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为胜
目的: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进性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后对病人听力恢复情况以及鼓膜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耳炎鼓室形成术的146例患者(172耳),对患者术后鼓膜愈合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7例患者术后2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87.0%,139例患者术后3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5.2%,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2.12±6.23dB ,术后气骨导差47.32±11.21dB ,鼓室形成术后气骨导差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的病人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146例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婴幼儿腹泻护理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接诊的130例腹泻患儿从病情、饮食各方面进行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婴幼儿腹泻大部分在5到7天可治愈,精心高质量的护理对婴幼腹泻患儿病情的好转和治愈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通过有效的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腹泻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龚回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病因输卵管妊娠的发生部位以壶腹部多,其次为峡部,伞部及间质部少见。(1)输卵管炎症:输卵管黏膜炎使黏膜褶皱粘连使官腔狭窄,甚至堵塞管腔,也会形成输卵管扭曲,狭窄,管壁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2)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如过去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雌孕激素调节失败及精神因素等。
作者:张彦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舒肝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按入院时间以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在综合保肝治疗基础上配合加用舒肝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4.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配合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胡忆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和继发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脑梗塞急性发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继发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其继发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降低脑梗塞后继发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人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产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助产士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人配合助产分娩能有效提高对助产士的满意率,降低产程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选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66例患者选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选用三联疗法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杀灭致病病菌,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炎治疗药物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青霉素的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有效率,对比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相比,治疗组呼吸困难、咽痛改善时间以及咳痰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均快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差分别为92%和7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呈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炎药物,显著缓解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效果更佳。
作者:苏才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某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中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423人,其中男性708人,女性715人。对抽取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体检。资料经检查后录入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均随这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而高血压患病率高,发病年龄也早。30~50岁年龄段是男性吸烟率高的人群。结论:肥胖与吸烟是社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做好饮食与吸烟防范工作。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家医院有90%~95%的住院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数量也较大,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开展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病人的输液安全。
作者:许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NVRT)射频消融术中去迷走效应。方法:选取36例AVNRT 患者为研究对象。消融前及消融后即刻行右室心尖部RS2期前刺激,偶联间期60%,电压2倍于舒张期阈值,并以5次期前收缩的平均值为基础,测量术前、术后震荡初始 TO (turbulence onset )及震荡斜率 TS (turbulence slope )。结果:消融前 HRT 与消融后比较,其中 TO 为-0.0236%±0.0185%比0.0126%±0.0110%(P<0.01),TS为9.6679±6.0652ms/RR比8.2150±6.7300 ms/RR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 的变化趋势表明 AVNRT 射频消融术中可产生去迷走神经效应,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
作者:翟立上;王卫明;杨玲;孙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肺部感染4例占2.67%,对照组患者18例占1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48.6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鲁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2012年11月接受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1例(治疗组)及接受 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果: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耐受性好、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明显。
作者:田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防止由免疫性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1例交叉配血试验不合后检出IgG 抗-E抗体的病例分析,探讨 Rh 系统抗原和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前筛查并尽可能同型输注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E抗原阴性且多次输血患者会产生相应抗-E抗体而引起主侧配血不合。结论:对于需多次输血患者为避免产生免疫性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和,应先行抗体筛查试验,并尽可能行 Rh系统同型输血。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佳护理方案。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19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上述38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治疗组满意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治疗组患者焦虑度评分(30.2±5.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6±7.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陈启亮;田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新生儿黄疸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游泳护理、抚触护理、光照治疗护理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干预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胎便初排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介入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及胎便的排泄,改善黄疸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对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临床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出现脑出血患者,在CT 检查并确诊病情的情况下,为其施以局部麻醉和颅骨钻孔治疗,并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所选取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有43例得到治愈,4例死亡,3例再出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颅内感染及张力性气颅病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颅骨钻孔引流属于一种安全系数和有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慢性盆腔炎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妇女,运用数字单双号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对照组的妇女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妇女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3个疗程之后,实验组的总治愈率高达92.5%,远远高于对照组妇女的67.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妇女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妇女抑郁、焦虑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提升护理与治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金花;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在急诊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中心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中心分组治疗之后,对照组起搏成功有20例,起搏有效占14例,无效占26例,起搏成功率为56.67%;观察组起搏成功有38例,起搏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起搏成功率为90%,两组患者的起搏成功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比单纯的药物在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好,其治疗不仅稳定,而且无创,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静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