包括水分的含量,尤其是在油炸或者烧烤食品加工的后阶段水分减少且食品表面的温度升高后,所加工的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
作者:孟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社区老年人保健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选取本辖区内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服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的6个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取得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其中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供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孙娅娇;陈允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并实行热心接待、细心计划、耐心治疗及暖心沟通等人性化护理。
作者:戴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佳护理方案。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19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上述38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治疗组满意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治疗组患者焦虑度评分(30.2±5.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6±7.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陈启亮;田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对照1组采取单独应用依那普利,对照2组采取单独应用氯沙坦,观察组采取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氯沙坦。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总结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药的好处。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血压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依那普利、单独应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使用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均比较显著,不过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或氯沙坦得到的疗效要好。
作者:李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药学服务其含义为药师直接向患者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命、生活质量的效果与目的。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起步比较晚,目前在我国,虽然一些大型医院的临床药师的工作也相当出色,但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总体发展缓慢且不平衡。通过分析我国临床药学的现状,找出了临床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作者:于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期间的应用情况,分析护理效果,为该项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92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文选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4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在护理服务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比患儿在皮肤损伤、每日睡眠时间上的不同,并观察疗后3天患儿体重增幅与黄疸指数的变化,对比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每日睡眠时间上,观察组患儿显著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皮肤损伤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后3天,测量患儿的黄疸指数与体重,观察组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得到治愈,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预后效果十分良好;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期间,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全面性的细致护理,可以有效增强光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减少皮肤损伤,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某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中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423人,其中男性708人,女性715人。对抽取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体检。资料经检查后录入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均随这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而高血压患病率高,发病年龄也早。30~50岁年龄段是男性吸烟率高的人群。结论:肥胖与吸烟是社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做好饮食与吸烟防范工作。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阅读咸宁市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协调配合卫生应急机制书面文件,发现咸宁市经过2003年的SARS 疫情后,依靠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机制运行,多次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能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就地扑灭,将损失降低到低限度,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疗小儿癫痫的安全控制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2005-2012年收治的36例癫痫患儿 HBO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提前做好安全控制和护理,可以避免患儿因癫痫在舱内发作引发的医疗纠纷,从而保证了 HBO 治疗的连续性及有效性。结论:针对小儿癫痫 HBO治疗,提前做好安全控制和护理,保证了 HBO治疗的连续性及有效性,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分别为腹腔镜治疗组与开腹治疗组,每组各36例。腹腔镜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开腹治疗组采用传统开腹进行阑尾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开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腹腔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开腹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治疗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选用。
作者:杨庆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将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型48例、肝郁脾虚型38例、肝肾阴虚型18例、脾肾阳虚型34例、瘀血阻络型30例。分别对5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TBIL、ALT 、AST 。同时,检测5组患者的血清 HBV -DNA 阴性率。结果:在AST 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在ALT 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在 TBIL 指标值上,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P<0.05)。 HBV -DNA 阴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结论:探讨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对为乙肝中医证型的分型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乙肝中医诊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