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108例

张盛正

关键词:平衡针, 推拿, 针刺疗法, 颈椎病
摘要:目的:探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3.0%、96.3%,对照组的分别为40.7%、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40例肝内强回声灶不同医师B超定性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对肝内强回声灶的超声诊断作重复性研究,探讨相同声像图经不同医师定性诊断出现结论分歧的原因。方法:任选三名高年资B超医师对同一图像进行分析,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得出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间的误差。结论:利用不同医师对同一动态图像的鉴别诊断,既能保证复诊时有较全面可靠的图像,免去同一病例多次重复检查的麻烦,又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高B超复诊结论的重复性。

    作者:沈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后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诱发哮喘1例

    患者,男,8岁,32Kg ,因双侧扁桃体肿大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原有哮喘史,一般情况尚好,双肺呼吸音正常,术前30分钟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3mg。患儿带静脉通路入室,无哭闹。入室时 HR95次/min ,无创血压90/60mmHg ,SPO298%。麻醉诱导,芬太尼0.05mg ,丙泊酚60mg ,琥珀胆碱50mg ,经口插入加强型5.5带囊气管导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200ml ,呼吸频率16次/min ,吸呼比1∶2,异氟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20分钟患儿躁动,呼吸24次/min ,不能耐受气管导管,吸空气5分钟,SPO2大于等于97%。拔除气管内导管,当拔管后不到5分钟,患儿出现刺激性咳嗽,逐渐出现双肺哮鸣音,口唇紫绀,支气管哮喘发作,立即面罩给氧,辅助呼吸,静脉注射氨茶碱60mg、地塞米松5mg后肺部哮鸣音消失,症状缓解,哮喘发作10分钟。待双肺呼吸音清晰,呼吸22次/min ,在吸空气下SPO2为98%时,患儿清醒,将其送回病房。

    作者:侯庆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生化分析仪检验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

    长期以来,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主要靠手工完成。其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肉体伤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生化分析仪技术发展很快,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基层,临床检验基本上实现了常规检验自动化,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已成为现代临床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担负着越来越繁重的常规检验任务。

    作者:彭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发病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收治的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部位为脐周痛(67.45%)和右下腹痛(26.7%),多为阵发性腹痛,间歇期如常。男性患儿略多与女性,年龄以4-7岁为主,多数患儿腹痛前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并发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热、脐周及右下腹痛是其常见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诊,预后良好,但应与阑尾炎鉴别。

    作者:陈峻;杨建;李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之争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作者:卢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泌尿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泌尿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抽取44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泌尿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2人,分别为观察组(即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SPO2、BP以及 HR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两组患者在术中静脉注射麻黄碱的例数与SPO2、BP、HR进行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科患者时,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故而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林;胡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合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及奥扎格雷钠治疗(10~14)d。对照组常规予以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盐酸川芎嗪、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两组均予以偏瘫肢体功能锻炼及理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合用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熊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分别为腹腔镜治疗组与开腹治疗组,每组各36例。腹腔镜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开腹治疗组采用传统开腹进行阑尾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开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腹腔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开腹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治疗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选用。

    作者:杨庆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选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66例患者选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选用三联疗法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杀灭致病病菌,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风险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本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发生的门诊输液缺陷情况,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比较两年中门诊输液中出现的缺陷情况,以及护理隐患的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通过门诊输液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隐患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莉雅;潘学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走出急性扭伤按摩禁忌误区,巧妙治疗踝关节扭伤

    目的:本文突破急性扭伤按摩禁忌,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踝关节扭伤四步点穴法。方法:文章说明了四步点穴法的操作要领,并结合实例对四步点穴法的注意事项与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崴脚穴。结果:该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运用点穴方法治疗,四步点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华;杨燕琼;李梦如;李冰;常宇田;张迪;王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初步的探讨,初步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7例健康小儿作为其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ml ,处理后采用手工试剂盒法检测CD3、CD4、CD8细胞相对数量,借此观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CD8表达显著高于健康患儿,而CD3、CD4及两者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健康患儿。所有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毛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报告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家医院有90%~95%的住院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数量也较大,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开展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病人的输液安全。

    作者:许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76例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38例观察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与38例对照组(应用常常规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从呼吸道症状、生命体征等的好转时间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邓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月我院收住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在15岁到70岁之间。110例患者每人静脉采血4ml ,分别注入两个试管中,每管2ml ,其中一管为普通无添加剂生化试管,一管为肝素锂抗凝试管。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个试管中的血液进行多项生化指标的检验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有肝素抗凝剂血液可以避开血液凝固环节,降低溶血情况的发生,测定时可以很好地反应患者的体内情况,可以在急诊时用于生化项目的检验。结论:肝素抗凝血不易发生溶血,在急诊生化检查时可以快速分离血浆,缩短标本的处理时间和结果的回报时间。因此在急诊生化检验时使用肝素抗凝血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方宏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 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行 LC+ LCBDE(LC+ LCBDE组),105例行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LC+ LCBDE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显著低于EST+ LC组(P<0.05)。结论:EST+ LC与 LC+ LCBDE两种微创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疗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王义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现状

    腰硬联合麻醉(CSEA )是一种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新型麻醉手段,具有起效快、局部用药量相对较小、镇痛完全等优势,现阶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国内无痛分娩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李先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

    目的:对妇产科病患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进而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3000例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病患加以回顾性分析,据此对妇产科病患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开展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结果:3000例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中,出现医院感染的120例,感染率是4.0%。其中,妇科出现医院感染76例,感染率2.5%,产科出现医院感染的44例,感染率为1.5%;普遍的感染位置是呼吸道,其余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手术创口及宫腔,妇产科病患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并发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长。结论:营造规范一流的无菌操作环境,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实现消毒隔离工作,强化病房的管理,有条不紊地采取多种对策,使医院感染率得以有效地控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常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麻术中血糖水平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术中血糖水平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选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60例糖尿病(A )和60例非糖尿病患者(B),均在全麻下进行视网膜病变手术,采用 MMSE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1d内认知功能检测。结果:糖尿病组各时点的血糖水平、拔管时和睁眼时的双频脑电指数值与拔管时、睁眼时和完全苏醒时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血浆浓度均低于非糖尿病组,且拔管、睁眼、完全苏醒和恢复室停留的时间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同时糖尿病组睁眼和入恢复室时的改良清醒镇静值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麻醉药物可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延长苏醒时间,促进血糖水平上升,且术前均有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勇;欧阳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以来86例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3人,观察组43人,两组都给与一定的通便药物并调整饮食结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有心理护理、运动疗法、腹部按摩等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为32例,有效为6例,好转为3例,无效为2例;对照组显效为18例,有效为11例,好转为8例,无效为6例,两组患者便秘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便秘改善程度也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便秘患者在给予一定通便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的大便通.,减轻便秘并发症的出现,改善以及提高了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